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越、亵渎?)
    小家伙叶璇盘着脚丫子,稀溜稀溜的啃着。
    (娘,让这狗官见识一下什么叫僭越,什么叫亵渎。)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凌驾于朝廷之上,谁才是主人,什么叫王炸。)
    太子妃有点懵。
    大儿这虎狼之词越来越溜了。
    不过,太子妃还是伸手入怀,啪的一声,太子妃将皇帝陛下的御赐腰牌拍在桌案上。
    “大理寺少卿,请你教教本宫什么叫恪守本分,什么叫不要僭越,什么叫亵渎各位钦差大人。”
    大理寺少卿脸色惨白。
    见皇帝陛下御赐腰牌等于见皇帝陛下。
    结果,他刚刚呵斥太子妃恪守本分,不要僭越、亵渎十八王爷,各位钦差大人。
    他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大理寺少卿,见皇帝陛下御赐腰牌,等于见皇帝陛下,谁给你胆量敢见圣上不尊,还不给娘娘跪下。”
    冯泽阉割着声音,阴阳怪调的呵斥。
    扑通扑通扑通。
    这时无论是十八王爷,还是大理寺少卿,督察院,宗正寺的钦差大人,他们都相继跪倒。
    见皇上御赐腰牌,等于见皇上。
    换句话说,太子妃娘娘拿着皇上御赐腰牌,等于行使皇帝陛下皇权。
    太子妃娘娘无论做什么都是代表皇上。
    朝廷派他们过来弹劾太子妃娘娘,等于弹劾皇上。
    什么三司会审,什么奉朝廷之命,再见到皇上御赐腰牌之后,一切都得推翻了。
    太子妃目光淡淡。
    “请问各位钦差大人,本宫有没有权利协办三司,帮着各位钦差大人审理叛贼。”
    众钦差闻言,连忙叩头,三呼。
    “娘娘代表皇上行使皇权,娘娘自然有权协办三司,审理叛贼。”
    太子妃娘娘冷笑。
    “既然本宫有权审理叛贼。”
    “冯泽听令,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是挖眼抠鼻,还是凌迟,水煮、油炸,给本宫挖出他们的背后主使者。”
    “诺。”
    冯泽来到大理寺少卿面前,阉着嗓子阴阳怪气的冷哼道:“大理寺少卿,给本公公听好了,别犯在本公公手里,否则有你好看的。”
    很快,冯公公就从刺客死士身上搜出了另外一份密函,上面赫然是六王爷写给大理寺少卿的密信。
    “娘娘,这是六王爷写给大理寺少卿的密函,是通敌叛国,与大梁太子私下沟通,刺杀十八王爷,刺杀都察院左都御史,栽赃陷害娘娘的佐证。”
    扑腾、扑腾、扑腾。
    一众钦差跪倒。
    大理寺少卿脸色铁青,“娘娘冤枉,娘娘,冯泽逼供栽赃陷害微臣啊!”
    太子妃理都没理大理寺少卿。
    “提刑官,把本宫这份佐证提交给十八王爷,让各位大人过目,由十八王爷和各位大人封存,递交朝廷,由朝廷重启宗正寺、督察院、大理寺,三堂会审。”
    十八王爷冷汗涔涔。
    在座钦差大臣如芒刺背,浑身颤抖。
    他们这哪是弹劾太子妃娘娘,他们这是引火烧身。
    稍有不慎杀身之祸啊!
    众钦差大人战战兢兢,冷汗直流。
    “十八王爷、各位钦差大人,你们看完了,可都有鉴阅。”
    十八王爷、三司众臣那还敢不点头。
    太子妃娘娘可是代表着皇帝陛下。
    谁敢不敬。
    倘若对太子妃娘娘不敬,等于对皇帝陛下不敬。
    太子妃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各位都看完了,并有所鉴阅,甄别,又有人证物证,十八王爷、各位钦差大臣你们可以结案,联名上书,启奏朝廷,弹劾大王爷、六王爷通敌叛国,联合大梁、大齐叛贼死士刺杀朝廷命官,刺杀皇室子嗣,诬陷本宫。”
    扑腾扑腾扑腾扑腾。
    满堂钦差七倒八歪,摔了满地。
    他们如芒刺背,人人自危。
    “娘娘冤枉啊?”
    “娘娘臣没有和六王爷通敌,臣死不认罪。”
    大理寺卿、大理寺少卿满口冤屈。
    他们没想到太子妃娘娘手握皇帝陛下亲赐皇权。
    太子妃娘娘代表着皇帝做事。
    他们更没想到大梁、大齐死士身上竟然带着六王爷、大王爷亲笔密函。
    竟然人证物证,杀人越货,栽赃陷害,想抵赖都无从开口。
    “娘娘,臣也没和大王爷通敌,臣也死不认罪。”
    “娘娘,虽然有皇帝陛下御赐腰牌,能代表着皇上的皇权,娘娘也不可独断专行,欲加之罪。”
    大理寺卿梗着脖子,死不认罪。
    (吔?)
    小家伙叶璇咧着没牙的嘴,冲着大理寺卿笑。
    (娘,这狗官死不认罪,那就先剜眼抠鼻,削去唇舌,再也不认罪就一根指头一根指头的砍,炸了煮,煮了炸,看他能熬多久。)
    太子妃冷汗涔涔。
    她大儿这也忒狠了吧?
    大儿可是刚满月的奶娃啊!
    唉!
    都怪为娘。
    若不是娘无能,若不是这动荡的朝纲,哪会让大儿见这等血腥场面。
    是为娘对不起大儿。
    (娘,乱世没有对错。)
    (从来都是胜者王侯败者寇。)
    (否则就不会有指鹿为马,鸿门宴,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
    (历史上这些变故,哪一次不是血腥屠杀,哪一次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太子妃一愣。
    指鹿为马、鸿门宴,倒是有记载。
    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哪国哪朝哪一代历史啊?
    大儿哪来的那么多文化底蕴。
    太子妃稍加愣神,她便神色淡淡,目光淡淡看向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既然你说本宫独断专行,欲加之罪。”
    “那本宫就独断专行,欲加之罪了。”
    “冯泽。”
    太子妃皇太子正妃娘娘天尊之威一荡。
    “大理寺卿认为本宫独断专行,欲加之罪,冯泽,那你就让大理寺卿尝一尝什么叫独断专行,欲加之罪。”
    “让大理寺卿尝一尝夹板,剜眼抠鼻,削去唇舌,下油锅,架火烧,用水煮的滋味。”
    “让大理寺卿尝试一下严刑逼供,屈打成招,欲加之罪。”
    “让各位钦差大臣亲身感受一下,他们昔日同僚通敌叛国什么下场。”
    太子妃皇太子正妃娘娘九五至尊气质一荡,一股极强的压迫压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