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唳响起。
    王之逊脸上悠闲惬意的笑容微敛,看向同样惊讶的细辛。
    “老爷,我出去看看是哪里来的急信。”
    细辛连忙跑出去。
    王之逊却有一种不好的直觉。
    董家东窗事发前,他便停了各地的来信,对外宣称是洛阳一案进入最终审理,让王家避嫌。
    实际上,是避免发生意外将自己牵连其中。
    就算掌握各地的消息,也是利用暗中通信,不让外人知晓。
    唯有昨日“鱼群献祥瑞”的事,让他有了破例的理由,但也只恢复了与京城方面的通信。
    按照时辰来算,消息传到京城,天子再做出各种安排后,回信至少也要到半夜,或是明日清晨。
    正因如此,他才会停在半路,等着京城的动向。
    再决定接下来进行怎样的安排。
    传国玉玺,事关重大。
    大乾自建朝以来,就因传国玉玺遗失,而花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去寻找。
    再加上后来两任皇帝继任总是掀起腥风血雨,民间便有传闻,是因上天不给传国玉玺,大乾没有真命天子。
    他知道这话是那些没有登基的藩王特意宣扬出来的。
    天子们自然也知道,但传国玉玺不在,他们说得再说也会有人心存疑虑,解释再多,反倒有种欲盖弥彰之意。
    眼下传国玉玺找到了。
    还是以献祥瑞的方式找到的,这对天子来讲,可是一件大事。
    对他以及王家而言,也是一件大事。
    耀谦成为三位公主的夫子,说明天子有令王家辅佐下任皇帝的意思。
    传国玉玺如今在他的手里,到时候,只要他将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不愁朝堂上一些骑墙派或是自诩高贵的清流。
    也都会倒向王氏一族。
    他回京后想要办一些事也会更加方便。
    这些他在路上都已想好,可现在,头顶盘旋不散的鹰唳声,却让他担心不已。
    是否出了变故。
    “老爷!不好了!”
    怕什么来什么。
    王之逊看到细辛拿着一张纸条,疾步跑进来,脸上还带着惊慌之色,呼吸一窒。
    “拿来。”
    他近乎用抢的将纸条夺了过来。
    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瞳孔猛地一缩,胸口闷得生疼,忍不住怒骂。
    “废物!”
    “只是送信这种小事都做不好,一群废物!”
    他穷尽心思才想到“鱼群献祥瑞”的手段献出玉玺,却成了天子为税改铺路的垫脚石。
    有此一事,祥瑞就成了税改的陪衬。
    变成了秦小满主动补税,上天示意支持。
    “千算万算,没算到会遇到陛下要税改,更没想到,秦小满会摘桃子!”
    送信的人已经被打入天牢审问。
    传信的人是王耀东。
    也就是说。
    当时送信的人有无延迟,全凭秦小满一张嘴。
    王家人再废物,也断然不会在皇宫里胡言乱语。
    倒是有可能担心祥瑞因地动被破坏,刻意延误,没想到却被秦小满借机利用,成了给唐清柔推行税改之策开脱的借口。
    “好一个秦小满,好一个唐清柔,他们从富阳的时候就联手做了许多事,我只当他们是利益一致,如今秦小满刚经历了董家诬告,还没在京城站稳脚,为了美人居然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真是高看了他!”
    被美色蒙住双眼的人,这样致命的弱点,如果早些发现就好了!
    王之逊用力地握紧手里的信纸,脑中闪过数个针对秦小满弱点设局,致秦小满于死地的方法。
    忽地。
    他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
    “秦小满为何能进宫?还能在尚书房附近走动?”
    宫规森严。
    他特意安排的传信人,为了保证能够增加祥瑞的可利用性,找准时机,而动用了在宫里的关系。
    不让他人提前知晓。
    秦小满是如何突然出现在尚书房附近,并且滞留还抓住了传信人?
    宫中不是荒郊野外,秦小满出手,他安排在宫里的人也不制止?宫中侍卫也不制止?
    “不对劲,京城发生变故了!”
    王之逊虽然痛心于祥瑞之事被秦小满摘了桃子,但并未马上反击。
    他要先弄清楚京城究竟出了什么事,再确定接下来的行动。
    “快,传信给耀东,问他秦小满的近况。”
    王之逊草草几笔写下,吹干墨迹递给细辛。
    “是!”
    细辛离去后。
    王之逊伸开五指,重新拿起信纸,舒展开来,从字里行间推敲着关于秦小满身上的变故。
    只得到一个答案。
    那就是。
    秦小满与皇家的关系,变了!
    绝非是皇商与皇家的关系,而是更加亲密。
    “这么重要的事竟都不写在信上,王耀东啊王耀东,你可真是有眼无珠,光升官位不长脑子!”
    等他回京。
    这种无用之人,便弃了吧。
    “副丞相,下官亲自让大厨做了几道当地的特色菜,请您品尝。”
    “端下去吧,我没胃口。”
    大献殷勤的县官,看到刚才还笑得和善的王副丞,此时满脸杀机。
    吓得打翻了手里的红烧鲤鱼,连忙告罪。
    王副丞望着流了满地的鱼汁,想起那鱼群跃起景象,深呼吸起来,压制着快要喷涌而出的杀意。
    秦小满!
    你必须死!
    ……
    “啊哈……”
    吃饱喝足的秦小满,心满意足地打了一个哈欠。
    暖洋洋的阳光晒在身上,更是加重了他的困意。
    不过。
    他身边还有一位目光比阳光还炙热的天子,正等着他吃饱喝足,传授“高人”的练兵之法。
    想偷懒睡个迟来的午觉是不可能的了。
    哈欠打完,秦小满便放下了手里的碗筷。
    天子也紧跟着放下,殷切地询问:“秦先生可是吃饱了?”
    “嗯,神机营的伙食很好,吃得有些撑。”
    秦小满不等天子找话题往练兵上面引,便单刀直入。
    “肖大侠,你来说说,神机营每日训练有哪些,具体怎么一个练法。”
    被叫来陪吃饭,但过程中全程闭口不言当背景板的肖大侠。
    见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
    便将这两日在神机营所知道的练兵之法,全部说了出来。
    “将士们除了日夜轮值防守者,其余者每日寅时起床开始早练,练军营跑一圈后吃早饭,再打桩练习臂力以及按照分配练习兵器,下午则练习使用弓弩以及阵形,每日反复,讲究的就是熟能生巧。”
    肖成梁特意在“熟能生巧”这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熟能生巧,培养出拥有直觉般的反应,在战场上是能保命的。
    不过。
    秦小满看到肖大侠严肃的脸庞,就知道他还有后话。
    “肖成梁,朕听你的语气,似乎对熟能生巧有些质疑?”
    “是。”
    肖成梁也没藏着掖着,直言不讳。
    “神机营不似其他军营一般,要轮流驻守城池或者是戍边,这造成了所谓的熟能生巧,在他们看来能够投机取巧,所以,许多神机营里呆了一两年的老兵,甚至不如刚入营几日的新兵。”
    “因为神机营里的兵器也是按照适合哪种分配的,分摊下来,大家只需要掌握三四种兵器使用方法,而这简单的程度,就算是明日上场,今日临时抱佛脚都能行。”
    肖成梁说到这里,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据说,神机营的将士从不单独冲锋陷阵,所有人对他们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当然也不会那么高。久而久之,哪怕有志向高远的新兵到来,最后也会泯为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