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这次叫你来,是让你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明天,市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的张建设主任,将会来县机械厂视察工作。”
    “看看被你维修的机床,能够正常运转启动。”
    以为陈海峰不清楚,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是干什么的。
    丁跃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主要工作是负责全市的工业生产建设,销售出口,技术研发等事务。
    管理包括市一级在内的工厂,企业和单位。
    陈海峰旁敲侧击道:“丁伯伯,这里发生的事,您都告诉张主任了?”
    知道陈海峰担心什么,丁跃进安慰道:“从我回到当地工作开始,张主任就是我的直属上级,机床出问题这么大的事情,我不可能瞒他,也瞒不过他。”
    当即,丁跃进略有保留地讲述起,他和张建设的关系。
    市里资金之所以能快速拨下来。
    一方面与市里是要扶持县机械厂提升生产水平有关。
    其次。
    负责全市工业工作的张建设,更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张建设与丁跃进是多年上下级关系。
    对于老下级通过购买大量机床,让县机械厂做大做强的想法,张建设没理由不帮忙。
    身为市里三号人物,张建设全面推进资金审批。
    也是因此,资金才会迅速下拨。
    知道机床内部存在问题,张建设狠狠地批评了丁跃进。
    同时,又叮嘱丁跃进,暂时不要将事情上报。
    县机械厂先自己想想办法。
    试着将机床修好。
    真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再说之后的事。
    陈海峰心中恍然。
    难怪丁跃进一直按着这件事,没有往上报。
    按照丁跃进讲原则的性格,出现问题不可能隐瞒不报。
    原来是有人指点他。
    “海峰,你为县机械厂立了大功,三十台机床在你和马师傅的联手努力下,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按理说,特批你一个招工名额是应该的。”
    “关键问题是,有的事情……”
    “丁伯伯,我明白您想表达什么,我能理解。”
    陈海峰率先说道:“有的事情,不可能公之于众,否则会牵扯到一大群人。”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丁跃进拍了拍陈海峰肩膀。
    讲原则,不代表丁跃进不通人情世故。
    更不代表能心安理得接受陈海峰的帮助。
    如今的招工指标,比大白馒头五花肉都要诱人。
    一个招工指标,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指标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拥有粮食配给。
    一步步往上升迁的机会。
    最主要的是。
    从生到死,一切都将由厂里负责。
    以往。
    国有工厂出现职工缺额,要么是退休职工子女接班。
    或公开向某些特定的人群招工,择优录选。
    现如今。
    知青陆陆续续回城,急需要安排工作。
    工作招工指标一下变得紧俏。
    除非立了大功,又或者得到过某些嘉奖。
    不然,很难安排进厂里当工人。
    丁跃进的意思是让陈海峰在张建设面前,好好表现一下他的能力。
    工业办公室最近会有大动作。
    如果陈海峰能帮张建设出谋划策,帮忙完善想法。
    同样是大功一件。
    “海峰,丁伯伯看得出来,你小子的前途不可限量。”
    “古话说得好,不经磨砺不成才,县机械厂是个小池子,你的未来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丁跃进再三提醒陈海峰,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他拿不出招工名额,不代表张建设也给不了了。
    “丁伯伯,谢谢您对我的安排,我一定会好好表现。”
    闻言,丁跃进露出欣慰笑容。
    只要陈海峰能理解,就不枉自己说这么多。
    不是不想给陈海峰弄招工指标。
    实在是弄不到。
    吃完午饭,陈海峰回到车间。
    带着马师傅一块进行自行车改装。
    对别人来说,招工指标是比黄金还要贵重的东西。
    陈海峰完全无所谓。
    再过两三年,国家将允许个人开办企业,进行商业活动。
    以陈海峰的能力,挺过两三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退一步讲。
    77年的招工指标,早没有以前那么香了。
    早年间。
    普通人进入工厂当工人,等于端上铁饭碗。
    从生到死,一家子的吃喝拉撒,通通都有厂里管。
    生了孩子,厂里有托儿所,保育员。
    孩子上学,厂里有自己的子弟小学,子弟中学。
    生病住院,工厂有职工医院。
    一些大型工厂甚至还有疗养院。
    经济是构成一切的基础。
    国家经济紧张,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下面各国厂能用的资金,一天比一天少。
    以往的福利,都在开始缩水。
    第二天中午。
    两辆汽车出现在县机械厂。
    前面是一辆国产绿色帆布吉普。
    俗称212。
    后面是一辆进口老毛子的伏尔加汽车。
    机械厂,书记办公室。
    一名和丁跃进年龄相仿的老者,身穿干部服,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气度不凡地打量着面前的陈海峰。
    丁跃进笑着介绍道:“张主任,如果没有陈海峰同志的帮助,三十台机床设备都将变成废铁。”
    “陈海峰同志,你不用这么紧张,张主任问什么,你说什么即可。”
    张建设和颜悦色,伸手示意陈海峰坐下说话。
    随即,张建设面带微笑道:“陈海峰同志,关于你的事情,老丁已经和我说了。”
    “我代表市里,代表县机械厂,对你的无私帮助表达诚挚谢意。”
    “感谢你帮助国家,帮助市里,挽回了重大资金损失。”
    “听说你父亲是一名留过学的高级机械工程师,真是虎父无犬子,年纪轻轻就有着丰富的机械知识。”
    “三十台故障机床,被你和另外一名工人师傅,仅用四天时间完全修复,了不起。”
    “领导,您客气了,帮助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是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应该做的。”
    陈海峰谦虚道。
    张建设笑容不减道:“陈海峰同志,能不能和我详细讲一讲,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么多的机床构造,又是用什么办法,又好又快地将它们修理完毕?”
    丁跃进心头一动。
    考察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