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有一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组装电视机肯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咱们现在小打小闹,只用一台机床进行成产,五金厂这边短期之内,获取察觉不了。”
    “可一旦用电量突然增加,他们肯定会派人过来常看。”
    花了几分钟时间,黄颖和张君相继明白了陈海峰的意思。
    不得不说。
    陈海峰绝对是敢想敢干的急先锋。
    通过和老外搞好关系,将对方发展成材料供应商。
    二人多次见识过陈海峰的本事。
    对于陈海峰能够搞出电视机,二人都觉得问题不大。
    陈海峰说的有理有条。
    通过对成品电视机的拆卸,了解里面的电路构造和零件分部。
    通过举一反三,有样学样等方式。
    制造出简易电视机。
    随即。
    黄颖首先想到耗电问题。
    办事处用的电和水,全部来自五金厂供应。
    一旦用电量激增,傻子都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陈海峰苦笑道:“实话实说,这个问题我想过,但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黄颖说的没错。
    手搓万物离不开一个字。
    电。
    这里的性质是接待外商的办事处,不是生产车间。
    如果用电量持续增加。
    五金厂绝对会产生警惕。
    要么怀疑这里某处地方漏电,又或者怀疑办事处有耗电量极大的设备。
    张君说道:“如果在日用品厂进行组装,问题大吗?”
    “大。”
    陈海峰叹气道:“日用品厂人多眼杂,组装电视机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普通工人或许没有见过电视机,但是公社某些领导,肯定见识过电视机长什么样。”
    问题复杂就复杂在,怎么做到瞒天过海。
    陈海峰必须要在80年之前,为自己积攒下一定的资本。
    说白了,就是钱。
    79年年末。
    有关部门会正式出台文件,宣布实施政企分离。
    引入企业股份制。
    全国所有企业,工厂,单位,开始执行自负盈亏的经营策略。
    大浪淘沙,是死是活全都要靠自己。
    除了科研院所,一部分重点企业。
    其他企业和工厂,再也拿不到上面的拨款。
    伴随而来就是股份制,放权让利,承包制。
    陈海峰的规划是通过向青山大队借资。
    以大队的名义,获得青山日用品厂最大股权。
    出资最多的陈海峰,将会成为日用品厂的实际控股人。
    等到承包制出现。
    反客为主,拿下整个日用品厂。
    全面实现个体经营。
    资金,时间,政策。
    三者缺一不可。
    现在不未雨绸缪,等到政企分离全面铺开,再做准备将会落后一大截。
    天知道。
    盯上青山日用品厂的人有多少。
    “海峰,如果你这边没有好的主意,我倒是有个办法,或许能帮你解决眼下的麻烦。”
    “什么主意?”
    陈海峰看向黄颖。
    “改变这里的性质,从接待外商的办事处,变成你的研究室。”
    “你是说展现能力?”
    陈海峰隐约明白了黄颖的意思。
    “喂喂喂,你们到底再说什么啊?”
    张君听得一头雾水,两人说的话怎么一个比一个奇怪。
    陈海峰拍了拍张君的肩膀,调侃道:“张君,你小子能娶到黄颖这么聪明的媳妇,晚上就偷着乐吧。”
    “你媳妇告诉我,要解决用电量大这个问题,这里就不能只是接待外商的办事处,必须用另外一种方法,让其他人,特别是五金厂相信,这里用电量大,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什么办法?”
    张君下意识问道。
    “增加办事处的功能属性。”
    陈海峰淡淡地说道:“黄颖,你提醒得很好,并且非常及时,向上面展现我的能力,赋予这里研究室的功能。”
    “进行科学研究,肯定需要用电,并且电量还不小。”
    “你的提醒,一下子为我打开了方向,多谢了。”
    黄颖抿嘴笑了笑,说道:“咱们是一伙的,帮你就是帮我自己,不用谢。”
    “这段时间,我经常听我爸讲,张主任对你非常看重,跟别人聊天时,时不时就会提及你,说明他是真的很器重你。”
    “只要你显示一些,张主任所不知道的能耐,将这里变成研究室,我想绝对不成问题。”
    黄颖的父亲是工业部门二把手,黄颖比其他人更加直观地了解,张建设对陈海峰的看法。
    别人的看法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建设怎么看待陈海峰。
    自从陈海峰去了一趟广交会,俨然成为张建设眼里的大红人。
    大会小会,张建设多次拿陈海峰举例。
    跟朋友或同事聊天,也会时不时提起陈海峰。
    得知自家女儿是陈海峰的朋友。
    黄颖的父亲鼓励女儿多和陈海峰走动。
    认为陈海峰的前途不可限量。
    别看现在只是大队集体企业的小厂长。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被调到市里,甚至是更重要的部门。
    能将二八自行车改装成两用脚踏车。
    说明陈海峰有极强的研究能力。
    同时,陈海峰又给当地献计献策。
    因地制宜地瞅准当地数量众多的林业资源。
    通过对木材的加工,制造出可以出口的方柄筷子,为当地打开海外市场。
    现在,陈海峰又要用机床制造电风扇。
    种种情况说明,陈海峰会得东西,远不止这些。
    拿出点本事给上面领导看看,说服领导批准他在办事处搞研究。
    “领导真的能答应吗?”
    张君插话问道。
    “事在人为。我有信心说服领导同意,让我在这里搞科学研究。”
    陈海峰信心满满。
    张建设是个想干事,并且有魄力的领导。
    和这样的领导打交道,只要抓住一条,保证能够事半功倍。
    让领导相信,陈海峰能够说到做到。
    他所做的事情,可以为当地带来更大的利益。
    说不定,还能为这里增加不少的设备。
    有了完整计划,陈海峰再无任何忧虑。
    拿起属于张君的饭盒,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见状,张君大声嚷嚷道:“靠,你都吃了,我吃什么?”
    “回家吃自己去。”
    陈海峰话音落下,黄颖再也忍不住了。
    整个人笑得花枝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