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剥着红薯皮,烫的直吹手。
    咬了一口放进了嘴里。
    别说。
    还挺香!
    这正是董家村招待陈同的晚饭。
    已经是最好的了。
    在烤红薯期间。
    陈同已经跟郭宝来,董亚军和杨其威谈好了合作关系。
    同样。
    他们村派人送黄鳝泥鳅到清河村。
    两毛钱一斤。
    当然了。
    陈同也告诉他们,不要竭泽而渔。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长期稳定的供给黄鳝泥鳅。
    前期,可以一天送五百到八百斤。
    后面,可以三天或者五天送一次。
    只要一直保持这大大小小的水洼里有黄鳝泥鳅一直在生长。
    他们村就一直有收入。
    郭宝来几人听了不停的点头。
    都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陈同足足吃了三根红薯,喝了一碗热水。
    他原本只想吃一根的。
    留着肚子回家吃好的。
    可。
    郭宝来三人太热情了。
    尤其是董亚军,没事就摸摸柴刀。
    陈同只能含泪吃下。
    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此时,也得屈服在他们的淫威之下啊!
    “叮铃”
    铜铃之声悠悠,传的格外的远。
    在董家村不停的回荡。
    陈同赶着驴车。
    身后有三人相随。
    要护送他回家。
    顺便,摸个路。
    明天还得送黄鳝泥鳅不是。
    一个半小时后。
    陈同回到了清河村。
    三人也不多停留。
    回去了。
    赶着驴车到家。
    饭菜在桌子上。
    都在等他。
    “今天怎么那么晚?”
    杨文静关心的问道。
    陈同笑了笑。
    “嗐,给董家村分地呢!”
    他说的很轻松。
    其中的风险,他不想多说。
    说了。
    一家人又要担心。
    尤其是杨文静,肚子里有孩子,更不能让它心里有负担。
    “分地?分什么地?”
    听到分地。
    嫂子李红和二哥陈浩都探起了头。
    这事听着。
    还真新鲜。
    “也没啥,董家村水田少,水洼多”
    陈同胡乱编了一些话。
    搪塞了过去。
    饭后。
    院子里。
    昏黄的灯光下。
    陈同有点想吐。
    吃多了。
    晚上,天气还有点凉。
    杨文静和嫂子李红就在里屋说着悄悄话。
    陈同陈浩这两兄弟。
    坐在小院子里说着话。
    “二哥,董家村的黄鳝泥鳅养殖基地也搞定了。”
    “再过半个月,爹也该出院了。”
    “你们啊,还是搬过来住吧。”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
    这一次。
    陈浩没有反驳。
    他知道。
    以陈同折腾的性格,不会止步于清河村。
    他必然是要走出这个山坳坳的。
    “过段时间,我想去县城转一转,如果稳定了,我就把文静一起接过去。”
    “可是,家里的生意不能丢。”
    “还得要靠二哥照应着。”
    “以前的事情”
    “以前的事情就不提了。”
    陈浩打断了陈同的话。
    陈同的改变,为这个家做的一切。
    他都看在了眼里。
    要不是他收黄鳝泥鳅赚的钱。
    这个家
    恐怕。
    早就倒了。
    他爹陈文才能在医院里安心的接受治疗?
    赵大牛会这么轻易的就算了?
    陈浩拍了拍陈同的肩膀,道:“去吧,家里有我,卖黄鳝泥鳅这钱呐,我都给你存着,哪天你要用就知会一声。”
    “有我在,爹妈你放心,再说了不是还有你嫂子。”
    “你只要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穷点,哥也开心。”
    陈浩这个闷子,第一次说这么话。
    陈同还有点不适应。
    摸了摸鼻子。
    笑了。
    第二天一早。
    公鸡刚叫第二声。
    陈同就起床了。
    收拾好院子里的黄鳝泥鳅。
    在院子里找了老半天。
    终于找到了想要的东西。
    几根一米长的铁条。
    大概小拇指一半粗。
    锈迹斑斑。
    他用舀子舀了点水。
    把铁条淋湿。
    “唰”、“唰”、“唰”
    打磨起来了。
    他拿这些铁条。
    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整顿烤肉给杨文静尝尝鲜。
    这年头。
    能吃上烤肉的。
    估计杨文静是第一人。
    陈同心里美滋滋的想着。
    六根铁条,磨了他足足半个小时。
    手都麻了。
    不过,想到今天中午能吃烤肉。
    陈同心里还是有一点小确幸的。
    磨好了铁条。
    韩国庆和二哥陈浩就来了。
    陈浩看着这锃光发亮的铁条。
    吓了一跳。
    “你这是干什么?”
    陈同得意的甩了甩铁条。
    “今天中午就知道了。”
    “对了,二哥,今天上午我就不去县里了,你和韩叔去。”
    水产供销社的会计和称重的人都认识了陈浩。
    陈同之前也跟他们打过了招呼。
    要是他哪天有事来不了。
    钱给他二哥也是一样的。
    陈浩看了一眼陈同。
    他心中有一点慌。
    不是因为别的。
    这数千斤的黄鳝泥鳅,可就是一千多块钱呢啊。
    这笔巨款。
    揣在身上。
    陈浩都不敢走路的。
    “二哥”
    陈同两手一摊,耸耸肩。
    他去了县城。
    家里的黄鳝泥鳅,还得是陈浩去卖啊。
    怀里揣着巨款,那是迟早的事情。
    陈浩也明白陈同的意思。
    赶着驴车。
    和韩国庆一起去县城水产供销社送黄鳝泥鳅去了。
    陈同做好了早饭。
    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拿出剩下猪肉。
    切成了差不多大小的一片一片。
    然后。
    放在了盆里,倒上了酱油,味精还有盐,又加了一点点白糖。
    倒上一点葱姜水。
    先腌制它半个小时。
    又在院子里生了一堆柴火。
    将铁条扔在上面先烧着。
    杀菌去异味。
    刚好。
    杨文静也起床了。
    看着院子里的一堆柴火。
    打着哈欠。
    懵了。
    陈同看到了。
    笑嘻嘻的走过来。
    摸了摸杨文静的头,道:“媳妇,今天中午吃烤肉。”
    这下。
    杨文静更懵了。
    烤肉?
    那是啥?
    “这烤肉啊,可香了,能将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
    “一口烤肉一口蒜,那滋味。”
    陈同吧唧嘴巴。
    光是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隔壁有小孩吗?”
    杨文静大眼惊疑的看了看隔壁杨素梅家。
    愣了半响。
    压低了声音。
    “她们不是跟你一样大吗?”
    陈同:“”
    该怎么跟媳妇解释,能将隔壁小孩馋哭的这句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