可是朱允炆在朱柏这件事之后,并没有丝毫的收敛。
    甚至是变本加厉的看管自己这些亲王。
    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所谓的钦差一天好几次的进入王府。
    就为了看自己是不是在骗朝廷。
    朱棣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既然朱允炆不愿意君臣相宜。
    那自己也就不必再装了。
    于是朱棣立刻纠集了府中亲兵,趁着钦差再次上门的时候。
    将钦差就地格杀。
    随后朱棣明松暗紧,将整个北平城给控制了起来。
    把朱允炆派来的那些眼线,也全都给杀掉了。
    自此整个北平城中再也没有任何朝廷的人。
    此时的朱棣再次恢复了之前的英武之气。
    众人的信心也跟着回来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整个北平人心惶惶。
    大家都以为自家王爷真的疯了。
    而出于保密的原因,朱棣又不能够告诉大家自己在装傻。
    现在,一切都不需要了。
    大明的燕王朱棣再次回来了。
    而朱棣能够这样做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就在于和自己南北相隔的十八弟朱柘。
    在朱允炆派人监视自己的时候。
    朱棣也没有一味的等死。
    同样派出了心腹之人前往京城。
    将京城里的一举一动都报告回来。
    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朱棣当然明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
    所以朱棣不出意外的知道了朱柘杀了朝廷钦差的事。
    当朱棣得知朱柘杀了朝廷钦差的时候。
    整个人都惊呆了。
    朝廷钦差也是能够随便杀的吗?
    想想自己这里的那个钦差,每天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然而自己却自始至终都没有产生要杀他的念头。
    不是不敢,而是朱棣清楚地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
    自己要真是这样做的话,接下来面临的必然是朝廷的泰山压顶之势。
    自己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这个老十八,真是胆大妄为。”
    “朝廷钦差都敢杀!”
    作为和朱柘关系极好的自己。
    朱棣立刻便开始为朱柘的安危担心了起来。
    朱棣知道,此时的朱允炆正差一个杀鸡儆猴的鸡。
    以此来消除朱柏的死带来的影响。
    果然不出朱棣所料。
    京城里的眼线传来消息。
    说朝廷纠集了六十万大军,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征讨越王。
    为首的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李景隆。
    朱棣在得知李景隆为主将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个废物也配统帅六十万大军?
    朱允炆是没人可用了吗?
    不过笑归笑,但是这六十万大军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在朱棣眼里,朱柘是无论如何也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的。
    自己作为九大塞王之一的燕王。
    手中握有重兵的情况下,尚且不敢对朝廷派来的钦差如何。
    原因就在于自己对抗不了朝廷。
    十八弟这次是凶多吉少啊,朱棣在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然而朱棣不愧是名将。
    在得知朝廷派出大军征讨朱柘的时候。
    敏锐的意识到现在的金陵肯定是缺钱缺粮,守备空虚。
    因为想要凑齐六十万大军,可不是光靠嘴上说说就行的。
    需要从大明各地抽调兵力才能够凑齐这么多人。
    一个防备空虚的大明。
    朱棣的心中顿时激动了起来。
    然而此时的朱棣却依然没有下定决心。
    毕竟自己真的要是起兵的话,那可就是造反。
    到时候会为天下所不容。
    占据不了大义的自己,想要以一州之地对抗整个大明。
    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此时,徐妙云的出现,让朱棣下定了决心。
    本王要自救。
    原来,从钦差来到北平之后。
    他的所做所为越来越过分。
    或许是得到了朱允炆的授意。
    或许是这个钦差本身就是个阿谀之辈。
    对于朱允炆的命令贯彻到了极点。
    王府有一点风吹草动,钦差便会第一时间现身。
    将徐妙云和朱高炽两个人都快要逼疯了。
    至于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个人。
    徐妙云根本不敢让这两个人出现在钦差面前。
    要不然以两个人的性格来说。
    早就把钦差给杀了,等到了那是,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看着满脸愁容的徐妙云,以及每天过的胆战心惊的朱高炽。
    朱棣知道自己不能再忍下去了。
    自己死了倒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徐妙云和自己的三个儿子却是自己的牵挂。
    于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便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和朱柘所料分毫不差。
    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整个北平城控制在手里。
    由于朱允炆将大军全都调走围攻朱柘。
    一时间,所有人居然都没有反应过来。
    朱棣就这样顺利的将整个北平城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等到朱棣完全掌握北平城之后。
    事情便再也没有了回头路。
    朱棣知道,如果自己不趁着十八弟为自己吸引火力的时候抓住机会。
    等到朝廷反应过来之后,等待自己的绝对是自己不想看到的后果。
    于是,朱棣想起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住在城外的寺庙里。
    他的名字就叫做姚广孝。
    姚广孝这个人,是当初主动投到自己门下的。
    原本以为只不过是一个想要寻求自己的庇护的僧人罢了。
    可是随着朱棣和姚广孝接触的越多。
    朱棣就对姚广孝愈发的佩服。
    此人绝对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朱棣甚至一度怀疑姚广孝是自己父皇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
    用来监视自己的。
    然而直到父皇驾崩,也没有见姚广孝有什么动作。
    朱棣这才完全放下心来。
    凡是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大事,或者是心中烦闷的时候。
    自己就会来找姚广孝。
    没有姚广孝的排解,这么长时间的装疯卖傻。
    恐怕早就从假傻变成真傻了。
    在朱棣找到姚广孝的时候。
    姚广孝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身着僧袍。
    而是一袭布衣的等待着朱棣的到来。
    等朱棣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
    姚广孝并没有任何意外。
    而是笑着对朱棣说道:
    “贫僧以为燕王殿下会再忍耐上一段时间。”
    “没想到燕王殿下这么快就想通了。”
    朱棣脸上露出愤恨之色说道:
    “大师,本王只不过是想为大明驻守藩篱。”
    “从来都没有什么反心,可是朱允炆却咄咄逼人。”
    “势要置本王于死地。”
    “本王也有妻子,也有家人。”
    “本王要是死了,他们怎么办?!”
    “所以本王不能坐以待毙,本王要奋起自救。”
    姚广孝闻言笑道:
    “人不自救,天厌之。”
    “王爷能够醒悟,是好事。”
    “贫僧也在这里等王爷许久了。”
    朱棣见状,心中大喜。
    赶紧邀请姚广孝一起回到王府,共商对策。
    而此时,恰好是朱元璋从南越来到北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