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铁军心思缜密城府极深,陈同是领教过的。
    可能在见到你的第一眼,他的脑海里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你。
    并且那根线,会拉的很长。
    金钱,女人,夸赞等,蓝铁军会一步步淹没你。
    若不是自己重生回来,带着前世的记忆。
    指定会被蓝铁军玩弄于指掌之间。
    现在正美滋滋的抱着唐晓月呢。
    这人,只是因为时代的限制,信息传递的不够迅疾。
    不然,凭借蓝铁军的能力,可能已经进军省里了。
    “没事,咱也不用藏着掖着,你今天下午通知说好的女工,明天来厂里上班,制衣厂恢复生产。”陈同道。
    对付蓝铁军这些人,躲着没有用
    论阴招,他们肚子里多的是。
    当然,陈同的也不少。
    “要不要缓缓,制衣厂还有个小门,我让他们从后门进,林大龙现在和蓝铁军穿一条裤子,要是知道青青制衣厂死灰复燃,会不会打压?不卖布料给我们?”
    于海平的担忧是没错的。
    青青制衣厂现在属于墙倒众人推。
    这几家制衣厂,没人想看着推倒的墙再一次被人砌起来。
    “于叔这话没错,可是,这种情况下咱们越是躲藏,就证明咱们越是心虚,他们看到小火苗冒头,恐怕就会想办法熄灭。”
    “不如不如咱直接上人,大门敞开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他们摸不清青青制衣厂现在的状况。”
    “小火苗好熄灭,已经成了大火想熄灭就难了。”
    于海平皱着眉头,有点犯难,小心翼翼道:“可是,我从哪里给你找那么多的人啊?只有十来个老女工。”
    “那十来个老女工,你一定有把握她们是‘守口如瓶’的人吗?”陈同冷不丁的问道。
    于海平一愣,这是啥意思?怎么突然又扯到女工身上去了?
    信不过他?
    他可是真的为青青制衣厂着想啊!
    看着于海平一脸疑惑,陈同笑着说道:“于叔,你放心,我不是信不过你。”
    “只要制衣厂运转了,消息就不可能藏得住,进货出货总不能都走后门吧?那些还没有去另外几家制衣厂的女工,真的有人没有去吗?”
    陈同生意算是做了一辈子。
    不说害人,防人之心总的有吧。
    他不是于海平是那惊弓之鸟。
    直接把底牌之一亮出来,就是告诉几家制衣厂,要有想法,也得掂量一下。
    “于叔,还有件事情,对外说你还是青青制衣厂的厂长,我是个无名小辈,能不提就不提。我估计现在,蓝铁军还不知道我盘下制衣厂的事情。”
    于海平在明,他在暗。
    更有利于他操作。
    “你就按照我说的,制衣厂明天正常运转,我能保证,我带来三十个人守口如瓶,当‘哑巴’只做事,不说话!”
    “行,你说了算,憋憋屈屈也不是事。”于海平觉得陈同说的也在理。
    青青制衣厂死灰复燃,没人知道其中的道道。
    派人监视了几天,都觉得青青制衣厂差不多咽气了。
    要是明天一大早,突然蹦出四五十号人,就算是蓝铁军都会懵逼。
    陈同拍了拍手,收好公章和合同。
    潇洒离去。
    一个半小时后。
    陈同回到了家。
    出乎意料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院子里。
    就像是在等他回来一样。
    “都在呢,看我干啥子?”陈同摸了摸脸颊,被一家人盯着,竟然有一点不自在。
    陈文才敲敲旱烟,看着陈同道:“咋样?”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可不就是为了等陈同的消息。
    带着六千块去县城,可以说,除了陈同心里没感觉,其他人那是紧张的要死。
    陈同笑嘻嘻,道:“放心,搞定!”
    院子里的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心底的一块大石落地。
    “你小子”陈文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含着烟嘴吧嗒吧嗒的抽着。
    出息了。
    在县城盘下制衣厂了。
    还带着村民一起去。
    也算是造福村子了!
    这个带把的,没白养。
    然后,又撇过头看了看陈浩。
    咦,一个娘胎生的,咋这样!
    “妈,你现在就去做饭,今晚我就得先带着文静和二哥嫂子去一趟县城,先将他们安顿好。”
    “那么急?”陈文才眉头一蹙。
    这日头还高着,估计才三点,没下树梢呢。
    “嗯。”陈同点点头,道:“是制衣厂那边的事情,包吃包住,不得有人做饭,今晚得提前去准备一下。”
    陈同不想说出其中的弯弯绕绕,那估计,他爹又要担心了。
    怎么盘个制衣厂还那么多事呢!
