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刀心急火燎的来到中书省。
    一见到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就如同见到再造父母一般的冲到二人面前。
    然后又整了整衣冠,在刘、李二人疑惑的眼神里。
    低头工工整整的一拜到底,随即道:
    “伯温!善长!救我啊!”
    刘伯温和李善长直接被马三刀整懵了。
    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皆是满肚子问号。
    莫非是这马三刀犯了什么原则性错误?被人抓住辫子了?
    “咳咳~马兄莫急,你先把话说清楚。”
    李善长扶起马三刀后,对他说道。
    马三刀就近找了个椅子坐下。
    刘伯温又吩咐下人给他端了一杯茶。
    刚坐下,马三刀就迫不及待的说起了原由。
    末了还特别着重加了一句:“陛下特意让我来请教两位贤臣啊...”
    然后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刘、李二人。
    刘伯温和李善长听完后,都是一脸苦恼纠结之色。
    这是分明是皇帝给他们出的难题啊!
    一个当庭丞相一个负责御史台,要是连为皇帝分忧都做不到,那可就丢人丢大喽!
    可这么多钱,他们能有什么办法,除非他们是神仙会那点石成金之术啊!
    马三刀看着紧锁双眉,久未说话的两人。
    心里慌了!!!
    这...两位智囊都没办法,自己还不得被皇帝砍定了啊!
    然后赶紧从椅子上起来,再次冲着刘、李二人拜道:
    “伯温!善长!一定救我啊!”
    看着马三刀那期待的眼神,刘伯温和李善长只能相视苦笑。
    刘伯温暗叹一声道:“你先请回吧,我们二人会尽力想办法的...”
    .................
    翌日,朱元璋带着朱标、刘伯温、马三刀等人巡视宫殿建造事宜.
    朱元璋龙行虎步的走在最前面,心里憧憬着自己皇宫建完之后的气象。
    暗想,就算比不上天上的凌霄宝殿,那也足以让天下士子心悦诚服。
    马三刀一边小心的跟在朱元璋后面,一边绘声绘色的讲述着宫殿宏伟蓝图。
    “嘭啪~~~”
    一声异响,让本气氛活跃的众人全都凝固了。
    朱元璋慢慢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的一只脚踩碎了一块地砖。
    朱元璋抬头,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马三刀。
    有些怀疑的道:“这什么意思?”
    马三刀整个人的脸都被吓白了,一滴冷汗流了下来。
    朱元璋又往旁边的地砖猛跺了一下。
    “嘭啪~~~”
    又是一块地砖被踩裂。
    朱元璋整个人恶狠狠的盯着马三刀。
    语气森然的说:“这他吗就是你说的龙道?”。
    现场的空气几乎的凝固了,冷到了冰点。
    现在谁也不敢随意开口,以免触怒龙颜。
    马三刀被皇帝盯着,整个人都打哆嗦了。
    住院险抬头四顾,瞥到一面还在建造的墙。
    快步走过去,身后的几人赶紧跟上。
    朱元璋来到围墙面前,抄起墙上一块刚堆砌上去的青砖。
    握在手上,稍稍一用力。
    那墙上的青砖竟如豆腐块一般的碎裂开来。
    见此,朱元璋更是虎目圆瞪,整个人都怒发冲冠了。
    恶狠狠的看着马三刀,吼道:“这就是你们给朕建的宫殿?”
    “若是以后外邦入朝,宫殿坍塌!”
    “朕的脸面都会被你这狗东西丢尽!”
    说到这,朱元璋有抬起头扫视,大声道:“此砖何人督办的?出来!”
    一个满脸风霜的官吏,扑了出来,跪伏在地。
    一边哆嗦,一边额头贴地的道:“是...是...由小人采办的...”
    朱元璋把手上的碎砖头,朝着这官吏边上狠狠的砸去。
    溅射的碎石刮破官吏的脸,但他一动都不敢动,只是整个人抖得愈加厉害了。
    “来人!把这狗东西拉出去砍了!”
    听到皇帝陛下的话,官吏肝胆尽散。
    一个劲的把额头磕在地上,撞出一个个血印。
    希望用这种方式求得一次苟活。
    这时候,朱标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道:“父皇且慢!”
    “不如先听听这人有何解释,也免得下次再生出同样的事情。”
    皇帝盛怒之下,也只有朱标能开口了。
    朱元璋见太子发声了,怒气稍觑。
    对着还在磕头的官吏道:“狗东西!抬起头来!”
    “朕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
    官吏哆哆嗦嗦的抬起头,鲜血划过鼻梁流入嘴角,他也顾不得擦拭一下。
    直直的看着皇帝,诚恳凄切的说:“陛下,宫殿工期太赶,砖头所需数量又十分之巨。”
    “若每一块转头都去检查的话,一定不能按期完工啊...”
    “还请...还请陛下体谅...”
    说完,又是重重的把额头磕在地上。
    也幸好他磕着的这块砖头,貌似不是次品。
    不然早就被他磕得稀碎了。
    朱元璋听完,也知道不能全怪这官吏,但还是怒道:
    “那难道就放任这些砖块,参杂次品不去管了?”
    全场又是一片寂静,这个情况确实有点无解!
    这时候还是朱标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一策!”
    所有人都期待的看着朱标,太子之能,他们都是知道的。
    朱元璋也放下怒气,声音平和的说:“标儿,有何办法,快快说。”
    朱标看了一眼众人,缓缓开口道:
    “我们可以要求一块砖上印上工匠的姓名、日期、砖厂等。”
    “以后若是哪块砖出了问题,就可以精准的找到造那块砖的工匠!”
    “如此这般,相信没有任何工匠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开玩笑。送上的每一块砖必定保证质量优良。”
    见诸臣满脸惊叹,皇帝由怒转喜。
    朱标接着说道:
    “而且所有工匠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
    “若这墙千年不倒,他们的名字亦可在这皇宫上名垂千年!”
    全部说完,在场所有人都对朱标这策略惊为天人!
    朱元璋大喜于色,说道:“好!标儿之韬略,远胜满朝文武。”
    “来人,把太子刚刚所说之策略定为国策,后世之君皆应效仿之!”
    然后朱元璋又和颜悦色的对朱标说:“标儿,你全权负责建造一事吧!辛苦你了。”
    朱标闻言,行礼领命。
    求鲜花、求评票,求一切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