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让秦家状告王家……是让夫人去给肖府故去的夫人上炷香。”
    周刺史幽幽地叹了口气。
    从今往后,荣州不能得罪的人又添了一户——肖府。
    “早知道送个信都能获得天子青睐,让全族能够东山再起,老子还当这个受尽委屈的刺史做甚,当个信使得了。”
    话落。
    刚才去传话的手下,一脸凝重地跑了回来。
    “大人,十三位信使的尸体仵作已检查完,缝合好伤口,可以请家属前来认领了。”
    周刺史想到昨晚看到十三人尸首分离、连马都被大卸八块的一幕,眼前的饭菜顿时不香了。
    心里也不再羡慕冒死送信的肖成梁。
    他做不到拿身家性命换前程,还是适合夹缝之中求立足。
    “把饭菜撤了,本官亲自去请那些家属来。”
    十三人在临行前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再多几人也是去送人头。
    饶是如此,周刺史依然内疚不已。
    “当时若是再慎重一些,不求快而求稳,他们……应该就不必死了。”
    但是快一天抵达京城,再生稻的消息就能让囤粮不卖的商人们早一天抛售粮食。
    无论是平民还是灾民都能多活成百上千的人。
    “这十三人不光是为送信而死,更是为了成千上万的百姓能够吃上饭而死。”
    “传本官令,十三人家属抚恤加倍,凡其子女,即日起由军籍改为民籍。”
    军籍世代从军,不死不休,而民籍只需纳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他这个刺史虽然当得憋屈,也没有建功立业的命,但他绝不会让卖命的手下死了也不踏实。
    “是!大人!”
    手下激动地应了一声,火急火燎地去宣布这一振奋人心的命令。
    ……
    铛铛铛!
    铜锣从旭日东升,敲到日落西山。
    依旧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前来吊唁。
    秦小满早让管家找来一只全县最大的香炉,将原来的香炉蹲在里头,避免香灰四溢,坏了规矩。
    不料,周刺史的夫人前来吊唁后,仿佛立了一个风向标似的。
    不论高门大户的权贵世家还是八辈子没打上交道的乡绅地主们,都来攀交情吊唁肖母。
    如今外面那层香炉里的灰都堆了六成高。
    按这个趋势下去,明天就要积满香灰。
    他只能让管家去甜水街铁匠铺订制一个更大的香炉来,趁着饭点没人来吊唁,去厨房扒拉几口饭菜,接着守灵。
    肖成栋底子弱,早就让肖父一记刀掌劈下去,带回房休息。
    秦小满也没逞能。
    在半个时辰内无客人再来吊唁,便回房补了一觉,下半夜替上肖成梁继续守灵。
    入了夜,依然能够听到外面板车轮子碾压过铺在地面红砖上的声响。
    囤粮一案没落定,前往秦家庄子找唐清柔打听消息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那些人前去拜访当然不好空着手去。
    午后唐清柔差人传来消息。
    说捐粮的数额已有四十五万石。
    离他低价卖给朝廷的五十万石粮,差得不远了。
    又过了一日。
    傍晚时分。
    章县令和其夫人终于姗姗来迟。
    并带来一个尘埃落定的消息。
    “经过两位钦差大人的调查,还有刺史大人整理的卷宗,目前荣州王家当场诛杀逃犯三十一人,剩余的一百二十九人全部关押至府衙大牢。”
    “他们的罪状全部整理好送往京城,按照他们的罪名来看,最少也要落得一个满门抄斩。”
    章县令叹息一声。
    “都说稚子无辜,可王家的那些子女,许多人从小便苛待奴仆,出了人命有大人打掩护,也难怪会培养出像王耀辉那样目无法纪的歹徒。”
    “……”
    秦小满对此不发表任何看法。
    在这个一人行差踏错便会连累全家乃至全族的朝代,他要是不习惯这个规则,抱有不该有的仁慈之心。
    那么最后被抄家灭族的便是他。
    更何况章县令说了,那些王氏子女并不无辜。
    “公子,荣州王家因罪满门抄斩,除租契年限一事与王之昌有关并且在县衙予以结案,剩下的与公子和秦宅全无任何关联。”
    章夫人见他不语,出声宽慰。
    “……”
    秦小满望着笑得慈祥的章夫人,困惑不已。
    这是告诉他王家的案子上达天庭,不会提他秦家和秦小满一个字?
