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车间,热情如火,激情四射。
    虽说仅仅只是一上午。
    但清河村的三十名女子好似找到了“活着”的真谛。
    原来,她们不是‘无用’之人。
    原来,她们不用一辈子守在那小山村,一复一日,年复一年。
    背朝黄土面朝天。
    原来,她们真的可以如村长陈步林说的那般。
    妇女能顶半边天!
    陈同喊了几声,无人回应。
    没办法,只得让于海平上前去说。
    这才停下手中的缝纫机,来到了门口集合。
    “张姐,别急,咱们排队,别的不说,饭菜管够!”
    陈同看着同村的朱三虎的老婆张桂兰笑着说道。
    张桂兰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早上只喝点白开水,吃了一个红薯。
    一开始学习使用缝纫机,那是都在兴头上,不觉得饿。
    这会休息了,肚子里那点食物早就消耗完了。
    饿的前胸贴后背。
    一个劲的朝人前钻。
    张桂兰露出尴尬的笑容。
    老老实实的不动了。
    排好队,陈同带着几十号人前去吃饭。
    就在住的地方。
    今天早上,已经搭好了临时的大灶台。
    两口大铁锅,上面盖着木板做的锅盖。
    锅里飘出的香气老诱人了。
    不少人吞咽口水。
    都很期待今天这顿午饭。
    要是放在平时,在自己家。
    这个点肯定是没吃饭的。
    下午两三点才能吃饭。
    陈同打开第一个盖子。
    顿时!
    热气四溢,米饭的香气混合着红薯的味道传出老远。
    清河村来的三十个村民就更激动了。
    村子里早就传了。
    陈小子家一天三顿饭,顿顿白米饭和猪肉。
    现在看来,还真不假。
    第二个锅盖打开。
    嚯!
    这是什么味道,也太香了!
    好像是
    肉!
    真的是肉香!
    这就吃上肉了?
    过年呐?!
    人群中一阵骚动。
    一个个伸长着脖子,想要看的清楚。
    第二锅里煮的是大杂烩。
    油渣,猪肉、野菜、竹笋、菌子等。
    加上葱姜蒜,酱油味素盐调和味道。
    是真的美味。
    “来,徐姐,你是第一个!”
    陈同拿起一个大碗。
    先是盛了一大碗掺和着红薯的米饭。
    又在上面盖了满满的一层杂烩。
    徐翠花的眼都直了。
    盖在上面一层的杂烩里,她看到了肉!
    好大的一片猪肉!
    这,这吃的也太好了!
    你看这油水,没少放油啊!
    徐翠花接过,端到一边,蹲在地上,顾不得烫,大口的吃了起来,嘴里斯拉斯拉的,看的还没有拿到饭碗的人那是一个羡慕。
    “来,张姐,你的!”
    “王姐,你的!”
    “妮儿,你的,还长身体呢吧!看你瘦的,我给你多加点菜!”
    由于今天是制衣厂第一天开工第一顿饭。
    做的饭菜自然是多的。
    生怕不够吃。
    不过。
    还好。
    锅里还剩下不少。
    每个人的嘴巴上都是油滋滋的。
    陈同拿起碗,盛了一碗给杨文静。
    然后又给了一碗给李红。
    紧接着才是于海平和陈浩,最后剩的是自己。
    陈同虽说现在是青青制衣厂的厂长。
    可一点架子也没有。
    也蹲在地上,端着碗,大口的吃着。
    “于叔,你今天上午都在看着他们学习,你觉得下午能开工不?”陈同刨了一大口饭,边吃边问。
    于海平竖起了一个大拇指,嘟囔道:“肯学,认真,我觉得下午可以试一试。”
    “你上次没做完的那批料子还在嘛?”陈同问道。
    他记得于海平说过。
    之前有一批料子人家是给了定金的,那是青青制衣厂还没有出事之前。
    后来工资发不出,大量的女工都被几家制衣厂招走了。
    那批货肯定也断了。
    于海平点点头,道:“在的,但是已经耽误了人家的进度,只完成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钱我补给别人了。”
    陈同对于于海平这一点,那是深深敬佩的。
    对于钱这方面,那是一点都不含糊。
    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那这样,今天下午让老女工带着她们接着做这批料子,你去跟人家谈,做好成品给他们,价格只收原来的一半。”
    那批料子,都被按照规格和尺寸裁剪成了一块一块。
    除了接着做那批成品。
    陈同暂时也想不到其他。
    再者说了,他手头上是真的没钱了。
    没钱就没办法买料子。
    没有料子谈何生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能用之前留下的那批料子低价回点血。
    于海平知道,这是陈同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
    能做也得做,不能做也得做。
    必须干的漂亮。
    “行,这事包在我身上。”于海平没有多说,一口答应了下来。
    陈同竖起一个大拇指。
    跟有经验的人说话就是省心。
    “那一会就直接开工!”
    吃了饭,又休息半个小时。
    于海平就让老女工带着人进了制衣间。
    这也就意味着,青青制衣厂正式恢复生产!
    与此同时。
    几家制衣厂的厂长前后差不了多少都得到了一个消息。
    今天一大早。
    青青制衣厂不知道一下子来了几十号人,还都是女人。
    自从进去制衣厂,到现在还没出来呢。
    蓝铁军眼神深邃,站在窗口,看着曾经陈同住过的房间。
    为何,那小子现在还不来找自己?
    难道等着他去找他?
    青青制衣厂不是难以为继了嘛?怎么死灰复燃了?
    于海平从哪里找的那么多女工?
    他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难不成卖了一部分机器?用卖机器的钱继续维持?
    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蓝铁军心头。
    饶是他老谋深算,暂时也想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
    “晓月,陈同有没有找过你?”蓝铁军头也不回问道。
    “没有。”
    蓝铁军沉默了。
    他从淮阴纺织厂拿的那批料子还未动。
    一直在等陈同回来。
    因为蓝铁军笃定,没有任何一家制衣厂能给陈同那么高的价钱。
    二十来岁的小子,想法又不一般。
    心高气傲是难免的。
    等在外面碰了一鼻子灰,就能够意识到蓝天制衣厂给他的何其多。
    陈同。
    会乖乖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