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风风火火地从省城赶来,还要连夜去青山大队。
    夜路难走。
    高主任担心出事,好说歹说总算是将王教授留了一夜。
    早上天刚亮,王教授又急不可耐地要来青山大队。
    自从恢复高考,知识分子的身份一下子被提高了不少。
    再不是人人唾弃的反动分子。
    加上王教授除了是省农学院的教授,还是领导班子中的一员。
    高主任也只能是跟着,一路前往青山大队。
    王教授喜不自禁道:“陈海峰同志,你帮了农学院一个忙,没有你,我们这些人都要挨批评。”
    “你不但帮了我们的忙,更是帮助了全国的老百姓。”
    此话一出,高主任与王老栓面面相觑。
    “主任,这个王领导莫不是脑子有点问题?话越说越离谱,引进一百多头猪仔,怎么扯到帮助全国农老百姓身上?”
    高主任摇摇头。
    听不懂,完全听不懂。
    陈海峰将手抽了出来,微笑道:“王教授,进口白猪的推广很不顺利吧?”
    王教授收敛了脸上的激动,垂头丧气地说道:“何止是不顺利,简直是压力重重,困难多多。”
    “不是说进口白猪肥肉多,长得快,怎么还会推广不出去?”
    经过陈海峰的疯狂洗脑和灌输,王老栓对进口白猪,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对现在的农民们来说,一年到头能吃上去几顿香喷喷的大肥肉,可说是最最幸福的事情。
    陈海峰再三提及,进口白猪的肥肉远高于瘦肉,而且不像黑猪,需要一到两年才能超过两百斤。
    只需要几个月,进口猪就能长得膘肥体壮。
    繁殖力强。饲养起来也不算复杂。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推广不出去呢?
    王教授无奈地说道:“这件事情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主要还是固有观念的问题。”
    高主任插话说道:“王教授您别着急,大家慢慢说,大家都坐下吧。”
    随后,众人各自落座。
    王教授先从大方向讲起。
    从六十年代末开始,针对国内肉食品短缺问题,各省农学院和相关农业畜牧机构,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研究。
    省农学院引进了一大批进口白猪,通过几年持续研究,确定进口白猪相比本土黑猪,具有种种优点。
    长得快,适合成规模的饲养,出肉率高,肥肉远高于瘦肉。
    属于解决国内肉食品短缺的不二之选。
    随着大方向的改变。
    国有企事业单位,工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也被有了新任务。
    上级要求王教授在两年时间内,向省内进行进口白猪推广。
    开展白猪的饲养工作,解决肉食品短缺这个老大难问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对于国外来的东西,城里和乡下是两种不同的态度。
    城里将外国进口商品当成宝贝疙瘩。
    大部分人都认为,外国进口的东西一定比国内要好。
    到了乡下,情况一下子反过来。
    被农学院选为试点的几个个生产大队,一个个顾虑重重。
    一来,他们从来没有养过白猪,不知道该怎么伺候。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这种白猪是来自国外的进口猪,更加不敢养。
    进口的东西肯定特别贵。
    一旦养死了,就算把整个大队卖了也赔不起。
    其次,就是观念问题。
    龙国的养猪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祖祖辈辈养了几千年的猪,谁都没有见过白色的猪。
    没见过,自然会产生大量担忧和流言蜚语。
    有人认为上面故意骗他们,又开始搞浮夸风。
    这种猪根本不可能几个月长得膘肥体壮。
    更不可能长出一身的大肥肉。
    还有人担心进口白猪特别的能吃。
    说不定还没长大,就将整个大队的粮食全都给吃光。
    接下任务等于接了个烫手的山芋。
    完不成上级的任务,不但大队书记和队长要倒霉,下面的队员也都别想跑掉。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想干。
    农学院派出去的十几个推广小组,全部吃了闭门羹。
    又由于农学院是科研单位,不是行政单位,没权利命令生产队接受进口白猪。
    他们没办法强行命令下面的生产大队饲养白猪,上级单位却有权利命令省农学院,两年之内进行全面推广。
    时间兜兜转转,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身为省农学院副院长的王教授,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完不成任务,不但会被上级批评,下拨资金也会因此减少。
    没有足够资金做研究,科研单位还算什么科研单位?
    被其他生产大队嫌弃的进口白猪,如今突然有人要大量购买。
    一买就是一百多头,王教授不激动才怪。
    担心事情有变,王教授一个人过来打前站。
    确定事情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必须马上推广下去。
    万一青山大队反悔,倒霉的还是农学院。
    王老栓叹了口气,说道:“王领导,您也别怪大伙不给面子,你们这些城里的大领导,大干部,对于乡下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各个生产大队的日子,我想都大差不差,没把握的事情,谁都不敢干。”
    “王老栓同志说得对,我们缺乏调查,犯了主观认知问题。”
    王教授自我检讨,农学院这边过于乐观。
    没有考虑各地的实际问题。
    以为白猪这么好的禽畜,一旦开始推广养殖,肯定会获得各个生产大队的欢迎。
    忽略了实际问题。
    更忽略了老百姓们的对于白猪的认知了解。
    王教授自嘲地说道:“即使是照顾农民兄弟,学院将进口白猪的猪仔价格下调到国内黑猪猪仔相同,每头猪仔八元钱,依旧是一个很大的数额。”
    连续吃了闭门羹,王教授和技术人员转而开会讨论。
    针对推广不力的事件,召开了多次会议。
    为什么老百姓,不愿意接受进口白猪。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没有养过进口猪。
    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
    其次,进口猪的价格确实有点高。
    就算农学院补贴了一部分资金,将猪仔价格拉到了与国产猪仔相同的地步。
    一头八块,十头就是八十块。
    依旧是一个大数目。
    纵使问题多多,农学院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