    陈同跟着杨文静进了屋。
    杨文静将平日陈同穿的衣服都拿出来,叠好。
    大多都是带补丁的。
    这段时间,陈同赚了钱,可根本没给自己买过衣服。
    依旧是穿的有补丁的衣服。
    不过这也正常,乡下人哪有不穿有补丁的衣服裤子。
    缝缝补补又三年。
    “媳妇,怎么只收拾我的衣服?”
    杨文静顿了一下。
    “你不是要去县城的。”
    陈同贴了上来,在身后环住杨文静,道:“你怎么不收拾你的衣服?”
    “我?我去了也帮不了你的忙,不如在家帮帮爹妈。”
    陈同前前后后一个字没有提到杨文静。
    杨文静虽说失望,但是心里也明白。
    自己大着肚子,干啥都不方便。
    去了也帮不上忙。
    制衣厂又是刚盘下来,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少,不能让陈同分神。
    陈同将下巴搁在杨文静肩膀上。
    “你不去,那我也不去制衣厂了。”
    “别~别闹。”杨文静知道陈同是在开玩笑,可是心里甜甜的,就像是喝了蜂蜜一样。
    他说这话可不就是在乎自己来着。
    陈同将杨文静扭过来,看着她的眼睛。
    一字一句,道:“你的衣服也要收拾,吃过饭,咱们一起去县城。”
    “可是,我”
    杨文静还没有说完,就感觉眼前一黑,嘴巴湿乎乎的。
    良久,唇分。
    杨文静低下头,还好有帘子挡着。
    不然羞死人了。
    “赶紧收拾衣服,我还要去找村长。”陈同宠溺的摸了摸杨文静的头,离开了。
    留下一脸通红的杨文静,心里砰砰的跳着。
    “叮铃”
    铜铃之音清脆。
    兄弟两人将大包小包搬上了驴车。
    衣服,锅碗瓢盆。
    辣椒,韭菜、野菜、竹笋、菌子等一大堆现摘的食物。
    足足放了一大箩筐。
    尤其是竹笋和菌子野菜,那是很多。
    都是韩国香做好了饭拉着陈文才去后山摘的。
    知道陈同要管饭,老两口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心疼的。
    能省一点是一点。
    从山上家里现摘的,那是新鲜又美味,搭配上荤油大火爆炒,那叫一个香。
    “都是一个村的,做饭别抠抠搜搜的,等会你国庆叔来,跟你们一起去,摸摸门,以后隔几天我都给你去送菜。”
    陈同心中暖暖的。
    不过,不得不说,这样能省下不少钱。
    毕竟四五十号人吃饭,那不是开玩笑的。
    “别的不说,咱们靠山吃山,不同的季节山上有不同的食物,要是能够抓到一些野兔野狍子,还能改善食物。”
    陈同知道,这下他爹又有的忙活了。
    “你国庆叔来了,赶紧去吧。”陈文才挥挥手。
    杨文静,李红一人坐上一辆驴车。
    伴随着铜铃之音,赶往了县城。
    一个半小时后。
    到了青青制衣厂大门口。
    于海平正站在大门口迎接。
    看见两辆驴车来了,立马笑着脸迎了上去。
    “快,进厂,这会没人转悠。”
    陈同点点头。
    跟着于海平来到住的地方。
    整齐的一排小平房,之前是于海平为了省钱做仓库用的。
    只有两间是用来住人。
    现在整理了出来,像模像样。
    “临时弄不来那么多的床铺,剩下的只能用砖头和木板搭一下。”于海平道。
    “辛苦于叔了,咱们山里人没有那么多讲究。”陈同笑着说道。
    于海平嘴上说的是砖头和木板搭建的。
    其实很用心。
    木板干干净净,宽宽敞敞,砖头搭的地基也离地面有一段的距离,湿气不会太重。
    一张床足够两人睡,还能空出不少。
    只要村民将床单被褥一铺。
    那就妥妥的。
    靠近最前面的两间房,有电灯,前后透亮又通风。
    比清河村老家的住的泥坯房好了不是一倍两倍。
    李红陈浩一间,陈同杨文静一间。
    很快。
    便收拾好了东西。
    “二哥,你带嫂子去供销社,还有肉联厂,以后,咱们的伙食可都得指望嫂子了。”陈同拿出几张大团结塞给了陈浩。
    陈浩也没客气,他所有的钱可都给了陈同盘下青青制衣厂了。
    现在,身无分文。
    “于叔,韩叔,一会一起吃饭。”陈同没让韩国庆急着回去,让他和于海平认识认识。
    以后都是常来常往的。
    说完这些。
    陈同又开始忙活起来,野菜,木耳、菌子、竹笋等。
    清洗干净。
    竹笋切片,野菜切段,弄的井井有条。
    他想好了。
    今晚整几个好菜。
    鸡蛋炒木耳,猪肉炒竹笋、猪油清炒野菜、油渣炒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