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和童欣认识的地方(第1/2页)
看着远处雪山之巅被第一缕晨曦染成金红色,如同神祇点燃的圣火。
我们沉默地抽完最后一口烟,将烟头摁灭在冰冷的石墙上。
回到小院时,阿杰已经起来了,正在厨房里忙碌,浓郁的酥油茶香气飘散出来。
何雅和林茜的房门也相继打开,何雅看起来休息得不错,脸色恢复了正常。
只是看到我时,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昨晚残留的无奈和关切。
“头还疼吗?”她走过来,低声问我。
“好多了,”我对她笑了笑,“你咋样?高反慢慢适应了没?”
“好像适应了一些,胸口没有那么闷了。”
“那就好,能不吸氧就不要吸氧,咱们要在这种海拔上待一两个月,你就必须慢慢适应,要不然到拉萨后你就只有回去了。”
“我已经适应了。”她非常笃定的说。
我笑了笑也没再多说,简单的早餐后,我们告别了热情的阿杰,再次上路。
驶出芒县,果然,昨晚还堵得水泄不通的路段已经畅通无阻。
施工留下的痕迹还在,但车辆已经可以缓慢通行。
再次踏上征途,车内气氛有些不同。
何雅没有再担任活跃的“导航员”,只是安静地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偶尔用手机拍几张照片。
车子沿着蜿蜒的公路持续爬升,海拔表的数字再次突破四千米,并且还在稳步上升。
窗外的景色变得更加苍凉壮阔,植被稀疏,裸露的岩石和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峰构成了一片亘古不变的蛮荒景象。
天空蓝得不像话,云层低得仿佛触手可及。
对讲机里,张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前面就是东达山垭口,海拔5130米,停车拍照,动作要慢。”
5130米!
这是我们此行目前经过的最高点。
也是,我和童欣相识的地方。
我记忆犹新啊!
车队在垭口的观景平台缓缓停下。
推开车门,一股强劲冰冷的风瞬间裹挟了全身,空气稀薄得让人不由自主地加深了呼吸。
站在号称“生命禁区”的东达山垭口,狂风猎猎,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
五彩经幡在风中疯狂舞动,发出巨大的呼啦声响,像是无数信徒在诵经祈福。
极目远眺,层峦叠嶂的雪山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
天空蓝得深邃,一种近乎原始的、磅礴的力量感扑面而来。
让人心生敬畏,也感到自身的渺小。
何雅和林茜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走到经幡堆旁拍照,动作缓慢得像电影慢镜头。
张野没有下车,只是坐在车里,透过车窗望着外面的雪山,眼神悠远,。
知道是不是又想起了那个喜欢小动物,笑容很甜的女孩。
我扶着车门,感受着心脏在胸腔里因为缺氧而加速跳动,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凛冽的刺痛。
但意识却异常清醒。
在这片接近天空的极致之地,所有的烦恼、纠结、过往的伤痛,似乎都被这纯粹的自然之力涤荡一空。
最后只剩下最本真的生存欲望和对前路的坚定。
可是我突然就想到了童欣,想起一年前,我在这里和她相认的场景。
忍不住,拿出手机想给她打个视频电话。
我以为没信号,因为一年前我到这里时就没有信号。
没想到这次来,手机居然还有一格微弱的信号。
我赶紧给童欣打去了视频电话,可是等了许久都没有接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00章:和童欣认识的地方(第2/2页)
直到我放下手机打算回到车上时,她却给我打了过来。
我接通后,就看见她那张气色还不错的脸出现在镜头前。
“刚才在忙吗?”我向她问道。
“没有,我还在医院,形象有点邋遢,稍微整理了一下。”
我哭笑不得道:“至于吗?”
“至于,我才不想把自己最难看的样子展现在你眼前。”她很较真的说。
“那你伤口怎么样?好点没?”
“嗯,好多了,”她顿了顿,又向我问道,“你在哪呢?怎么背景白茫茫的一片,啥也看不见。”
“你猜一下,我在哪?”
“猜一下……”童欣眯着眼睛,突然试探道,“不会是在东达山吧?”
“我靠,还真让你猜到了。”
童欣呵呵一笑,道:“你这兴致冲冲的给我打视频电话,背景又是白茫茫的一片,大概率就是在东达山了……我们就是在那里认识的嘛。”
“看来你还记得。”
“怎么会忘呢?”
这句话说的很轻,可是却突然让我沉默了。
在我的沉默中,童欣先开口打破了这种沉默:“我记得那时候那里没有信号的呀,你怎么给我打过来的。”
“现在有了,但是信号很差。”
“难怪,听你说话断断续续的。”
信号确实时断时续,画面也偶尔卡顿,童欣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带着滋滋的电流杂音。
“你那边风好大,”童欣看着我被风吹得凌乱的头发和通红的脸颊,皱了皱眉,“帽子戴好,别吹感冒了。”
我把冲锋衣的帽子拉起来戴好,尽管知道这更多是心理安慰。
“看到了吗?这就是东达山垭口,5130米。”
我将手机镜头缓缓扫过周围壮阔而严酷的景象。
狂舞的经幡,连绵的雪峰,苍茫的天空。
童欣在那头安静地看着,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怀念,也有一丝怅惘。
“还是老样子,”她轻声说,“一点没变。”
“是啊,没变。”
我附和道,心里却知道,变了的是我们。
一年前在这里狼狈相遇的两个人,如今一个在五千米的高原上继续着未知的追寻,一个在千里之外的医院里,隔着屏幕遥望旧地。
沉默中,她又向我叮嘱道:“下山后那段路我记得,不怎么好走,小心点开。”
“嗯。”
我点了点头,看着屏幕里她依旧贴着纱布的额头,忍不住又问:“曾姐过来了吗?”
“来了,没事放心吧,照顾好你自己就……”
她的话音未落,屏幕猛地卡住,然后骤然变黑,通话中断了。
我看着显示“信号中断”的手机屏幕,在原地站了一会儿。
高原的风依旧凛冽,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但心里却因为刚才那短暂的通话,泛起一丝微弱的暖意和更深的牵挂。
将手机塞回口袋,我最后看了一眼这片曾经相遇的土地,转身拉开车门。
车队再次启程,开始漫长的下坡。
东达山垭口被甩在身后,连同那短暂信号连接起的、跨越千里的对话,一起封存在了记忆的某个角落。
前方的路还在延伸,向着拉市,向着更深的藏区腹地,也向着那片最终的目的地——羌塘无人区。
而有些人和事,就像这高原上的信号,时断时续。
却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重新连接,提醒你,这条孤独的征途上,你并非全然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