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这么一说,李二呆住了。
    想要发火,为了求方法果断的忍住了。
    “贤侄为什么这么说?”
    “他李二跟我非亲非故,凭啥帮他,他在我眼里算个屁。”
    话音一落,李二,杜如晦,襄城脸色变得怪异。
    这?
    “贤侄,你不帮李二,你得帮帮我,我都跟我靠山说了,晚上给他答复”
    林凡
    李二听林凡这么一说,想到这林凡是真知道该怎么做呀,又再次问道。
    林凡果断拒绝,这个道德绑架他有阴影。
    “贤侄,你不看在我的面子上,也看在我女儿荔枝是你丫鬟的面子上再帮我一下。”
    杜如晦在旁边瞪大了眼睛,这句话是皇上嘴里说出来的?
    这也太吓人了。
    李二看了看襄城,只见襄城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林凡。
    “罢了,罢了,帮你一把吧,但是效果我可不保证。”
    李二点了点头。
    “我说你这次真是多管闲事,下次一定要记住长点脑子。
    刚才你是不是说,有人问到这句话。
    如果有一天他们遇到灾难,会不会也不开城门不让他们进来?”
    李二再次点了点头。
    “ 这就对了,人都是这样,都会设身处境的为自己寻求利益。
    而且我猜的不错的话,城内有很多老百姓都是因为灾难,从外地迁移过来的,在长安落叶生根。
    而今日城外的那些难民所处的环境,也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那一段记忆。
    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挑拨,所以这些老百姓,彻底的发怒了。”
    “你要记住一句,李二是君主,他是船,那些百姓是水,水能载船前行,也能把打翻。
    而在水面上,难免会发生波浪。
    就像你刚才说的那句话,这就是一次考验,解决好风平浪静,解决不好,也许就要翻船。”
    林凡的一席话,把李二惊在一旁。
    小声地说道:
    “林贤侄,这真是一句令人警醒的话。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 水亦载舟亦能覆舟,妙呀,妙呀。”
    心里想着,回去我必须把这句话,放在自己的书房,每日警醒自己。
    “可是林贤侄,如果发生了这种事,该怎么办呀?”
    “那还不简单,把城门打开,让那些难民进来。”
    “ 这不太好吧。”
    “没有什么不太好,你若信得过我,我的方法就是让城门打开,把灾民放进来。
    你若是不信我,就自己想办法吧,一定要提前让李二把军队好好的准备准备?”
    “贤侄,难不成要镇压那群百姓?”
    “ 错,是为了劝架。”
    “ 少爷,鱼已经上钩了。”
    林凡转过身子,拽起了鱼竿,又钓上一条5斤多重的大鲤鱼。
    “ 二狗子,我们打道回府。”
    李二看着林凡钓上的鱼,顿时又是大吃一惊,连忙说道:
    “贤侄,你这吃的可是鲤鱼呀!”
    林凡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鲤鱼是在民间禁止使用的。
    那么我问你,一个是老百姓造反,一个是老百姓吃鲤鱼。
    如果你是李二的话,你怎么选?”
    “ 这?肯定是希望大家吃鲤鱼,而不是造反呀。”
    “这不就得啦,这个道理你也懂,只要大家能够吃饱喝足,什么鲤鱼这个鱼的,那都是屁事。
    老百姓吃饱喝足安居乐业,谁还会在乎这些事儿,真是闲的。
    好了我不跟你们说了,我该回去吃饭了。”
    李二一听,这道理说的还挺对,只是感觉有点怪怪的。
    “贤侄,我们这也来得匆忙,中午也没有吃呢,能否?”
    “ 当然可以啊,你们有口福了,今天我庄园不但有鲤鱼,而且还是牛肉火锅。”
    话音刚落,两个人瞬间再次哑口无言。
    在林凡的庄园,俩人一边继续问为什么要开城门,一边大口大口的吃着。
    吃饱喝足之后,坐上马车急匆匆的往皇宫里赶。
    在车上,李二一直不停的骂道:
    “这个小子就是狗大户,我大唐的败类,不遵守律法,竟然敢吃牛肉。
    竟然这么不把我放在眼里,还敢吃鲤鱼。”
    完了,杜如晦心想,这陛下又要开始找林凡的错误了,为林公子默哀三分钟,然而画风突然一变 。
    “不过他做的这个牛肉火锅确实挺美味,吃起来让人真是还想继续吃呀。
    这个鲤鱼做的也是相当到位。
    克明,你说那林小子,是不是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要不把这个鲤鱼禁令解除吧,只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喝足,安居乐业,比一切什么都好。”
    “陛下圣明。”
    当天回到皇宫,一则消息在宫内传出,整个天下都震惊。
    当朝陛下李世民竟然允许让天下人都吃鲤鱼,一些王孙大臣纷纷大惊,什么?这陛下又要搞什么?
    而一些世族,丝毫不把这句话放在眼里,因为即使李二禁止让大家吃鲤鱼,他们也照吃不误。
    当老百姓听到这则消息后,纷纷跪在了地上。
    池塘里确实有很多鲤鱼,但是大家却不敢吃。
    因为如果吃了的话,被官府发现轻则是罚钱扔进监牢,重的话会被砍头。
    人们大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是他现在不知道民间会有这样大的反应。
    直到几天后,一张张外地的奏折放在了自己面前,没想到自己的声望又提升了一大节,忍不住说道:
    “那林小子,还真是一个才子。”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次日早朝刚接近尾声,只见一个侍卫慌慌张张的跑进了大殿。
    “陛下,城内的百姓又汇集在一起,比昨天人数还要多啊!”
    这时有几个激进的大臣站了出来,准备派兵镇压这些百姓,瞬时间朝堂开始炸锅。
    李二派出侯君集,尉迟恭等人每人领1000精兵,随时待命。
    人们纷纷想着,陛下是准备采取武力镇压了,而魏征再次站起来,直接跟李二刚了起来。
    只是这次李二没有搭理他,魏征继续刚,李二没有搭理。
    人们纷纷叹息,皇帝变了。
    “记住了,朕要你们派1000精兵,不是让你们镇压老百姓的,而是劝架的,记住了是劝架,劝架!”
    朝堂中人纷纷懵逼,劝架这又是什么情况?
    “来人,把那几位领头的僧侣,请入大殿。”
    片刻的功夫,几位领头的僧侣走了进来,对着李二一顿阿弥陀佛。
    “昨日听几位高僧一言,我思前想后想了一晚上,我发现真是我做错了。
    几位高僧说的对,我怎么能让那些灾民,一直停留在外面不让他们进来了。
    来人传我旨意,城门打开,外边那群灾民想着进城者即可进城,城防官兵一律不准阻拦。”
    “是陛下 。”
    一些大臣纷纷跳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李二冷冷的看着那几个劝阻的大臣,对着他们说道:
    “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退朝。”
    几位僧侣笑了。
    “此次灾情,是我们宣传佛法,普渡众生的大好时机。
    诸位师兄弟回去寺庙抓紧准备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