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
    李烨所说的。
    华佗又何尝没有想过。
    在如今的中原大地上。
    不但是五大霸主国横行一方。
    各种各样的学说门派,也是百家争鸣。
    儒家,墨家,兵家,法家,道家,名家……
    几乎是百花齐放。
    各家之人,皆是以布道行施,著书立说为荣。
    而华佗身为医者。
    正是此刻医家的代表人之一。
    然而医家作为百家之一,却远远不能和儒家,墨家,法家等大派相较。
    是其中,几乎最为式微的一派。
    何也?
    不过是此时的整个天下,医疗水平极其低下。
    而医术,更是传承极为的困难。
    需要师徒之间。
    几乎穷尽一生的言传身教。
    文人闭门苦读十载,可有所成就。
    但是医者?
    学艺十年……
    若是资质愚钝,恐怕连门都还没能入。
    就更别说,一展拳脚,治病救人了。
    而且。
    医者一道。
    除了极个别人之外,一向是将自己一身医术敝帚自珍,绝不轻易示之他人。
    于是乎。
    这样的情况导致的问题是。
    久而久之,便愈加无人愿意学习医术。
    而医术的传承,也愈加的困难。
    形成了一个彻底的死循环。
    以至于这么多年来。
    各门各派莫不是发展迅猛。
    然而医家,却一直是停滞不前。
    甚至还有越来越式微的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
    华佗在这长达数十年的后半生。
    一直是游历四方,行医治病的同时,也在毫无避讳的尽力传承医术的原因。ωω
    无他……
    华佗怕的便是。
    要不了多少年之后,医者这一个行业,便是彻底的式微。
    人人病无所医。
    伤无可治?
    何其悲哀?
    这边。
    见得沉默的华佗。
    李烨来到华佗面前,轻声说道:“我曾听闻,神医此前将毕生医术皆成于一书,名曰《青囊书》?”
    华佗听得此言。
    微微的看了一眼李烨,缓缓点头:“陛下若是只是想要《青囊书》,尽管令人誊抄便是。老夫一身的医术和行医经验皆是在此书之中,老夫对此绝无保留。”
    “至于老夫此人,陛下还是放任老夫离……”
    话还没说完。
    这边李烨却是缓缓的摇了摇头。
    望向华佗,是一字一句道:“若仅仅是一本医书,即便朕令人日夜不停的誊抄,穷尽一生,又能誊抄几本?而神医《青囊书》中的医术,又有几人能学会?”
    华佗眉头紧锁:“所以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烨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只是一伸手。
    手中出现了两本装饰精美的书籍。
    见得华佗不解的神色。
    李烨只是轻声笑道:“神医且看看这两本书,便会明白了。”
    华佗带着疑惑的神色,从李烨的手中,接过了书籍。
    刚一入手。
    神色皆已满是诧异。
    原因无他。
    这两本书籍的材质,乃是华佗从未见过的。
    华佗虽为医者。
    但是却也是精通文墨。
    眼下若是书籍。
    无论是中原五国。
    亦或者是其余各国,最流行之物,依旧是竹简。
    但竹书因为材质受限的原因。
    书写不易。
    若以笔墨,必然保存不久。
    需用刀笔镌刻,方能长时间保存。
    剩下的。
    便是锦帛,羊皮之流。
    然而。
    和竹简相比。
    锦帛和羊皮的价格,无疑就要高上太多了。
    并不是寻常士人能够用得起的。
    也就只有世家大族之人,才能毫无节制的使用了。
    正是如此。
    如今整个天下。
    学说著作,只有在世家大族之中,才有大批量的保存。
    寻常士人无书可读。
    只有依附于世家大族。
    从此。
    寻常士人读书上升的渠道。
    几乎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握。
    也就是形成了目前天下,世家大族尾大不掉的局面。
    然而在华佗手中的这两本书。
    轻盈胜过羊皮。
    光滑洁白远迈锦帛。
    饶是华佗,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以何物制成。
    疑惑的看了李烨一眼。
    再一次着眼在两本书之上。
    却见的两本书不是别的。
    皆是当下儒家之著作《春秋》。
    然而片刻之后。
    华佗的目光在两本书的封面上一一扫过。
    却是突然瞪大了眼睛。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两只手小心翼翼的翻动着两本书。
    来回的对比着。
    这越看。
    却是越加心惊。
    “陛下!这两本《春秋》!?”
