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守卫安静了下来。
    但“咚咚咚”的射击声,依旧不绝于耳。
    管家吓得抱头鼠窜,蹲到了桌子底下,不明白外面发生了何事。
    看到老爷不仅没躲反倒束手站在门口处,管家只能捂着脑袋又站了起来。
    “老爷!快躲躲!”
    也不知道是何人,竟敢在天子脚下,半夜袭击朝廷命官的府邸。
    董必达看到忠心的管家来拉扯他,又往前走了一步。
    他看着门外廊下,没入木地板里的箭矢、短刀和利刃,神色悲怆。
    “躲?”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躲不躲的无所谓,他们是想告诉我,不要出门去找他们。”
    他知道,天子的心思被人看透后。
    能够帮助他的人,定是寥寥无几。
    可他没想到,平日里吃他的拿他的那些达官显贵,出了事竟如此无情无义地与他决裂。
    “我恨!”
    董必达握紧双拳,浑身因气愤而颤抖。
    “他们作壁上观想要置身事外,我恨不得拉着他们一起陪葬!”
    话音刚落。
    嗖——
    一支箭尾带着枝条的利箭,擦着董必达的发髻射到其身后。
    “老、老爷……”
    被箭射中肩膀的管家,踉跄着坐倒在地。
    不敢再近前一步。
    生怕再像外面的守卫一样,让箭射穿了脑袋。
    董必达瞪直眼睛,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头上顶着的发髻。
    还能够感受到利箭擦过头发时的灼烧感。
    他缓了好半晌,才慢慢地转过身去,将箭杆上绑着的纸条摘下。
    “老爷……他们这是想……做什么?”
    管家捂着伤口处。
    有心想喊人来请大夫。
    但心里清楚,事情闹大,惊动了院子里的其他人。
    可能大夫还没来,他就被埋伏在暗中的弓箭手射穿了。
    “不是他们想做什么,而是他们想让我做什么。”
    董必达盯着纸条上的两个字,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文。
    武。
    董继文,董继武。
    这是拿他两个儿子的命,来警告他,在天子面前,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雪中送炭无人来,落井下石一大群。
    “我董必达若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绝对、绝对要让你们为今日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咚!
    又一支箭擦着脸颊,射入管家的心口。
    董必达红着眼看到倒地身亡的管家,压抑着满腔的怒火与惊悸。
    他捂住嘴,神色狰狞地无声嘶吼着。
    面对着众多达官显贵们的联手,他的恨意无处宣泄。
    只能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秦小满!你等着!”
    “只要我这次大难不死,日后我董必达一定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董必达过了许久,才平定下情绪。
    他伸手盖住管家睁圆的双眼,将尸体挪到看不到的桌子底下。
    双眼无神地盯着大门口的方向。
    等候着旨意到来。
    ……
    斗转星移,转眼黎明。
    唐清柔站在船头,等到最后一捆粗麻运下船去,跳到岸上,轻轻跺了跺有些发麻的双脚。
    渡口有重兵把守,前来干活的工人们,都在好奇地朝这边张望。
    她看到不少人穿着打着补丁的细麻布衣,紧紧抱着双臂瑟瑟发抖,靠着围在一起取暖,忍不住蹙起眉头。
    平日里,这些靠苦力干活的百姓们便不好过。
    今年灾害不断,少了许多船运的工作,靠着渡口扛包为生的人们更是生活艰难……
    “小姐,京城可真冷。”
    天璇红着鼻子,说话的时候哈出白气。
    “天一冷,连做生意做工的都显得冷清了许多,京城的渡口看上去还没天府的热闹。”
    天璇的话,让唐清柔也忍不住怀念起天府渡口的繁荣景象。
    而那片繁荣,除了剑南道未曾受灾的原因以外,是因为秦家的各种货物、以及肃清商行后带来的繁荣。
    “天璇,慎言。”
    唐清柔低声解释。
    “天府水运发达,京城陆运发达,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小姐,我看那些工人脸上都灰扑扑的,像吃不饱饭的样子,天府的工人都是先填饱肚子才去上工的……”
    天璇还要反驳小姐的话。
    见到小姐直勾勾地盯着她,便马上噤了声。
    别看她平时脑子不好使,但她知道。
    不只是天府,整个剑南道的工人工钱如今都比京城的不差,甚至还要高。
    而这一切,都是秦公子的原因。
    说得多了让有心人听到,只会给秦公子添麻烦。
    “只希望秦公子能够早点来京城……”
    天璇压低声音,又嘀咕了一句。
    这回小姐没有反驳,反倒附和着她。
    “快了,别急。”
    “小姐你急你的,我不急的。”
    “……”
    唐清柔嗔了天璇一眼。
    朝着天子所在的马车方向走去。
    天亮了。
    船卸了。
    也不知昨夜董家人有何动作。
    联系了多少官员,今日联手对付她。
    当唐清柔走到马车前。
    一道明黄的身影率先走了下来,打着哈欠,朝她看来。
    “唐家丫头,你可真是让朕好等啊,怎样,都清点完了?”
    “回陛下,全部清点完毕,秦氏制衣行承制的军服,也已被拉到了兵部登记造册待检验。”
    唐清柔看了一眼天子衣摆上沾着的羽绒,便知道。
    早在船只抵达时,天子便亲自抽查了这批军服。
    心里早已认同了秦家承制的军服。
    “唐家丫头,昨夜之事,你做得很好,今日之事,便交由朕来解决,可好?”
    天子笑吟吟地询问。
    唐清柔低下头,抿紧嘴,拱手一拜。
    “但凭陛下处置!”
    她说不好有用吗?
    没用。
    来到京城可不像在剑南道一样,朝堂上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今看来。
    让秦公子欠了一个人情,请沈别驾做主让她回京复命,彻查军服以次充好的所有涉案人员,就像一个笑话。
    “唐家丫头,你识大体顾大局,此次剑南道一行立了不少功劳,等董家此案终了,朕绝对会按功封赏。”
    “你远道而来也累了,先回府休息,明日随你父亲一起上朝觐见。”
    天子说完。
    不给唐清柔任何反应的机会。
    转身上了马车。
    “……”
    唐清柔垂头站在原地,保持着毕恭毕敬的作揖姿势。
    直到车队全部离开,她才发出了一阵沉重的叹息。
    “小姐,你……没事吧?”
    天璇听不懂天子的弦外之音,但隐隐约约觉得,天子今日不让小姐跟着上朝,是在提防小姐。
    “说我顾全大局,却防止我当场发难……天子之心不可测。”
    唐清柔想到以前的自己,面对这种不公的待遇,一定会争斗。
    而如今却能淡定地接受了。
    还多亏了秦公子让她提前有了心理准备。
    当官嘛,并非只顾及眼前一时的是非黑白。
    要谋而后动。
    “天璇,带上秦公子特意准备的土特产,先去长公主府。”
    “小姐,我们不先回家吗?”
    “许多公务还要汇报,先公后私。驾!”
    长公主没来渡口,一定是为了避嫌,不参与天子对秦董之争的决断。
    但是。
    她必须要第一时间告诉长公主。
    秦家。
    秦小满,是何等厉害的人物!
    值得长公主的庇护。
    ……
    金銮殿。
    向来早朝不迟到的天子,今日让众臣等了半个时辰。
    然而。
    众臣却没有一个好奇打听天子为何迟到。
    甚至当天子匆匆从外殿进门,他们更是没有出声询问。
    全部装作昨夜无事发生。
    砰!
    天子上了玉阶,刚刚落座。
    猛地一拍龙椅,毫无预兆地怒喝一声。
    “你们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