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的混乱被迅速遏制住,本身封城警备军就负责治安问题。
    知道该如何管控城内的富商们。
    张岚清是鬼子扶持的大汉奸,这群人里边也有小汉奸,这一点没人比张某人更清楚了。
    刘二蛋奉命紧盯着许智星,这老小子是迫于局势低头顺从,未必愿意跟着张岚清起义,反手对抗小鬼子。
    国军俘虏中,跑了一大批,剩下的这部分,可以尝试收编。
    “疯了,脑子有问题,谁给他的胆子?”
    张岚峰把帽子摔在桌子上,
    气的胸口起伏。
    刚刚接到消息,张岚清在封城反叛,干掉了鬼子两个步兵中队,辎重及运输大队,还有封城、中牟、兰封、通许城内的宪兵队。
    本来兄弟二人,一个在商丘地区,一个在封城地区,都成了鬼子特意扶持的势力。
    联合起来,在这片地界说一不二,那跟土皇帝有什么区别?
    好好的土皇帝不做,站出来抗击鬼子。
    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张岚峰第一时间与封城撇清关系,即便如此,鬼子也要对他执行监控。
    骑兵第四旅团受命,终止黄河北岸的战斗,寻机会渡河,夺回封城。
    鬼子同时调动35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撤出战斗,配合骑兵旅团拿下张岚清。
    影响还是有较大影响的,
    中条山战役的后半段,日寇的计划是趁机向陕、洛等地进攻。
    刚刚表现出意图,便有大批的高官收拾细软逃走,根本无心抗战。
    第一战区组织兵力,扼守黄河南岸。
    封城事件爆发,牵扯了鬼子部分兵力,必须抽调一个旅团,一个步兵大队折返。
    黄河铁桥被炸断,要么用渡船,要么绕路津浦线。
    一来一回,至少10天路程。
    骑兵旅团机动性尚可,但步兵大队可全靠双腿。
    佐久间少将、笠原中佐、山下平大佐脸色阴沉。
    到现在还不敢接受现实。
    张岚清真的反叛了?
    那可是备受信任的张桑。
    反复夸张的好朋友。
    但就是这位好朋友,不仅干掉了留守日军,更夺取了大批的军械弹药。
    鬼子在封城的军用仓库,毫发无损的落入了张岚清的手上。
    随后封城对外公布五省机关处吉川贞佐的刺杀过程。
    嫁祸汉奸权沈斋的计划,枪击鬼子少将、大佐、中佐等军官的实情。
    对此,张岚清毫不避讳的一口应下。
    摇身一变,从人人唾弃的大汉奸,变成了潜伏敌营,伺机干掉日寇军官的英雄。
    山城常公正是急病乱投医的状态,中条山战事失利。
    不仅丢掉了阵地,更有数万中央军被围堵在山区。
    迫不及待的寻找外援兵力,偷袭、阻击日寇的补给线。
    还亲自找到了八路,承诺阻击之后,必发放弹药补给。
    惊闻封城变故,连说三个好字。
    他的心思很活络,立马兴起了收编张岚清的想法。第一战区以豫西一线,跟日寇对峙。
    若是把张岚清收编入序列内,岂不是意味着收复了封城等城市。
    这可是抗战的一大功劳,可以大书特书的一笔。
    当即电令第一战区,安排特派员,与封城交接。
    有意任命张岚清为封城先遣军司令,负责封城周边数县治安,指挥封城警备司令部。
    这就有点扯淡了,张岚清本身就是封城警备军司令。
    从鬼子这里脱身,换个更恶心的旗帜?
    有好处吗?
    城市内,迅速稳定下来,查封了数个与日合作的商会、商行,将大批的粮食、物资充公。
    收编了果军俘虏后,手上兵力过万,得提前考虑吃喝拉撒的问题。
    不从鬼子商行抢,去哪解决?
    司令部内,
    张岚清坐镇守卫,下边均是他的心腹之人。
    马子龙也在,建议提前考虑迎敌一事。
    鬼子断不可能放任失利,势必安排兵力夺回地盘。
    北部的连接桥梁已经炸断,暂时不用担心小鬼子从北面进攻。
    西面是果军第一战区,需要小股兵力防备。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东南、东面来敌。
    之所以选择封城,也是综合考虑过的。
    虽是平原地带,却处在游击区域,势力纷杂,伪军众多。
    利用眼下的这简短时间,加紧训练各团,做好备战迎敌的准备。
    让弟兄们吃饱喝足了,打鬼子也绝不含糊。
    也有人偷摸的跑走,只想混个温饱,不愿意跟着打鬼子送死。
    那就需要特务队严加看管,再以民族大义宣扬,鼓动沉寂的血液。
    男子汉大丈夫,何惧一死。
    三个心腹团长刘丹青、王国兴、陈财手上均扩编兵马,按照正儿八经的三千人团编练。
    这些人都是伪军出身,不知道有没有打仗的本事。
    经过他的词条编练后,忠诚跟勇气无须担心。
    跟日寇交锋,唯拼命尔。
    “除了积极备战迎战外,对日伪军的刺杀不能停。”
    张岚清看向马子龙,如今有了一批军械补充,可以筹备更多人手,继续刺杀鬼子的高官。
    让豫中地区成混乱的局面,对他有利。
    这一点也有准备,鬼子五省机关处的少将被干掉后,还得有人接手这个工作。
    安排了新的情报人员,指定了皆川稚雄大佐接任。
    这位便宜大佐还没到任,此时应该还在路上。
    马子龙准备在半路截杀,再给小鬼子一点警告。
    杀一杀他们的威风。
    吩咐完各人的职责,张岚清静下心来。
    他本来已有近八千兵马,又收编了四千多中央军俘虏,加起来的兵力超过一万,属于正儿八经的一个师的兵力。
    要枪有枪,要炮有炮。
    唯一的弊端是部队磨合,需要一段时间训练。
    需要借助他的词条能力,再巩固一批中层军官。
    马上五月底了,必然有一份优良级别的词条,挑选合适的军官,定能事半功倍。
    中央军之中是有几位军校出身的,身份最高的是少将副师长,他们看不上张岚清这个小庙。
    得知有机会回第一战区,毫不犹豫的起身就走。
    剩下的人当中,多是大头兵,还有郁郁不得志的年轻尉官。
    呵呵,瞧着吧,庙小妖风大,张岚清定让别人看看。
    他手下这批“乌合之众”到底能鼓捣出多大的动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