    华佗深呼一口气。
    脸上,乃至是目光之中已经满是惊骇!
    不是因为别人。
    正是因为这两本书。
    在华佗看来。
    无论是笔迹,行距,列距。
    还有句读之间,那所谓见识过的符号。
    皆是一模一样!
    没有丝毫的差别!
    这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因为哪怕是同一个人的手笔。
    无论是笔迹,行距,列距。
    只会相似。
    并不可能像现在这般,是一模一样的存在!
    见得华佗疑惑的神色。
    李烨面色平静,只是一字一句的说着:“神医,这两本《春秋》,乃是朝廷新成立的造书局所造。在朕方才前来宇文府之时,将将成书。”
    眯着眼睛。
    李烨缓缓望向华佗:“神医可知,造书局造这两本书,花费时间几何?”
    华佗低着头,沉默不语:“半月?还是一月?”
    在华佗看来。
    以《春秋》这样的巨著。
    洋洋洒洒一万余言。
    可以算是妥妥的大部头了。
    而且,这两本书制作精致。
    显然是精雕细琢。
    即便是一批人接连不断的赶工誊抄。
    半月一月,在华佗看来,都已经是妄言为之了。
    这样的书籍,即便是花费几个月的功夫,也丝毫不稀奇。
    然而这边。
    李烨却只是轻轻的笑着:“神医,这两本书自白纸到成书,到装订。造书局一共花费了半个时辰。”
    “而这样的书,眼下的造书局,一日可成书千本,若是规模扩大,即便万本也不在话下!”
    瞬间。
    华佗便已经是目瞪口呆,瞪大了眼睛。
    很明显。
    是怎么也不敢相信李烨之言:“半个时辰!?一天成书千本!?这怎么可能!?”
    华佗知道。
    李烨身为大夏天子。
    自然是没必要骗他这个老人家的。
    但是对于李烨所说的话。
    华佗依旧是觉得天方夜谭。
    半个时辰!?
    能成书!?
    如果成书当真是如此容易的话。
    这天下。
    哪还有那么多的士子。
    花费心思挤进世家大族的门槛。
    打破了脑袋,也只为了求得一观世家大族的藏书?
    那这天下,何苦还被世家大族如此的把控?
    华佗宁愿是相信,这太阳今日从西边升起。
    也不愿意相信李烨之言。
    “神医,真这么觉得么?”
    李烨笑了笑:“那么请神医,不妨再仔细看一看?”
    华佗低下头去。
    还没看书。
    却发现。
    自己翻动书页的右手。
    不知何时,已经沾上了些许墨汁,变得漆黑。
    再望向两书的封面处。
    不知何时。
    那两个硕大的春秋二字之下。
    已经拖上了一道长长的墨痕。
    也就是说。
    这两本书的封面甚至连墨迹都还没有干……
    华佗不信邪的翻开书页。
    却发现。
    几乎这两本书的每一页,每一个字,都是如此!
    上面的墨迹,都还未彻底风干!
    稍微用力用手以捻,便能在手上,沾染些许的墨迹!
    华佗已经不会再去怀疑了。
    因为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
    “陛下,这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华佗年近百岁。
    行医一生。
    中原五国的皇宫去过。
    征战不休的战场去过。
    瘟疫肆虐的疫区去过。
    可以说。
    他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但是此刻。
    他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李烨,甚至连眼眶都有些红了。
    他失态了。
    因为他知道。
    这眼前的一切。
    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如果李烨当真是有能力。
    在这么短的时间,便攥出一本万言书的话!
    如果成本足够低……
    不只要是和锦帛,甚至是羊皮同样的价格。
    也足以彻底动摇已然在中原大地上,形成成百上千年的世家主宰士人的格局!
    甚至因此。
    彻底的动摇世家大族那牢不可破的超然地位!
    如此一来。
    已经不是他华佗归不归入李烨麾下的问题了。
    整个天下文坛,士林的格局。
    恐怕的将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