    为啥遇事章夫人总会想方设法替他开脱?
    “公子,你因再生稻一事得罪了不少人,待此案了结,还请继续韬光养晦。”
    章夫人福了一礼。
    不给他询问的机会,便与章县令告辞离去。
    “继续韬光养晦?”
    秦小满严重怀疑章夫人误会了他目前所做的一切事情的目的。
    他可不想干什么大事。
    就是想有钱赚、不受气而已。
    如今被章夫人这么一说,搞得他好像图谋甚大似的。
    “川朴,你去庄子上问问唐姑娘她手里的粮超了五十万石没有?”
    既然案子了结,那些囤粮的也就能够心安睡个好觉了。
    可他现在不安心了!
    既然章夫人让他韬光养晦别高调,那囤粮商人们捐的粮,怎么也得比他卖得多才行。
    实在不够的话,他就只能找几个倒霉蛋,让唐姑娘请钦差去吓唬一下。
    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向天子说的那些囤粮的势众。
    可不能让天子误认为他秦家才是拥有荣州最大粮仓的人家。
    哪怕这是事实。
    焦急地等待了两个时辰后。
    川朴才回来。
    “唐姑娘说一共有五十二万五千石,除了商户们,各州各县的大人们最后也带头捐了许多。”
    感谢诸位大人。
    秦小满松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只要手里捏着信的长公主不找他算后账,就可以无事一身轻了。
    最后一夜秦小满没有喧宾夺主。
    肖父三人守最后一夜的灵堂。
    三人静静地跪坐在灵前,直到周围全都寂静下来,只能听到灵堂里的呼吸声。
    噼啪。
    铜盆里的烧纸炸天一束小火苗,映红了三人的双眼。
    “爹,娘明天就出殡了。”
    肖成梁率先开口打破了这份沉默。
    “嗯……”
    “爹,害了娘的人还没全都砍头,我想让他们送娘一程。”
    肖成梁犹豫许久才开口。
    “别给小满添麻烦。”
    “爹你放心,我没和秦小满提这件事,我自有办法。”
    肖成梁见父亲和他想法一致,脱下孝衣,露出早就准备好的夜行衣,一个旱地拔葱就跳到了房顶上。
    还没站稳,就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唐大夫吓得汗毛倒竖。
    “唐叔?这么晚了你还没睡?”
    “上炷香。”
    唐大夫负手而立,根本没看出上香的意思。
    肖成梁想到他的心思可能被看穿,咧嘴一乐:“唐叔,我想……”
    “我听到了。”
    唐大夫看向荣州府衙方向。
    “荣州王家的罪名已定,早死晚死都是死,让他们送肖夫人一程,肖夫人黄泉路上也能安心。”
    是吗?
    肖成梁认为他娘要是活着,见他为此去冒险。
    能把他腿打断。
    “唐叔要阻止我的话,我就不去了。”
    肖成梁可不认为他能打得过唐叔。
    “不。”
    唐大夫转身向西,纵身一跃已经朝前疾去。
    风中飘来他的低语。
    “同去。”
    肖成梁闻言心中一热,快步追上。
    ……
    清晨,天刚蒙蒙亮。
    秦小满被外面的马蹄急响从美梦中惊醒。
    “好不容易没有拉粮的板车扰人美梦,怎么一大堆马蹄嘚嘚的响?”
    马蹄声沉重有序,听上去像是兵马。
    “兵队来富阳城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