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徐茂公虽然留在北平府,却没有真正为罗成办事。
    而今应允下来,令罗成心情极好。
    他便是继续问道:
    “如今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不知在道长看来,我北平府又当如何?”
    徐茂公思索之后说道:
    “如今北平府,依旧是大隋臣子,若是真到天下大乱时,却不能如反贼一般揭竿而起,应当以大义之名,进取大兴之地。”
    这个想法,与罗成计划不谋而合。
    他们可不是造反,而是清君侧,当今陛下身边有奸臣,需要我等忠臣辅佐……
    紧接着,徐茂公继续说道:
    “到时候,天下必定陷入动荡之中,北平府虽然兵强马壮,但终究只是弹丸之地,必须先占据河北之地,再图中原。
    等中原平定,北平府大军占据长安,便是四方群雄皆起,亦是不足为惧。”
    如今的北平府很强大。
    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正如徐茂公所言,北平府再强,地盘还是太小了。但如果加上河北以及中原,那北平府的势力将扩张许多倍。
    虽然现在的中原,已经不同于当年。
    在三国时期,中原乃富庶之地,南方虽然地方辽阔,发展却很滞后。经过东吴,以及东晋时期的开发,南方的经济才有今日繁盛。
    然而在人口方面,北方依旧有着不小优势。
    罗成颔首应道:
    “徐道长所言,正是我北平府应有计划。日后道长便为为北平府军师吧!”
    听得此言,徐茂公略显迟疑,随后拱手道:
    “那贫道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
    此刻大兴城内。
    靠山王府。
    自上次受杨坚之命,杨林大老远跑去并州把杨谅接回来,却听得先帝驾崩的消息,而今杨谅也是被杨广囚禁起来。
    最近的杨林,始终有些郁闷。
    外面的流言他不敢想也不能想,作为大隋靠山王,他对大隋忠心耿耿。
    可在大兴城中,杨林始终心情烦闷。
    他并不想在此待着。
    是以杨林主动请命,前往登州坐镇。
    对于这个皇叔,杨广倒是颇为信任,他知道杨林对大隋的忠诚。哪怕杨坚死了,也不会改变,四舍五入便是忠于他。
    但是将杨林留在大兴,并没有什么用处。
    有宇文成都护卫便够了。
    所以杨广答应了杨林的请求。
    正好如今山东之地,匪患闹得厉害,如果有杨林坐镇的话,应该能安稳不少。
    能够离开大兴,对杨林而言是好事。
    但他却没有急着动身。
    他心中思量者,正是杨玉儿。
    先前他察觉局势异样,便令人护送杨玉儿北上,如今身处北平府。
    接下来,杨林将要去登州。
    可他并不打算带着杨玉儿。
    现在的天下大势,杨林也看不明白。但他很清楚,杨广的所作所为,迟早要弄出大问题,可此刻他又能说什么呢?
    杨玉儿是杨林的独女。
    在北平府总归是安全的。
    想到最后,杨林心中有了决定。
    他写了一封书信送去北平府。
    ……
    燕山城中。
    罗艺看着杨林的书信。
    一时间默然,竟不知该说什么。
    片刻之后,罗艺拿着这书信来到后院,秦胜珠正在此地。当她看见罗艺前来,不由得有些诧异,好奇问道:
    “夫君怎么这幅模样,莫非发生了何事?”
    罗艺无奈叹息道:
    “夫人,为夫前来,是有一件要事与你商量。”
    从罗艺的口气,秦胜珠察觉到事情严重性,她目光微凝,点了点头。
    他们夫妻之间,一向是坦诚相待。
    罗艺取出书信说道:
    “夫人,这是杨林派人送来的书信,他想让成儿与玉儿定亲。”
    其实以罗艺和杨林的关系。
    这门亲事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关键在于,罗艺与杨林是结义兄弟,但秦胜珠的兄长秦彝却死在杨林手中,这二者的关系,那可就太纠结了。
    果然,听得罗艺之言,秦胜珠顿时陷入沉默之中。她自然知道杨林和罗艺的关系,正因如此,她也没说过让罗艺替兄报仇。
    可是如今这门婚约。
    若是真定下了,兄长血仇又算什么?
    察觉到秦胜珠的纠结,罗艺岂会不知她心中在想什么,便是答道:
    “夫人不必顾虑,虎臣他也知道此事太过为难,不过是询问罢了。既然夫人不愿,那就让玉儿先留在北平府亦可。”
    然而,秦胜珠却问道:
    “夫君,杨林乃是大隋靠山王,如今却是什么缘故,竟是要托孤的模样?”
    罗艺思索之后说道:
    “如今天下大势,终究难以预料,现在杨广倒行逆施,恐怕用不了多久,大隋便要陷入混乱,或许如今,虎臣已经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了。”
    听完罗艺解释,秦胜珠心有所感:
    “夫君的意思,妾身明白了,那就先让玉儿留在北平府吧,亦不必太过着急。”
    双方各为其主,生死本就无法预料。
    可秦彝毕竟是死在杨林手下,这等大仇怎么可能熟视无睹?
    但在北平府的这段时间。
    秦胜珠也和杨玉儿接触过,知道这小姑娘确实心灵纯澈,待人极好。
    可后人岂知前辈之事?
    同时,秦胜珠亦是有所决断。
    现在杨林在世不用多说。
    如果有朝一日,杨林当真出事的话,她也不会看着杨玉儿孤苦伶仃的。
    话说回来。
    秦琼和秦母,他们也曾见过杨玉儿。
    却不知这竟是仇人之女。
    不过秦胜珠知道,就算他们知晓杨玉儿身份,也不会做出什么。
    毕竟冤有头,债有主。
    见秦胜珠这样说。
    罗艺点了点头,他便是转身而去。
    又是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内容很简单,虽然两家无法定下婚约,但让杨林尽管放心。
    只要他活着,就绝不会让杨玉儿受委屈。
    并且在罗艺看来,以杨林的武艺,哪有这么容易出事,这只是设想罢了。
    ……
    书信送到杨林手里。
    对这个答案,他似乎早有预料,并未如何。
    他也相信罗艺所言。
    自己的女儿在北平府,自不会出什么问题。
    就是可惜了,杨林能够看出,杨玉儿和罗成是有好感的。若是二人能够成婚,不失为一对神仙眷侣,自己便再无后顾之忧。
    此事说起来,都是自己的过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