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钱人家都有那种特别小的小银勺。
    就是专门给婴儿用的。
    穷人哪想到的这个。
    不过魏老三从小喜欢瞎琢磨,经常用木头做点小玩意。
    别看家里穷。
    但是家里的桌子凳子脸盆箱子都是魏老三上山砍木头回来做的。
    就连宝贝孙女睡觉的小篮子,也是老三看了别人家的回来自己琢磨出来的。
    魏老三听到她娘的喊叫声,赶紧去厨房拿了一个大木勺,用刀左削削右削削,很快就弄了一个小小的木勺出来。
    又把勺子打磨一番,直到手摸不上去,感觉不到毛刺了。
    用开水又烫了,这才让二嫂给拿了进去。
    魏老太太看着钱氏进来,连忙抱起了宝贝孙女,吩咐道:“老二媳妇,你拿着小勺子喂红糖水。”
    钱氏拿着勺子小心翼翼的给小侄女喂红糖水。
    女君喝的那叫一个满足。
    喝一勺就舔舔嘴巴。
    整整喝了二十勺。
    觉得自己的小肚肚已经鼓了。
    等钱氏再喂的时候,便伸手做了一个抓的动作。
    其实是本来是想推开的。
    结果没想到人小力气小。
    成抓了。
    “看来是喝饱了。”
    魏老太太说道。
    钱氏心道:这也太聪明了吧。
    谁家刚出生的小娃娃不是一直吃一直吃的。
    哪知道吃饱了,还懂得推开呢。
    “老大媳妇,你赶紧趁热把这红糖鸡蛋吃了。”
    说完,魏老太太夹了一个鸡蛋就喂到赵氏嘴里。
    赵氏赶紧张开嘴一口吞下去。
    魏老太太见吃完了,又喂了一个进去。
    两个鸡蛋都吃完,魏老太太帮忙端着碗让老大媳妇把碗里红糖水也一并喝了。
    “希望能早点下奶,要是有鱼就好了,那东西下奶。”
    “娘,爹已经让老二老四带着几个弟弟去河里捞鱼了。”
    “外面雨停了?”
    “嗯,停了。”
    “这老天爷也是,才下了一会雨就停了,已经半个月都没有下雨了,这地都干透了,这么下去,日子可怎么过啊!”
    魏老太太发愁道。
    主要他们家的人也太多了,除去他们老两口,加上八个儿子,再加上八个孙子一个孙女。四个儿媳妇。
    快三十个人了,所以这吃的也比一般人家里多。
    他们家就是这样被吃穷的。
    女君吃的满足极了。
    这才缓缓的睁开了黑葡萄一样的眼睛……
    滴溜溜着转着眼珠子到处看。哎,这个地方看起来很穷。屋里除了一张床,就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了。
    其他多余的东西都没有。
    难道自己以后就要住在这个地方了。
    想到这,小脸顿时扁了下来。
    “娘,你看!这小侄女的这眼睛,真漂亮啊。”
    钱氏眼尖,看到小侄女睁开眼了。
    于是惊喜的喊道。
    魏老太太一扭头,便正对着小姑娘水汪汪的大眼睛。
    一时高兴,早把刚才想的事情给忘到后脑勺了。
    “眼睛确实很大。一看就像你大嫂。”
    赵氏就是典型的大眼睛。
    “就是,娘,这十里八乡的,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小丫头,不像我家那几个小子,没一个生下来这么好看的,要是以后我也能生个这么可爱的小闺女那就好了。”
    钱氏感叹的说道。
    说完便后悔了,老魏家生闺女比生儿子难多了。
    女君想要张嘴问,她们都是谁?
    “哇啦哇啦。”
    女君实在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声音。
    “我这是怎么了?”
