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芝仙裹着风雷,落到一座荒山上。
    这位女仙远远望着在沙水河对岸,正开始涉水的巨大邪祟。
    四足六翼,披着鳞甲,巨大的蛇头下,是两个庞大的身躯。
    “肥遗啊!”菡芝仙对此自不陌生。
    昔年行走人间时,她曾面对过这种可怕的邪祟。
    这种道统孽障,在因果造化下化生而出的邪祟。
    是唯有王师才能彻底消灭的可怕怪物。
    除王师之外,强行以道法神通消灭,倒不是不行。
    只是,要承担因果。
    “邪祟,乃是人族道统文明自生的孽障!”
    “是自人族诞生伊始,便挥之不去的梦魇!”
    菡芝仙想起了大师姐,曾在斗府之中,与截教众弟子所言的远古之事。
    其中,便涉及了一部分邪祟、凶孽的起源。
    大师姐金灵圣母,乃是截教之中追随掌教圣人最久的弟子之一。
    她所言的,自是圣人所传教诲。
    “这些东西,亦是玄门分裂的最初缘故!”
    最初,玄门三清,系出一源,彼此无间。
    然而,却渐渐分道扬镳,至于封神大劫,更是兵戎相见,圣人下场,捉对厮杀!
    “阐教清贵,尚君子,崇尚福缘,跟脚……”
    “人教无为,上善若水,伺机而动!”
    “至于吾教,则是有教无类,不别跟脚!”
    “皆是因凶孽、邪祟之故!”
    回忆着这些,菡芝仙的美眸渐渐迷离。
    她得道之时,已是殷商会元,盘庚圣王都已驾崩。
    远古之事,委实不知。
    据说,越往后就越不可能探知远古洪荒的秘密。
    因为不止诸圣,在切割历史,粉饰过去。
    人族大德、圣王们,也能如此。
    所以,哪怕金灵圣母所言,也都是语焉不详,只是略作提点。
    对于三教大道,为何是因为邪祟、凶孽而分化、对立之事,更是讳莫如深。
    但如今,邪祟就在家门口。
    而且,马上就要过河了。
    这新生的华国众生……
    挡得住吗?
    菡芝仙不知道!
    她只能是悄然的拿出了那件被她祭炼了数十万载的灵宝:风袋。
    打算着,万一事有不殆,便以风袋为华国众生断后。
    此宝一被拿出,顿时烈烈作风。
    口袋之中,无尽细小的黑色雷光,隐隐作响。
    显然,此宝比之昔年封神大劫,已非同日而语!
    这些年来,菡芝仙一直为华国助风使者。
    监察州郡风力,顺应阴阳五行,调节风势。
    这让她和这风袋都积累了无数功德。
    让这宝贝,隐隐有了一点生机。
    有了从后天灵宝,晋升为先天灵宝的可能。
    自然此宝的威力,也是非比寻常。
    一旦祭起,全力催动,菡芝仙估计,便是金仙也难以在风袋所吹出的强风中站稳。
    因为风袋所吹的风,已是巽风!
    巽风并不刚烈。
    然而,却有天地之威!
    那诸天之中的巽风一刮,常常能吹动星辰,让天阙摇动。!
    在人间,巽风一刮,足可吹落一切!
    哪怕杀不死邪祟,也可制造出一条巽风带,给华国众生撤退争取时间。
    只是,菡芝仙肉身已失,只剩真灵。
    若是强行催动巽风,恐怕有伤本源。
    且……
    邪祟乃是道统自生的怪物,是因果孽障造化而出。
    强行阻拦,非但无功,反而有罪!
    一个不慎,惹上孽障,菡芝仙明白,自己必死无疑!
    因果孽障,从来不分好恶。
    沾上了就是沾上了。
    大劫之中,总要清算!
    但,菡芝仙没得选择!
    该牺牲时,她也只能牺牲!
    不意这决心刚下,一只手就按在了菡芝仙的风袋上。
    “道友勿急,且看分明了再行事!”一个磁性的声音说着。
    菡芝仙扭头,便看到了来人。
    一头赤发,披在肩头,额间的虎纹条条散开,身穿着一件绛色的朴素道袍,身后一条龙尾垂下。
    不是白泽,还能是谁?
