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的秋播,终于先后接近了尾声。
    最开心的莫过于王爷李铁。
    仅是西荒一域,就播下小麦一百多万亩。
    西荒的百姓们,一下子成了先富起来的那帮人。
    卖麦种可比粮食值钱的多。
    当初王爷不许麦种,稻子种出西荒的用意,他们终于明白了过来。
    这次没有王爷下令,百姓们家里那点稻子,再也舍不得出售了。
    都等着来年卖个好价钱。
    卖一斤种子,价格可是抵得上三斤粮食的价钱了。
    天丰城、八卦城的发展还不仅仅在农业上。
    有了第一个玻璃板发电厂,天丰城有了第二座。
    八卦城也不甘落后,在耶鲁姬香的苦苦请求下,李铁也给捐建了两座发电厂。
    耶鲁姬香现在已经成了八卦城城主。
    官品同五品知府级别。
    虽然她心心念念的都想给王爷做妾。
    但是大乾不缺妇人的现实,一下子击碎了她的梦想。
    新建的西海城,耶鲁香草被任命为府台。
    李铁当然也没吝啬,在西海府捐建了两座玻璃板发电厂。
    不过这里的发电厂更为高级,发电板下,竟然是温室大棚。
    不过这里的大棚是暗棚,主要种植了菠菜,莴苣蘑菇类等作物。
    这些东西到了冬季,运往京城,才能赚取更多的银两。
    西海府还成了一个规模超大的被服厂。
    有了电,一切都不再是困难,成捆的布匹被生长了出来。
    军用的被子等军需品,也先后出厂了,被一车车的运到了北凉前线。
    天丰商队一而再,再而三的扩张到了十八支小队。
    还依然满足不了整个大乾的贸易需求。
    东域,南域北域各知府,也先后组建了商队,来跟西荒这边的商贸大网,连在了一起。
    女皇完颜凤曦在朝中没事,先后分三期派出大臣。
    带着南域东域的府台大人,到天丰城来拜见王爷,取经学法。
    水泥路从天丰城,一直延伸到了京城。
    就在这个深秋,耶鲁玉儿诞下一子,起名为李智。
    王府里自然是十分高兴。
    在老猎户和秦碧瑶的张罗下,王府召集老亲兵们,热闹了一整天。
    六个小妾的肚子,也越来越明显了。
    在这之前的三个多月里,天丰城里又多了二百多新生儿。
    八卦城里多了一千多新生儿。
    花剌子的妇人们,跟边塞军结合后,那是憋足了劲儿的造人。
    几个月时间内,竟然创下了大乾的生育高潮。
    小统又一次喜滋滋的告诉他,因为治下的人口暴增,宿主级别连升二级。
    而且还奖励修为2000年,外加积分5000万分。
    这消息来的真是太及时了,前不久建了四座发电站、一个被服厂,可是花了他几十亿积分。
    随着朝廷大规模的官员参观、学习后,李铁也开始讨厌起这些夸夸其谈的老头子们来。
    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狗子过门槛——嘴巴在前。
    不过来访者中,有一人他还不讨厌。
    就是礼部尚书郑义来。
    这个郑大人,来到了天丰,没有像其它官员一样,除了吃喝,就是色眯眯的盯着妇人门看。
    也许是生活质量提高的缘故,天丰城、八卦城里的妇人们。
    无论是妙龄少女、还是熟妇大妈,个个都细皮嫩肉,粉润粉润的。
    确实有些惹火勾心。
    郑义来一口气向王爷请教了上百个问题后。
    竟然跑到了天丰城百姓的家里,百姓的粮柜、家里的被服,都被他细细观察核对了一番。
    完事后不禁仰天长叹,感慨不已。
    天丰城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京城一般家庭。
    所以说,一群人出来,看到的东西却大不相同。
    就在这批人返回京城之时,都拍马溜须的来巴结王爷,个个孙子似的拜别王爷。
    李铁却出人意料的拿出一道密奏,让礼部尚书郑义来转奏女皇。
    让朝廷官员很失望的是,临行前除了郑义来带走一封密奏外。
    其他人在天丰、八卦城、西海府、响云府,愣是毛都没薅到一根。
    这让这些吃拿卡要习惯了的老爷们,心里极其不爽。
    苦于在王爷的地盘上,以宰相黄正泰为首的老爷们,愣是没敢作妖。
    李铁可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儿。
    前宰相、前天蓬大将军,都还在庆丰楼驿站里,当上了公公。
    踏马的在这里作妖,无异于找不自在。
    离开天丰城,到了那措府,知府郑海鹏早已借口王爷宣招自己,来到了天丰城。
    这又一次引发了这些老爷们的不满。
    好不容易出一趟京城,可不得捞一大把?
    可是这如此富庶的西荒,怎么都踏马成了铁公鸡。
    一个李铁硬的跟个铁棒似的,手下几个新建州府倒也不说了。
    没他的命令,是不会巴结劳资们这些朝中大员的。
    可是这那措府郑海鹏,你他娘的可是朝廷之前的命官。
    怎生也变得如此不识时务。
    回到京城后,众位大臣当然没说王爷李铁的好话。
    潦草塞责的敷衍几句后,就齐齐奏起了那措府郑海鹏的本。
    什么紧靠富庶的天丰城,那措府郑海鹏不思进取。
    使得原本富庶的州府,现在沦落成了西荒最穷的州府……
    ………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郑义来呈上了王爷密奏以后,掏出自己记载的资料。
    一口气当庭陈述了三十八条改善民生之举。
    众大臣一听,这厮就是黄牛黑卵蛋,踏马格外一条筋。
    劳资们都没说这个,你踏马出个毛线的风头?
    女皇看着这帮贪婪的臣子,暗暗佩服着李铁,为什么要启用一批女官了。
    这些老家伙,除了玩儿命的算计,还真是一无是处。
    听完了郑义来的三十八条,女皇暗暗点头赞许不已。
    随手打开李铁的密奏,竟然是建议提拔郑义来的奏折。
    还说为了大乾的快速繁荣,就同意自己的建议。
    当庭宣读一边,然后当庭宣布。
    原宰相黄正泰降为顺天府尹,一观后效,如任无建树,该任北海知府。
    这个王爷,竟然如此直接。
    这不是要在朝廷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