    “哇啦哇啦。”
    “娘,你看这小侄女是不是和我们说话呢。”
    钱氏一脸兴奋的说道。
    “才出生的孩子就会说话了,这可真是一大奇迹。”
    魏老太太也激动极了,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了。
    她生了这么多儿子,也伺候过几个媳妇生孩子,还真没有一个刚生下来就会说话的呢。
    突然,她想到有关于老魏家的那件事。
    果断给孙女包了一层被子,抱着出去了。
    临跨过门槛的时候,这才想起来:“老二媳妇,你照看着你大嫂,如果醒了,有奶了,就过来喊我。”
    “知道了,娘。”
    魏老太太抱着孙女出去朝魏老头招了招手。
    老大见娘离开了。
    这才又进了里屋,便看到媳妇已经醒了,比刚才看上去脸色好多了。
    赵氏知道,老魏家生女娃都快成一家人的心病了。
    要不娘都快五十多岁的人了,前几年拼命生了对双胞胎。
    夫妻两个相互看着。
    一切尽在不言中。
    钱氏觉得自己像是多余的。
    赶紧开口说道:“大哥,你陪下大嫂,我先去做饭。”
    钱氏仓皇而逃。
    再说另一边。
    魏老太太见到魏老头进来。
    示意他把门关上。
    “这是咋的了?出啥大事了。”
    魏老头急里巴慌的问道。
    “你说奇怪不奇怪,我刚才听到宝贝孙女和我们说话了。”
    “真的是假的,才刚出生的女娃就会说话了。”
    “可不咋地,老二媳妇也听到了,我这一着急,就把娃给抱出来了。”
    “你没听错吧。”
    魏老太太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魏老头又道:“她没发现不妥吧。”
    魏老太太又摇了摇头。
    其实她也不知道老二媳妇有没有产生怀疑。
    说起这事情还得追溯到,魏老头的爹娘活着的那时候了。
    连续生了五个儿子的又得了八个孙子的魏老头的爹娘求女心切。
    听说附近有个庙很灵验的。
    于是爹娘就一起去庙里,想给自己家求个女娃。
    结果。
    那庙里的主持怎么说来着,说他们家阳盛阴衰,阴阳失和,所以福薄人穷,只有生了闺女,才会有了好日子,那女娃可是凤命天成……
    原话怎么说,这么多年,魏老头的爹也不太记得了。
    反正他就记得,他们家如果没有闺女,日子会越过越穷。
    有个闺女那日子会越来越好。
    魏老头的太爷爷听了之后,说了一声“报应”就一命呜呼了!
    魏老头的爷爷却不信邪。
    觉得那庙里的主持就是骗人的。
    他们家五个儿子,八个孙子,他就不信,这日子还能越过越不好了。
    那时候魏家的家境还不错,魏老头还能上得起学堂,最后还考了个秀才,本来能一飞冲天的。
    看几个孩子的名字就知道了。
    也是有文化人起的。
    结果,不知道他们家怎么得罪了人。
    他的秀才功名被除。
    也就几年的时间,魏老头的大哥给人干活的时候伤着腿。到现在还是个瘸子。
    魏老头的二哥本来是个小掌柜,被人诬陷偷店铺里面的银钱,最后被赶了出来。
    魏老头的三哥是个大夫,却医死了人。最后赔了好多钱。
    魏老头的四哥被征兵了,然后一直了无音讯,最后连个尸体都没有见到。四嫂留下两个男娃改嫁了,他们几个兄弟时不时接济一点。最后四嫂的老大为了老二,给人做了上门女婿。
    入赘在乡下那是最让人看不起的。
    他们不敢回祖籍。
    最后魏老头的爷爷做主带着一家人来到大河村。
    正好赶上有逃荒的,最后花了点钱,一家人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离京城太远了,慢慢的和四哥家的也断了联系。
    刚来乡下的日子一开始过的还可以。
    可是这些年又遇上干旱,蝗灾,反正这家里的日子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
    后来,魏老头的爷爷也去世了。
    临终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希望老魏家能生出个女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