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电视机,录像机都是成品,不需要进行过于复杂的组装。
    唯一有点难度的只有空调。
    七十年代的空调与后世空调截然不同。
    体型臃肿,安装非常的麻烦。
    好在有陈海峰的技术指导,外加张君曾经在港城曾经接触过空调。
    空调安装起来并不费事。
    另一边。
    接替张君炒菜的王文秀浑身燥热。
    厨房窗户不知什么原因被卡死,里面根本推不开。
    打不开窗户,厨房油烟和热气自然放不出去。
    就在这时,王文秀突然感觉阵阵清凉。
    浑身燥热都在一瞬间消失无踪。
    客厅里,张君和黄颖夫妇,一脸享受的坐在沙发上,感受着空调带来的徐徐凉风。
    如今已经是五月上旬。
    温度一天比一天高。
    “海峰,家里怎么变得这么凉快?”
    王文秀走出厨房,感觉客厅比厨房更加的凉快。
    陈海峰挽住王文秀的手,笑呵呵地说道:“看到那台机器了吗?它叫空调,专门用来降低屋内高温,盛夏季节吹着空调,别提有多凉快了。”
    当即,陈海峰简单讲了空调的作用原理。
    “张君,赶紧替我媳妇去厨房炒菜。”
    瞧见王文秀额头的汗珠,陈海峰心疼地要命。
    用袖子帮王文秀擦拭头上的汗。
    “乖乖,天底下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王文秀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话,表达内心的震惊。
    越靠近空调,越能感觉到凉快。
    想到陈海峰说夏天开空调,屋里会变得清凉无比。
    真的一点都没有夸张。
    黄颖笑呵呵道:“嫂子,空调算不上什么稀罕的东西,真正稀罕的是录像机和录像带。”
    “你过来,我给你开个洋荤,让你瞧瞧什么才叫高级生活。”
    刚刚,黄颖目睹了陈海峰和张君安装电视机,调试录像机的过程。
    将整个流程全部记在心里。
    略显生涩打开电视机,启动录像机。
    随便找出一盘录像机放了进去。
    “电视还播人打架?”
    不一会,屏幕出现画面,王文秀傻眼了。
    两个人拳脚生风地打在一起,一副有深仇大恨的样子。
    “嫂子,这不是电视节目,这是电影。”
    黄颖聪明的将录像机播放的录像带影片,举例当场电影放映机。
    随着黄颖通俗易懂的介绍,王文秀大致明白了。
    原来眼前的电视机和录像机,和电影院里的放映设备一样。
    “咳咳咳……”
    厨房烟雾缭绕,张君一边揉眼泪,一边炒菜。
    “海峰,你能不能想办法,从港城搞两套炉具。”
    “咱们两家一家一套,煤炉这破玩意太折磨人了。”
    “点火折磨人,炒菜更折磨人。”
    闻言,陈海峰随口说道:“过放心,这样的日子没几天了。
    此刻,张君在厨房里炒菜,陈海峰拿着螺丝刀修理窗户。
    打不开是因为螺丝锈死。
    “哇,麻麻,家里好凉快……”
    不知何时,婷婷睡醒睁开眼睛,光着小脚丫跑到客厅。
    伸出小手在客厅打转。
    太凉快了。
    家里温度就像是春天一样。
    不冷不热。
    王文秀抱起女儿,内心说不出的幸福。
    眼下的日子,比神仙过的日子还舒服。
    自家男人不但屡次得到上级领导提拔,对自己和女儿更是一天比一天关心。
    只要陈海峰出差,回来必然会给娘俩带各种各样的好东西。
    这一次从港城回来,陈海峰倒是没带黄金首饰。
    带回来各种珠宝。
    以及……
    想到陈海峰送给自己的那些衣服,王文秀双脸通红。
    港城那边的女人也太敢穿了。
    其中一件衣服的后面,竟然是露着的。
    叫什么晚……晚礼服。
    婷婷奇怪道:“麻麻,你的脸怎么红了?”
    王文秀心不在焉道:“屋里太热了。”
    “麻麻你骗人,骗人不是好孩子,屋里这么凉快,怎么会热呢?”
    婷婷眨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表情疑惑地看向王文秀。
    “三位大小靓女,准备吃饭了。”
    张君模仿饭店服务员,用三根手指拖着一盘菜从厨房出来。
    “油腔滑调。”
    黄颖白了长进一眼,说道:“靓女这个词,也是从港城学来的吧?”
    “嘿嘿嘿,那边的人都叫美女为靓女。”
    “三位靓女,尝尝我的手艺。”
    张君嬉皮笑脸的将菜放到桌上,回到厨房帮着陈海峰将另外几盘菜端出来。
    吃完晚饭。
    王文秀看出陈海峰和张君两口子有话要谈,洗完碗筷便带着女儿回屋休息。
    将客厅留给陈海峰三人。
    拿出书本开始复习。
    陈海峰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说道:“今天叫你们过来,不仅是为了庆祝乔迁之喜。”
    “还有几件事情,我打算先和你们通通风。”
    黄颖笑道:“瞧你这回的架势,估计是准备在家用电器这方面,大展手脚吧?”
    陈海峰点头道:“我不在国内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发现国家开始大力推动家电行业的发展?”
    “有。”
    黄颖是百货商店售货员,最为了解各类商品的供需情况。
    去年中下旬开始,百货商店里的家用电器数量开始变多。
    一件难求的收音机,已经没有那么难买。
    除此之外。
    一年到头送不来几台的黑白电视机,供应数量也开始变多。
    虽然依旧是一台难求,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有权都买不到。
    以往,黑白电视机一年的供应量很少超过十台。
    纵然买家有钱,有票,有关系,也未必能买到。
    今年一月份。
    有关部门给百货公司调了一百台电视。
    数量是去年的十倍。
    过去十年的供应量加在一起,都没有今年一年多。
    “你们先等一下,我给你们看见担心。”
    确定黄颖对如今的家电供应情况有了解,陈海峰省去了介绍环节。
    来到另一个房间,陈海峰将放在桌子上的挎包打开,从里面取出两张报纸。
    回到客厅,陈海峰分别将报纸递给黄颖和张君。
    “天啊!电视机发展速度这么快了……”
    看到报上关于家电行业的新闻介绍,张君格外惊讶。
    没有想到他和陈海峰去港城的这段时间,国内家电行业,主要是电视机行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
    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通过引进外国生产线,加上进行自主技术升级改造。
    国内成功生产出十九寸黑白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