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业区不是南方一家的专利,北方同样也可以建。
    方方面面的问题,张建设全都考虑到。
    甚至在今年一月份,张建设还带人去了一趟南方工业区,参观考察学习对方的经验。
    本次前往南方工业区,张建设受益匪浅。
    不但看到南方工业区如火如荼的大好局面。
    更看到了全面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性。
    通过三来一补的相关要求,张建设另辟蹊径。
    合作建厂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政策方面的问题。
    当地建设工厂,代工外商的商品生产。
    这一点,绝对不会被人找出毛病。
    陈海峰说道:“领导,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件事情,货运车皮。”
    虽然之前陈海峰和铁路部门有过几次接触,送了一大批加热棒。
    关系是有了,但未必到位。
    偶尔申请车皮还可以。
    而未来的各项商品,必然要占用大量的车皮。
    源源不断地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人家未必愿意次次有求必应。
    陈海峰严肃的说道:“领导,我们想要让工业区做大做强,运输商品的车皮数量,只能多,不能少。”
    张建设不以为意的说道:“这点你不用担心,铁路部门的工作我来做。”
    “你只需要专心担任经济工业区副主任,多招揽一些外国企业和港城,来滨城投资建厂即可。”
    “还有一件事情,我需要征求一下的你的意见。”
    张建设拉开抽屉拿出一份报告。
    “工厂搬迁申请。”
    陈海峰随手翻开第一页,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不看不知道。
    陈海峰这段时间没闲着,机械厂新任厂长胡向阳,也是忙的团团转。
    静音电风扇和暖水瓶加热棒被胡向阳卖到省外,销售势头一片良好。
    胡向阳又和一名回乡祭祖的港城产生接触。
    也不知用什么办法,说服港商和县机械厂一块合作生产牛仔裤。
    新厂位置不在别处,正在工业区。
    胡向阳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将县机械厂一块搬走。
    无论是所处位置,还是厂区面积,已经不符合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将县机械厂一并搬迁到工业区,进一步的提高生产水平。
    工业区最大的优点,不是土地多,也不是能享受到市里的相关帮扶政策。
    而是可以不间断使用电力资源。
    既然是工业区,肯定要保证工业用电充足。
    别的地方能够限电,张建设亲手规划的工业区,绝对不能停电。
    看完后面的内容,陈海峰打趣道:“县机械厂增加商品类目生产牛仔裤,比我们日用品厂改行造大炮还要不可思议。”
    “所以我说,你们两人就是一对卧龙凤雏,一个比一个敢想敢干。”
    张建设笑呵呵的说道:“不光是牛仔裤,还是飞机大炮,只要能对当地发展起到帮助,都可以安排到工业区,享受各方面的优惠待遇。”
    陈海峰说道:“领导,胡厂长提出将机械厂搬到工业区,借助工业区提供的充足电力,加班加点大搞生产建设,我认为可以答应。”
    “将进机械厂搬迁到工业区容易,就怕其他工厂有样学样。”
    张建设迟迟没有批复,主要担心其他工厂也跟着一块打申请。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一股脑全都搬迁到为招商引资准备的工业区,岂不乱了套。
    张建设点了一根香烟,说道:“之所以迟迟没有答应胡向阳的申请,主要等你回来,给我出谋划策。”
    “胡向阳的县机械厂搬到工业区,没问题,怕只怕其他国有厂,也提出这样的申请。”
    “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回答他们?”
    陈海峰不以为意的说道:“我看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想象这么复杂,他们其他国有厂也想搬到工业区,可以。”
    “但是必须满足几项要求。”
    陈海峰扳着手指,说道:“第一,市里停止对这家工厂的资金下拨,换句话说,想要搬到工业区,首先要摸着脑袋想想,有没有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的能力。”
    “第二,任何一家进入到工业区的国有厂,市里不会再向他下派任何的任务,需要自己去找生产任务,解决生产建设需要的资料。”
    听完陈海峰提出的两点办法,张建设顿觉眼前豁然开朗。
    张建设将手中烟掐灭在烟灰缸,笑道:“如此一来,恐怕99的工厂都会打退堂鼓。”
    “虽说今时不同往日,下拨给国有企业的经费大不如前,但还没到彻底断根的程度。”
    “每个月的工人工资,还是可以保证。”
    “而一旦搬到工业区,不但没了上面的资金来源,连生产建设的材料也没有了,想要养活自己,唯有主动走出去,寻找新的发展出路。”
    “好主意。”
    张建设在陈海峰的话中,品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陈海峰提出两点要求,即是为了限制国有厂,无休止地向工业区搬迁。
    挤占工业区的工业用地和相关福利。
    另外,也有考验他们的想法。
    有魄力有想法,想要走出温室的工厂,必然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其他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企业,纵然领导想答应,下面职工也不会同意。
    市府停了他们的资金渠道,职工们工资谁来保证?
    陈海峰刚回来,就给自己出了这么好的一个主意。
    明天,张建设就要开会,召集市属企业负责人。
    两个条件公开摆在他们面前。
    敢答应的企业,尽管将厂子搬到工业区。
    没能耐的草包,该干什么干什么。
    跟陈海峰聊了一会港城的所见所闻,张建设叫来王秘书。
    由王秘书开车把陈海峰送回日用品厂办事处。
    一周后,工业区土地平整工作正式落下帷幕。
    伴随工业区各种老旧建筑被拆除,大量的建筑设备开进工业区。
    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厂房车间建造。
    时间过去一个月。
    周德龙和孙繁盛告辞陈海峰,启程返回港城。
    进行联合生产前的材料准备工作。
    购买材料,运送生产设备,都需要他们过去盯着。
    陈海峰也摇身一变。
    从陈厂长变成了陈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