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不管是曹操,司马懿这些朝堂的大臣,将军。
    亦或者是普通的将士。
    还有那些京城的百姓们。
    在听得李烨这一句之后。
    纷纷是目瞪口呆的望向了李烨。
    根本不能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
    为阵亡的所以将士,建立烈士陵园?
    这不管是在大夏。
    甚至是整个中原!
    数千年来,这是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自上古三皇五帝开始。
    数千年的时间里。
    参军打仗,本就是军人的天职。
    而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可以说。
    不管是参军和阵亡,都只是他们应尽的义务而已。
    却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般的待遇。
    要知道。
    除了极个别功勋卓著的将军,有改换日月新天,扶大厦之将倾的参天之功。
    几乎没有参军之人,有资格让国家亲自设下陵墓。
    连将军们都是如此。
    就更别说那些普通的将士们了。
    战死沙场后。
    能够将一副完整的尸骨,送到他们家人的身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更有甚者,别说是尸骨了,就连牺牲将士生前的遗物都是不能送到。
    在战死之后。
    除了家人之外,无人知晓,无人关心。
    埋骨他乡。
    在家人都百年之后。
    世上便再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他们的英勇。
    所有存在的痕迹,几乎都被时间抹去。
    就好像,他们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一样。
    天下所有的将士们,莫不是如此。
    虽然他们嘴上不说。
    心里,难道终究是没有什么想法吗?
    为国捐躯虽然是本分。
    然而如此死得不明不白,连个性命甚至是痕迹都未曾留下,岂不悲哀?
    而这一刻。
    李烨所说的话。
    无疑。
    是为这些将士们,补齐了最后一块心病。
    从此。
    他们的牺牲,不再没有意义。
    也不再随着时间,而消散。
    正如李烨方才所说。
    他们的名字。
    他们所作的功绩。
    都将随着烈士陵园,一一的被镌刻在那里。
    所有人都是齐刷刷的看着居于正中央的李烨。
    神色带着些许莫名的震撼。
    那些个圣君仁主,他们听了许多。
    甚至,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小听着那些人的故事长大的。
    从三皇五帝,再到现在的秦皇,汉皇之流。
    然而见得再多。
    却也不甚明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明君。
    知道现在,他们算是明白了。
    大抵像李烨这样的,便是明君了吧?
    他们正在经历着。
    和从前数千年来所有雄主,都不大一样的明君。
    不管以后如何。
    至少现在。
    他们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陛下,圣明仁德!大夏有福,苍天有福!”
    “……”
    一句一句的呼喊。
    瞬间是响彻了全场。
    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头。
    开始是所有参与了守卫京城的将士们。
    他们是最深受此言益处的一批人。
    也是最明白,这到底是意味着什么的一批人。
    而后。
    便是曹操,司马懿这些朝堂的大臣们。
    牺牲将士的家属。
    乃至是所有京城的百姓们。
    此刻都是一一跪倒在地上。
    朝着李烨心悦诚服的叩首。
    【叮!恭喜玩家李烨,麾下城市大夏京城,民心上涨10点,目前京城民心:95!】
    就因为李烨的这一句话。
    原本已经是极高的京城民心。
    此刻已经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九十五点!
    这也就是说。
    此刻几乎所以的京城百姓。
    对于李烨,已经是处于一个近乎死忠的状态了。
    而这也是代表着。
    自现在起。
    此刻的李烨。
    是彻底的掌控了整个京城和朝堂!
    从一个月以前。
    如同浮游野萍一般的傀儡皇帝。
    到现在。
    终于是有了自己的根基!
    人群的簇拥下。
    李烨仰头望着四周的一切,嘴角终于是带上一阵淡淡的笑意。
    而他不知道的是。
    此刻。
    人群之中。
    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一个相貌方正普通的中年男子。
    也在默默的注视着他。
    中年男子望了望远处的李烨,再转头望向身旁的老者。
    皱了皱眉头,是有些疑惑的说着:“恩师,元璋不明白。为何您一个月前一定要留在京城。”
    “这一个时间的耽搁,教中各地事务,都已经是被落下了许多。如此一来,我等起事的时间,又得推迟一个月。”
    老者见得面前的中年男子。
    笑了笑,随后便是一字一句的说着:“元璋啊,你传老夫的命令。命令各地的渠帅,原定的起义计划暂时作废。”
    “自此刻起,没有老夫的命令,各地义军不得擅自起义!违令者,皆严惩不贷!”
    一句之后。
    那中年男子猛然抬起头来,神色愕然。
    愣了许久。
    才是深呼一口气,沉声道:“恩师,这是为何!?起义大事,岂能随意更改?”
    “眼下大夏刚逢战事,各地混乱不堪,朝廷自顾不暇!正是我们太平教起事,推翻暴夏的大好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老者不言。
    只是缓缓望向天空。
    半响。
    才是发出了一声轻叹:“天数有变,大夏尚有一线生机啊。”
    老者的话。
    却并未打动中年男子。
    咬着牙,定定的看了老者一眼。
    随后便是一字一句道:“恩师!虽然你们都是太平教中人,元璋师从恩师,本不该说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但是恩师,事已至此,元璋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恩师,真的有什么所谓的天数吗!?”
    “元璋从始至终,就不相信什么天数!”
    一句之后。
    中年男子低着头,拱着手。
    便准备接受来自自家师傅的责罚。
    然而这边。
    老者却是眯着眼睛,并未因为男子之言,而有丝毫的动怒。
    只是笑了笑,缓缓指向了周围的京城百姓:“元璋,看到他们了吗?”
    中年男子皱了皱眉头。
    只见得老者所指,只是一群普通的百姓罢了。
    并未有什么特别之处。
    正欲询问。
    却见得老者一脸的笑意瞬间便已经无比的郑重起来,是一字一句的说着:“元璋,你还不明白吗?”
    “他们,便是天意。”
    一句之后。
    男子低着头,沉思片刻,便已经是骤然一惊。
    惊疑不定的目光。
    在老者和京城百姓的身上,来回的逡巡着。
    片刻之后。
    终于是缓缓低头,不住喃喃道:“元璋明白了……”
    老者并未看向男子。
    目光却是放在远处和李烨,还有他身边的京城百姓之上。
    见得君民之间,如鱼水交融,和谐欢乐。
    是沉声叹道:“其实这个道理,元璋你在入我太平道教,拜入老夫门下之时,便应该明白了才是。”
    “我张角起于微末,能从一介白身,在数年间便将太平道教发展至今,靠的是什么?”
    “是太平要术?还是太平道法?黄巾力士?”
    张角缓缓摇头。
    看似浑浊的眼眸中,此刻却无比清明。
    望向男子是一字一句的说着:“元璋,你是老夫最信任,也是最得意的弟子。”
    “老夫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根本没有什么太平要术,也没有什么太平道法。那些朝廷的人说得很对,老夫不过就只是一个只会妖言惑众的妖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