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人在这么热的天竟然感觉后背冒出了冷汗。
    皇上这帽子也戴的太高了。
    这万一麦子种不成。
    曹大人在心里呸呸呸。
    麦子已经种成了,只是统计产量而已。
    “臣告退。”
    曹大人站起身便往大殿外面走去。
    皇帝看了曹大人一眼,或许是国库这些年一直没有银子,曹大人的背都弯了许多。
    又继续说道:“至于种出麦子的那户人家……”
    “皇上,那户人家姓魏。”
    荣国公小声的提醒道。
    不提醒不行啊,他那不孝子可说了,一定要让皇上记得种出麦子的是谁?
    荣国公这人有个优点,就是听话。
    听皇上的话。
    听夫人的话。
    听儿子的话。
    听他觉得有理的话。
    皇帝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
    就他多事。
    还真以为他记性不好忘记了。
    只是总是提魏姓人家,万一被一些人给惦记上了。
    反正不大好。
    本来皇帝想和姓魏的人家封个管农作物的小官的。
    现在却打消了念头。
    魏家现在只是一户农民,家里也没有官场上的人,就算给了官当了也未必留不住。
    还容易树敌。
    倒不如让他们先好好种地。
    等到以后家里出了举人再说。
    再不济出个秀才也行。
    荣国公要是知道因为他的提醒打消了皇帝给魏家封官的事情。
    肯定会后悔死的。
    于是皇帝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至于那户姓魏的人家,就等麦子的产量统计出来后,再另行封赏。”
    “臣谢主隆恩。”
    荣国公赶紧说道。
    “朕要赏赐的魏家人,与你何干?”
    “嘿嘿,臣这不是想着先替那魏家人谢谢皇上嘛。”
    “而且这次臣那不孝子也是有功劳的,要不是臣那不孝子,消息还不能这么快到京城呢,说不定这中间就会有什么变故,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
    皇帝无语极了,这个荣国公真是给个棍子,就能爬上去的人。
    “行行,到时候柳铭回来的时候,朕也给他赏赐,行了吧。”
    不光是柳铭,还有顾将军那小子。
    刚才荣国公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如果他等到那户人家告诉当年的县令,县令再告知府,知府再一级一级上报。
    还不知道京城什么时候知道这消息呢。
    这中间未尝不会有什么变故。
    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些人的想法。
    就是因为天高皇帝远。
    想要一手遮天。
    “现在天上已经没有太阳了,你们都回去吧,宫里得冰块全都用完了。再待下去,小心户部尚书和你们哭穷。”
    虽然十个太阳已经消失了,但是那股热浪却没有消失。
    刚走出正殿的户部尚书走路的时候,突然听到皇上点他的名字,没留心脚下,一个踉跄,眼看着就要掉到云龙阶石上面。
    在两边金阶的中间有一条专为皇帝走的道路,叫做云龙阶石。
    这云龙阶石,乃是一整块汗白玉所做。
    上面雕刻着九条凌空飞舞的巨龙,它们或升或降,造型十分的生动。
    巨龙下面是宝山。
    寓意着国家很富有。
    而这云龙台阶,代表的只有真龙天子,才能走的地方。
    这摔下去可不得了。
    上面有着高高的突起。
    不摔死也得摔个半残废。
    以后的后半生就只能在床上度过了。
    就算侥幸不死。
    如果曹大人掉在皇帝住的地方。
    那就是欺君之罪。
    因为太突然,户部尚书已经被吓傻了。
    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命不久矣!
    就在户部尚书惊魂未定的时候,被人拉住了。
    “曹大人。你没事吧!”
    户部尚书回过神来,便看到是宫里的侍卫首领李卫。
    李卫是负责皇帝安全的。
    平时就守在大殿门外。
    “多谢李大人出手相助。救命之恩老夫无以为报……”
    不等曹大人说完,李卫便打断了他。
    “别别别,举手之劳而已,曹大人,我看你吓的不轻,用不用我派人送你出去。”
    “不用,多谢李大人好意了,老夫自己可以走。”
    户部尚书曹大人吓得连忙拒绝。
    笑话,在宫殿门外让宫中的侍卫给送回去。
    到时候肯定会被传来传去。
    如果被皇上知道了。
    他这个户部尚书还要不要做了。
    到时候,皇上是不是觉得他年纪大了,已经不中用了。
    该告老还乡了。
    他才过了四十九岁的生辰。
    还没有到五十岁呢。
    而且他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也没多少年。
    (已经十几年,还不满足。)
    想到这里,于是曹大人突然挺直了腰杆,迈着大步离开。
    然后李侍卫就看到刚才还吓的不轻的曹大人,突然看起来像个十几岁的小伙子似的充满了精神。
    就和突然间打了鸡血一样。
    就是很神奇。
    大殿里。
    那些大臣们都被皇帝的话说的有些脸红。
    尤其是左丞相。
    刚才可是他第一个喊出来,要皇帝发罪己诏的。
    “老臣,告退。”
    左丞相第一个说道。
    呵呵,再不走,难道等皇上和他算账吗?
    “臣,告退。”
    等群臣一个个离开了。
    皇帝却发现,荣国公竟然还没有走。
    于是问道,“荣国公你还有什么事?”
    就见荣国公“扑通”一声跪下。
    “皇上,臣有罪。”
    “你何罪之有。”
    “臣那不孝子为了把信尽快的传到京城,竟然用了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就是在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一般都是紧急情况才会用的,驿站相互配合,传送的速度可以达到每日八百里,甚至是千里,皇帝听了也就明白了,怪不得南阳府离京城有一千多里,竟然一天半就把信送到了。
    (架空时代,剧情需要,勿喷。大周朝一年四季,早晚温差大,11月份以后会比较冷,持续到次年一月份,正常时间不冷,如果下雨和阴天就会感觉冷。)
    突如其来的沉默。
    过了许久皇帝才说道:“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念你那儿子是初犯,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皇帝故意停顿了一会才继续说道:“不过看在也是为了大周子民的份上,这次就饶了你了,罚俸半年。”
    “谢皇上开恩!”
    荣国公大声的喊道。
    这心里头也算松了一口气。
    荣国公刚才其实特别很紧张,乱用八百里加急,那是在犯法。
    他刚才其实也是在赌。
    他故意给儿子邀功,再把儿子的过失说出来,目的就是用功劳抵过失。
    还好,他赌赢了。
    “赶紧在朕眼前消失。”
    “臣,马上就走。”
    荣国公说完,转过身去,就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