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小队长咬着嘴唇,说道:“陈队长,你的意思我们明白,可是每年五万……”
    “好了,你不用再说了。”
    陈海峰打断道:“我知道,大伙不是心疼钱,而是过怕了苦日子,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分钱花。”
    说罢,陈海峰淡淡一笑,开始向众人宣布两个好消息。
    日用品厂的方便筷子彻底打开了海外销路。
    销量将会越来越多。
    无需担心账面资金会不会出现短缺。
    其次,日用品厂将与市木器厂一块研究开发新项目。
    研究出出口岛国的精致棺材。
    与此同时。
    陈海峰明天会给当地拉来一大笔投资,尽量安排青山大队的人,进厂当工人。
    关于钱的问题,自然要从钱的方面解决。
    大道理说了一堆,未必能打动大家。
    农民们看重的是眼下利益,而不是各种天花乱坠的画饼承诺。
    依靠着王老栓的支持,以及个人威信度,陈海峰成功说服众人。
    主要是说服了王老栓。
    老丈人是青山日用品厂的书记,陈海峰搭班的领导。
    一旦王老栓不同意,资金问题很可能会被卡住。
    众人走后,王老栓问道:“这回回来,能在家多待几天吧?”
    “差不多可以待上几个月,到了年底,还要出一次门。”
    陈海峰说道。
    “唉。”
    王老栓叹了口气,拿出火柴点燃旱烟杆。
    之前,陈海峰每天无所事事,躺在家里混日子。
    王老栓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自从陈海峰学好,开始干人事,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要他处理。
    不是去市里见大领导,就是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
    学好上进原本是好事,可陈海峰留在大队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
    王老栓倒是没什么。
    就怕女儿想不开。
    “爹,忙碌都是暂时的,今天忙,是为了明天的日子能够过得更好。”
    听出王老栓话中的意思,陈海峰也知道最近出门的次数太频繁。
    可是……
    不出去不行啊。
    有利于个人,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契机,刚刚出现曙光。
    陈海峰不能等,更不愿意等。
    抓紧时间为青山大队“购置家当”,一方面是为了补偿曾经的亏欠。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没有后顾之忧。
    “爹,有时候你也该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
    “今时不同往日,前年开始,国家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咱们除了要紧跟上面的大方向,还要在变化来临之际,多做一些准备,为未来打算。”
    陈海峰语重心长的说道:“国家和米国建交,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
    “以前的各种陈规滥矩,都将会被打破。”
    “发展经济才是第一要务。”
    “国家要发展,地方也要发展经济。”
    “老了,走不动了……”
    王老栓叹了口气,最近的各种变化,他的确看不懂。
    “只要你干的是正事,我保证没人拖你后腿,对了,还有个事情要和你说。”
    王老栓将旱烟杆放在一旁,说道:“马上就要到秋收的时候,按照惯例,每年秋收之前,公社都会组织各个大队,进行民兵训练。”
    “以往是我带队,今年你带队怎么样?”
    “民兵训练?”
    陈海峰皱着眉头,回忆关于民兵训练的事。
    依稀记起每年距离秋天,还剩一两个月的时候,一大批劳动骨干会跟王老栓一块去公社。
    大概三四天以后,众人才会从公社回来。
    听说是去搞训练。
    前一世,陈海峰对青山大队的事情漠不关心。
    不关心,自然不会有过多的好奇心。
    “爹,你能不能跟我详细讲讲,什么是民兵训练?”
    “就是训练民兵呗。”
    王老栓三言两语,将民兵训练的内容大概讲了一遍。
    公社下面一共有数个生产大队,每个生产队都有民兵组织。
    到了固定的时间,各生产大队民兵会统一到公社集合。
    公社方面将打开武器库,将武器分发给训练民兵,拉到野外进行为期三到四天的武装训练。
    不同于城里的国有企业,大型工厂,乡下民兵不配武器。
    只有定期训练,或是配合上面执行任务,民兵们才会被分到武器。
    “爹,这次还是你带队吧,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带一大群民兵拿着枪支弹药进行训练,万一搞出点问题就麻烦了。”
    讲到这,陈海峰顿了顿。
    习惯性地用手托着下巴。
    “爹,咱们大队一共有多少民兵?”
    “七十九人。”
    按照上面精神,每个生产大队起码要有不少于一百名民兵。
    编制为一个连。
    说是民兵,但不是什么人都能当上。
    必须经过身体和个人档案考核。
    缺额的二十多人,清一色来自下乡知青。
    下乡知青源源不断地返回城里,导致大队的民兵连,缺额达到四分之一。
    “民兵……保安……”
    陈海峰双手背后,开始在部里来回踱步。
    嘴里说着王老栓听不懂的话。
    又是民兵,又是保安。
    还有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别在我眼前晃悠了,都快被你晃晕了。”
    王老栓不耐烦的说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爹,我打算将咱们大队的民兵武装起来,担负巡逻,安全保卫方面的工作。”
    “武装巡逻?”
    王老栓一度怀疑,陈海峰是不是发烧说胡话。
    青山大队穷得叮当响,有什么值得人惦记的东西?
    况且。
    这里又不是军事基地,搞什么安全保卫。
    陈海峰说道:“爹,你说今天的事情,会不会很快传出去?”
    王老栓正要问什么事情,想到陈海峰每年拨给研究所的五万经费。
    “你的意思是,有人会惦记这笔钱?”
    “或许吧,就算没人惦记这笔钱,十里八乡竟然知道青山大队是真的有钱了,又知道研究所里边,有各种各样的稀罕东西,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咱们搞养猪场,还要搞其他的生产经营,必然成为别人眼里的香饽饽,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不说别的,周围二溜子万一趁着夜色,来咱们大队偷猪,或是翻墙进入研究所,偷走一些贵重东西,咱们是不是只能吃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