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峰耸耸肩膀,说道:“不允许的事情多了,样样都按规矩来,我现在还只是一名插队知青,咱们大队的集体工厂,恐怕连影子都看不到。”
    “大哥二哥。今时不同往日,许多事都在发生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乡下人的苦日子。”
    听到这句话,王拥军低头不语。
    无论外界怎么变,乡下人该受苦,照样受苦。
    陈海峰来到二人身前,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哥,二哥,你们是文秀的亲哥哥,也就是我陈海峰的亲哥哥。”
    “这种要命的事情,为什么要告诉你们?因为我相信你们,想帮你们改善现在的生活。”
    “这里既是咱们厂在市里的办事处,也是我的手工作坊,我需要有信得过人留在这里,帮我看着这点家当。”
    “你们和张君,是我信得过的人,大哥二哥,别犹豫了,一块干吧。”
    “真不想天天有肉吃,每顿都能喝上酒?”
    陈海峰明确的告知二人,要是什么都按规矩来。
    苦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头。
    王爱军从地上站起来,情绪迫切道:“大哥,干吧!不为自己,也该为咱们的婆娘,为咱们的孩子想想,你难道愿意让咱们得孩子,跟咱们一样吃苦受累?”
    “以后继续在土里刨食,干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活?”
    “妈的,干了!”
    王拥军咬牙道:“陈海峰,你给我听着,我们兄弟将命交给你,不求大富大贵,只想多挣点钱,让家里婆娘和孩子过上好日子,你千万别对不起我们。”
    “大哥二哥,我陈海峰在这里对天发誓,如果我做了对不起你们的事情,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陈海峰抬起头,表情严肃地开始发誓。
    王拥军与王爱军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
    他们只清楚一件事情。
    自己这辈子吃苦受累没关系,孩子绝对不能再过父辈一样的苦日子。
    “咱们上去吧,接下来,我会给你们布置工作。
    回到一楼,陈海峰现场开了个小会。
    让王家兄弟各自介绍三个信得过的队员,一块来这里工作。
    陈海峰要在短时间内,将办事处的架子搭起来。
    内部的人员,必须都是信得过的人。
    张君自不必说,王家兄弟是王文秀的亲哥哥,同样属于自己人。
    另外六个人,陈海峰没有时间筛选。
    由王家兄弟想办法解决。
    王家兄弟没见识,不代表没脑子。
    投机倒把是要命的事情。
    让谁知道不让谁知道,他们心里肯定有杆秤。
    “海峰,我这边有三个合适的人选。
    王拥接过张君递来的香烟。
    建议将负责监视陈海峰的三个队员叫来入伙。
    三人当过兵,身体素质没得说。
    又是和王拥军一块长大的好朋友,绝对可以信得过。
    刚刚结婚不久,身上多了养家的责任。
    挣钱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肯定会异常珍惜。
    陈海峰点头道:“他们三人确实有能耐,从我离开咱们大队一直到去机械厂大门口,始终没有发现自己被人跟踪。”
    “行,算上他们三个,二哥,你这边也好好想想,如果拿不定主意,就和大哥商量一下。”
    “张君,你给我大哥二哥,介绍一下城里的情况,他们以后要长期在这工作。”
    说完,陈海峰站起身朝外走。
    王爱军问道:“妹夫,你要干什么去?”
    “我去见领导,大概晚上回来。”
    留下这句话,陈海峰直奔市府办公大楼。
    人手问题解决了,剩下就该到如何说服张建设支持自己。
    “你来得正好,先坐下,我有点事情要问你。”
    正在处理文件的张建设,招呼陈海峰坐下稍等几分钟。
    处理完手头文件,张建设双手交叉扣在桌子上,问道:“距离交货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两百万双方便筷子完成了多少?”
    “报告领导,已经生产出一百三十万左右,剩下一个月保证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陈海峰站起来详细汇报。
    日用品厂是张建设亲自抓的项目,频繁过问也在情理当中。
    “很好。”
    张建设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这次过来,应该不是为了汇报工作吧?”
    “领导明鉴,我过来确实不是为了汇报方便筷子的工作。”
    陈海峰掏出一块电子表放在桌上。
    “领导,听说你的小儿子最近准备结婚,女方要求三转一响,手表和收音机应该不好弄吧?”
    张建设的笑容消失无踪,冷冰冰的说道:“陈海峰,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是不是要将电子表送给我,当成聘礼交给女方?我告诉你陈海峰,歪门邪道在我这里走不通!”
    “只要你工作做到位,我会无条件的支持你,通过这种方式与上级搞关系,你打错如意算盘了!”
    张建设火冒三丈,平生最恨歪门邪道。
    也不知陈海峰是从哪里,打听到自己家小儿子将要结婚的事。
    甚至还打听到,结婚彩礼遇到麻烦。
    三转一响不是说弄到就能弄到的。
    自行车,缝纫机好解决。
    关键是手表和收音机。
    滨城是工业大市,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厂,唯独没有手表厂。
    至于收音机,当地无线电厂倒是可以生产,不过产量很低,质量也差。
    饶是如此,依旧供不应求。
    陈海峰苦笑道:“领导,您真的误会我,我拿电子手表是想让您了解,国外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子表。”
    “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手表,石英手表,这种电子手表生产更加简单。”
    “港城那边,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我是想和您研究一下,咱们当地是不是也能搞出电子表产业。”
    “你是说,你准备研究电子表?”
    张建设目瞪口呆。
    此刻已经顾不上思考,自己是不是错怪了陈海峰。
    做梦都想不到,陈海峰的思维跨越会这么大。
    竟然打算研究电子手表。
    半年前。
    陈海峰提出方便筷子项目。
    通过向岛国出口方便筷子换汇。
    现在又将目光盯上了电子表。
    电子表和方便筷子,完全的风马牛不相及。
    跨度未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