    菡芝仙,自与白泽打过许多交道,知道这位古老的妖神乃是掌教圣人所聘的客卿,连忙稽首一礼:“前辈既在,却是晚辈冒失了!”
    白泽摇摇头:“贫道却是未曾想过出手!”
    菡芝仙竖起眉毛。
    “众生之事,自有众生解决!”
    “你我之辈,不当插手!”
    “华国众生不需什么仙神佛祖来拯救!”
    “他们有能力,自己拯救自己!”
    说到这里,白泽强调道:“这亦是圣人教诲!”
    “汝且看,迄今为止,圣人可有出手?”
    菡芝仙愣住了。
    确实,到现在为止,不止掌教圣人毫无动静,便连奎牛也是纹丝未动。
    可是……
    凡人们有能力对抗邪祟吗?
    华国的状况,菡芝仙是清楚的。
    李十三或许可以单独对抗一到两头肥遗,但肯定无法对抗十几头肥遗的围攻!
    至于其他人?
    那些散修、妖修?
    加起来怕也撼动不了一头肥遗!
    因为肥遗不惧任何道法神通!
    能对抗邪祟的,唯有王师!
    但华国连王都没有,何来王师?
    “不必忧虑!”白泽伸手指向远方:“汝看罢!”
    “众生已经自己找到了出路!”
    这位从洪荒时代,活到如今的妖神、人族祥瑞望向那远方的营垒,淡淡的说道:“看罢!”
    菡芝仙定睛看去。
    便见着那一个个营垒中,猛然升腾起一股让她的神魂与道心,都忍不住要顶礼膜拜的气势!
    那是……
    王师的气势!
    尽管菡芝仙从未见过王师,她只是从同门师兄弟、师姐妹的描述中,知道人族有着王师,可以诛暴除恶、扶危救困、解民倒悬,救民水火。
    乃是道德与仁义的兵刃。
    但她还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这就是王师!
    如假包换!
    因为,寻遍三界,也不可能有第二支力量,可以拥有如此威势!
    更不可能有人能如现在这般,瞬间化腐朽为神奇!
    几乎就是在瞬间,那一片片营垒之中,便仿佛有着星辰闪耀。
    抬起头,白昼中,有星勃于当空!
    菡芝仙只看了一眼,便知道了。
    那是北斗七星,璇玑玉衡之光!
    便连南方天空,也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蠢蠢欲动,以至于菡芝仙的道心内,有着阵阵龙吟在咆哮。
    她知道,那不是龙吟。
    而是远古就已经沉寂的星辰,正在复苏,并与天道共鸣,和人道交感。
    而她正好位于交感之地。
    天人感应之下,道心自生祥音。
    而这祥音的级别过高,她的道心无法理解,便自动被‘解释’成龙吟。
    这就好比,圣人讲法,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又或者出现凤影、龙游之事。
    这实则便是听法者,不能完全理解,无法参悟圣人所讲之事,而自身道心为了保护自我,而产生的一种应变之法。
    所以,哪怕金仙,听一次圣人讲法,也需闭关参悟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
    此时此刻,便是如此。
    菡芝仙的道心,一时都痴了。
    “这就是王师吗?”她喃喃自语着。
    “嗯!”白泽法眼闪动着,凝视着远方的营垒,良久之后,他颔首道:“虽是初出茅庐之师,却已得天地厚爱,众生信赖,万姓认可!”
    “假以时日,恐怕将超越人皇少康之师!”
    少康,是中兴夏后氏的圣王!
    其所处的时代,夏后氏将将战胜了大劫,逆转了大势,重新复兴了道统。
    以力量、实力和战力来看,少康之师自是远不及其后巅峰时期的夏后氏王师!
    然而,作为中兴之师,少康王师的纯粹与坚守,却是后人远远不及的。
    万民之剑,万姓之盾!
    所过之处,无论仙凡老幼,皆是箪食壶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少康王师,才是真正的王师!
    反倒是之后那些鞭笞三界,让圣人都为之变色的帝朝王师、圣朝王师,在这个方面远远不如少康之师!
    因为少康之师,是愿意牺牲自己,来保全百姓的。
    曾有少康大将,率军征讨凶孽,为护数万凡人,而死战不退,最终全数战死在战场,也未让凶孽所率的邪祟大军,侵犯百姓一毫一发!
