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诚从老头子那里出来后,直接去找他哥姚建。
    刘红英刚把两个孩子哄睡。
    想到丈夫中午带回来的那些肉,刘红英心里过意不去。
    她刚开始以为是丈夫买的,结果丈夫说是姚诚买的。
    听到姚诚卖野菜赚钱的事,她只觉得不可思议。
    这野菜还能卖钱?
    真要能卖钱,她也去!
    总比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好。
    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卖完粮食交完税,手里压根儿就不剩几个钱!
    “嫂子,你家有老鸭吗?”姚诚一见到刘红英便问。
    他自己家没养鸭子,只能去别人家买。
    但肥水不流外人田,哥哥家里要是有,就直接从他哥家里买。
    “有啊,怎么了?”刘红英奇怪的看着他。
    “卖我一只呗。”姚诚笑道,“我给你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刘红英以为自己听错了,一头猪也就卖个七八十块钱。
    一只鸭子居然能卖二十块钱!
    “直接抓一只过去就行了,给什么钱。”姚建皱着眉说道。
    早上姚诚和饭店负责人讲价时,他就在旁边听着。
    姚诚卖给饭店就是二十。
    再出二十块钱跟他家买,那岂不是一毛钱都不赚?
    刘红英一听,笑容顿了一下,紧接着也说道:“你哥说的对,直接抓一只过去就行了,出什么钱。”
    “我听你哥说青禾贫血,把钱省下来给她买点东西补一补。”
    姚诚就没打算在他哥身上赚钱,便笑道:“嫂子,亲兄弟明算账。”
    “这鸭子是我拿去卖的,又不是自己吃。”
    “嫂子,你帮我留意一只,我明天来拿。”
    刘红英一听,立马应道:“行行行,我帮你留意着。”
    一只鸭子二十块钱,多卖几只,还养猪干什么!
    吃的多还卖不上价!
    姚诚看到姚建家后院的槐花树下放着一辆板车,
    便问:“哥,你家板车这几天用吗?”
    有板车推着,总比扛着省力气。
    姚诚的原本打算把村长刘长根家的拖拉机买下来。
    到时候去县城卖西瓜,可就方便多了。
    可他手里现在没那么多钱。
    只能趁西瓜还没开始卖赶紧赚钱。
    争取在卖西瓜之前把拖拉机买下来。
    “过两天摘西瓜要用,这几天你要用就拿过去。”姚建也没多问。
    姚诚听了一阵高兴,“那行,你借我用两天。”
    从姚建家离开,姚诚本想去村长刘长根家还钱,可一想到自己空着手,便没去。
    毕竟人家昨天帮了他那么大一个忙,还一分钱车费没要。
    空着手上门,他有点不好意思。
    还是等明天赚了钱,买包烟再去还钱!
    姚诚推着板车回到家,从家里找出一把破渔网,撒到河里。
    然后又去芦苇荡那边摸了半竹篓野鸭蛋才回家。
    回到家洗了把冷水澡爬到床上,蚊子在耳边嗡嗡嗡吵的他睡不着。
    天又热,还睡着破棉被。
    家里连张席子都没有,更别说电风扇。
    姚诚一阵心酸,也不知道这几年她们母女是怎么过的。
    以前的他只知道自己潇洒,压根儿就没关心过她们母女。
    隔壁林大叔说的一点都没错,沈青禾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才嫁给他这样的人!
    明天赚了钱,先把竹席和蚊帐买回来。
    这么多蚊子围着转,他皮糙肉厚可以不在意。
    但彤彤人小皮嫩,一咬一个包,还不得难受死。
    晚上,刘红英坐在床边一边给两个孩子打扇子,一边和丈夫姚建聊天。
    聊着聊着就聊到赚钱的事上。
    “哎,你让姚诚带你去做生意呗?”
    姚建白了她一眼,“我跟他做什么生意。”
    刘红英拿着蒲扇在他身上一拍,“你跟他学一学啊,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一辈子窝在地里有什么出息。”
    “钱没赚几个,还累的半死。”
    “你看姚诚,动动嘴皮子,一上午就赚了将近五十块钱。”
    “五十块钱,够咱们两个在地里忙活多久。”
    “这事你就别想了。”姚建听着有点烦。
    姚诚再怎么会赚钱,那也是他自己的本事。
    他这个当哥哥的,去分他的羹像什么话!
    再说了,他现在又不是混的很好。
    房子还是爹妈给的两间茅草屋!
    他可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你就是怕开口!”刘红英一眼就看穿他的心思,“死要面子,这年头面子值几个钱?”
    “你不说我去说……”
    “你别乱来!”姚建一听,猛的坐起来,“你就是说了我也不会去。”
    见丈夫似乎动怒了,刘红英没再继续,心里却仍旧惦记着这事儿。
    第二天。
    姚诚照旧天还没亮就起来了。
    他先是跑到河边收渔网,渔网刚从水里拉起来,就听到一阵“噼里啪啦”声。
    渔网上挂满了巴掌大的小杂鱼。
    姚诚把鱼全部放进竹篓里,拎着手里估量了一下,不止五斤。
    收完渔网,姚诚又往芦苇荡方向走。
    他现在有板车了,不再依赖于蛇皮袋那点容量,姚诚砍了三大捆野芹放到板车上。
    芦苇荡前面的滩地上长着大片的马兰头。
    这马兰头也是个好东西,后世卖到八九块钱一斤。
    姚诚又挖了满满一蛇皮袋马兰头放到板车上。
    姚诚花了一个小时赶到县城。
    他把鱼送到面馆店。
    面店老板刚开门,看到姚诚推着板车过来,诧异道:“小伙子,你来这么早。”
    “这不是怕耽误您做生意吗?”姚诚笑着回道。
    他停好板车,从一堆野芹中搬出一个小竹篓递到面店老板面前,笑道:“老板,您看这鱼怎么样?”
    “早上刚从河里捕上来的。”
    面店老板找了个木盆,把鱼倒进木盆里。
    小杂鱼“啪啪啪”一阵乱跳,溅的他满身是水。
    比他在菜场买的新鲜多了,菜场上像这么大的鱼,死的活的全混在一起,爱要不要。
    关键有时候还没有,逼得他买大鱼。
    面店老板大手一捞,挑出来两条死的,然后秤了一下,有十斤多。
    “十斤六两,算十斤。”面店老板还没开口,姚诚就先说道。
    面店老板一听立马爽快付钱,“小伙子,以后鱼都从你那里拿了,明天给我送一百斤过来。
    “行。”姚诚也开心,没想到对方一下子要这么多,以后光鱼就可以赚五十块钱。
    “你还卖鸭蛋啊?”面店老板付完钱,朝姚诚的板车上张望了一下,发现有半篮子鸭蛋。
    “这是野鸭蛋。”姚诚笑着回道,“一毛五一个,您要买吗?”
    面店老板一听也没还价,开口就要了二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