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那个推心交腹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的关系有多好。
    闹呢。
    文人与武将历来不和。
    他爹可是说过了。
    户部尚书曹大人,那就是朝中的老滑头。
    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是一个陷阱。
    和他说话的时候一定三思而后行。
    还好顾淮北早有防备。
    府里也都让赫管家警告过了,不管曹大人问他们什么,都不能说。
    否则就赶出顾府。
    送到官府去查办。
    擅自泄露军机,那可是重罪。
    不服就憋着。
    谁要他爹是大将军呢。
    (曹大人委屈极了,我只是求知若渴而已,并没有什么不良企图。)
    心宝:不管时代,都会拼爹的。
    曹大人,留了几袋麦子没有磨成白面,他准备回去亲自给皇上表演。
    不是表演,是亲自把麦子磨成面粉。
    这几天他已经看会了。
    也不是那么难。
    魏老头子带着心宝站在一旁。
    看着一车一车的粮食,心中充满的自豪。
    看这么多粮食都是我老头我种出来的。
    却丝毫不记得,最开始他可以要拿这些粮食卖钱的。
    终于目送最后一辆拉着粮食的马车离开了。
    魏老头突然有些舍不得了。
    哎
    魏老头长叹了一口气。
    这些都是他的孩子呢。
    (魏家众多孩子,爹,我们呢?)
    曹大人也有些舍不得。
    这几天在顾府,每天吃的都是大白馒头。
    也不用操心户部的事情。
    吃的他都有些胖了。
    现在要走了。
    顾家那小子就和一个锯葫芦一样,一点有用的消息都没有探出来。
    本来应该是一副悲春秋的情景。
    结果
    这时候心宝煞风景的说了一句。
    “伯伯,银子呢?”
    “什么银子?”
    曹大人问道。
    “卖麦子的。”
    心宝一直记得,柳少爷说的,麦子卖了之后,就会给爷钱的。
    可是这麦子都拉走了,也没见他们给钱。
    钱货两讫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这么小,就是个小财迷啊!”
    曹大人觉得小丫头有趣极了。
    这可是皇粮。
    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想要这么泼天的富贵呢。
    竟然还有人想要银子。
    魏老头经心宝的提醒。
    也想起来,这些粮食可是白白被拿走的。。
    这提出种麦子的人可是心宝。
    要不是心宝拿出来种麦子的方法。
    这麦子可种不成。
    虽然他知道,这些粮食是要给哪位的。
    可是心宝说了要银子。
    魏老头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曹大人,当初初说好这麦子卖了钱之后,就给心宝盖房子的。”
    “漂亮的房子。”
    心宝附合道。
    “结果,这眼看着麦子都被一车车的拉着走,也没见到银子,心宝就急了。看在心宝还是小娃娃的份上,请曹大人忽怪。”
    魏老头这话说的有水平。
    先说拿粮食不给钱。
    又点明了,童言无忌。
    让曹大人心里别和一个孩子计较。
    曹大人心想 ,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吗?
    “放心吧,给你们魏家的赏赐已经在路上了,这可是泼天的富贵,魏老爷子,以后你可有得忙了。”
    曹大人委婉的说道。
    “那就多谢曹大人美言了。”
    曹大人这几天,越统计磨完的面粉的产量,就越觉得惊讶。
    这魏家可真行。
    不光种出了大周朝从来都没有种出的麦子。
    而且这每庙的产量也不少。
    于是就快马加鞭让侍卫给京城那位爷送了信。
    皇帝一高兴。
    想到以后自己的子民不会饿肚子了。
    而且还可以省下和大梁国购买粮食的银子用在其他地方。
    大笔一挥。
    就给魏家封赏了。
    还破格给魏老爷子封了一个司农的官职。
    就专门负责在大河村种麦子的事谊。
    要不说是泼天的富贵呢。
    不过,传旨的公公还在路上呢。
    这 事情有也不能大肆宣传。
    曹大人还特意说明在折子上面还说了,大河村种麦子的时间和种水稻的时间并不冲突。
    这就是一年可以收两次粮食了。
    这段时间曹大人,没少和叫魏老头过来聊农生的事情。
    没想到这一聊发生魏老头子懂的还挺多的。
    而且说话进退有当。
    在一次酒后。
    魏老头吐真言了。
    曹大人这才知道。
    这魏老头以前还是个秀才。
    只不过受了家里的牵连被剥夺了秀才的功名。
    大周朝规定,除非作奸犯科之人,才会剥夺秀才的功名。
    因大周朝重视读书人。
    所以必须上报朝廷。
    以魏家的案子来说,只是医死了人。
    并不属于作奸犯科之类。
    官府是没有权利的剥夺魏老头的秀才功名的。
    所以魏老头的秀才功名应该还在。
    只是那时候他们被吓到了。
    打了退堂鼓。
    如果去问,说不定就知道自己的秀才功名还在。
    曹大人上折子的时候连这事也一起说了。
    皇帝收到曹大人的折子,连夜让人把当初魏正中秀才的卷子找出来。
    发现魏正中还是有些才气的。
    只不过这些年给耽误了。
    还有当初魏家被陷害的那件事。
    皇帝想查还有能查不出来的吗?
    很快二十年前那太医院有人想要顶替魏正西位置的案子就被查得水落石出。
    但是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再翻出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而且那太医院培养一个院正也不容易。
    如今那人也是太医院判的位置了。
    就把人留下来。
    给魏正中封个官职。
    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弥补。
    皇帝现在还不知道。
    就是因为他这一举动,还差点害了他的亲人。
    弄得太医院乌烟瘴气的。
    既然魏正中的秀才功名还在,那皇帝朝中想要给魏正中封个司农的官职。
    朝中也就无人反对了。
    这事就顺利的进行下去了。
    除去给魏正中的官职。
    还有一些给魏家的封赏和顾淮北的封赏。
    要不是顾淮北连夜让人收割,这麦子的损失就大了。
    至于荣公子世子柳铭,竟然敢用八百里加急,那就功过抵半。
    什不罚就不错了。
    还谈什么封赏。
    (柳铭,我怎么这么命苦啊!)
    魏家的还不知道接下来有泼天的富贵在等着他们。
    但是现在魏家的门槛都要被洪桐县来说媒的媒婆给踩破了。
    魏家院子里。
    “大婶子,我给你选的这家闺女那可是方圆十里顶顶的好。”
    附近有名的能说会道的王媒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