    白泽记得,彼时少康初兴,在虞城之下,其师将征,气势也是如此。
    白昼紫薇现,北斗为驱,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南斗六星一一列于天幕。
    如今之景,不亚当年!
    不对!
    白泽抬起头,天穹之上,并无紫薇!
    他稍稍掐指,紫薇依然黯淡,帝星无主。
    但璇玑玉衡之光,却照耀四方。
    而且……
    白泽看向脚下大地!
    山川轰隆隆的响着,大地似乎在颤动!
    但,事实上,大地依然正常。
    那只是他‘感受’到的大地颤动。
    这是……地脉复苏!
    白泽惊讶万分!
    须知,昔年少康中兴,乃是承夏后氏之余烈,接上古三皇五帝之遗泽,发奋而起!
    在某种意义上,乃是火云洞诸圣,燃烧自我气运,加持夏后氏的结果。
    如此,才叫少康接过了三皇五帝的遗泽。
    在本质上,少康的圣王之位,在一开始是来自于三皇五帝的积累。
    无论是紫薇闪耀,还是北斗七星为驱,南斗六星为阵。
    都不是少康自己积累的。
    故而少康之师,与其说是少康自己教训出来的,不如说是在火云洞诸圣手把手的教导下,一点一滴练出来的。
    期间,火云洞无数次赐下宝物、灵物,甚至遣来飞升的人族大德大贤指教。
    如今的华国,既无三皇五帝的积累,更无少康时那般可以从火云洞直接得到三皇五帝的指教、赐福。
    创立道统的圣人,除了传道授法之外,甚至没有给华国任何物质上的支持。
    一件灵宝未赐,半点天金也无。
    可以说除了最初的荫庇外,圣人几乎没有做其他任何事情。
    而偏偏,这华国不仅仅发展的极好。
    教化昌盛,众生繁荣,因果清静,秩序井然。
    现在,更是干脆甩开了自古以来的定律:必有王者,然后王师出焉!
    不仅仅不需要圣王来领导。
    现在王师一诞生,更是立刻引得天人感应,伟力自生,天道甚至还让沉寂的地脉复苏了?!
    这……
    白泽咽了咽口水,即使是他,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从人族诞生开始,就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人道鼎革啊!”白泽感慨着:“这是真正的人道鼎革!”
    虽然,白泽早就知道会如此。
    但当事实出现在面前时,他依然难掩震惊!
    人道鼎革,改天换地!
    哪怕是当年汤武鼎革,也让天地生变。
    若白泽没有记错的话,紫霄宫正是借着汤武鼎革,天地易变之机,以符诏敕封了昊天金阙玉皇大帝和瑶池金母王母娘娘为三界至尊!
    如今,鼎革再临,而且是颠覆性的鼎革。
    人道、天道,恐怕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彻底的变革!
    等到新的会元开始时,整个三界,都可能面目全非!
    “圣人们,恐怕都要头疼了!”
    “而最头疼的……莫过于昊天金阙的玉皇大帝与瑶池的王母娘娘了!”
    ……
    昊天金阙、凌霄宝殿。
    玉皇大帝的道心,忽地无比不安。
    他皱起眉头,疑惑的审视着自身因果。
    却无法找到不安的源头。
    “到底发生了何事?”他呢喃着。
    于是,看向矗立在旁的卷帘大将,吩咐道:“卿持朕符诏,去往诸宫,询问有司诸神,可有甚异变?”
    “若有结果,即刻来报与朕!”
    “诺!”卷帘大将屈膝领命。
    目视着卷帘远去的背影,玉皇大帝的神魂中的不安,却更加浓烈。
    隐隐约约中,他预感到了,似乎有什么与他直接相关的大事已经发生了。
    而且此事,必将决定他和整个天庭的命运!
    可惜,他对此一无所知。
    只能在不安中,等待着结果。
    “唉!”玉皇大帝忍不住在心中叹道:“这就是没有圣人为依靠的所谓‘天帝’的处境吗?”
    没有圣人依靠,就意味着,很多事情,哪怕发生了,也没有人来告诉他一声,通报一下。
    其他人都知道了,但他这个天帝却还被蒙在鼓里的事情,也不止一次两次。
    封神大劫之前如此,封神大劫之后依旧如此!
    “所幸,朕已交好截教师兄……”
    “爱女龙吉也拜在圣人门墙之内!”
    “多少能有所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