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奇幻人生之大明第二帝国 > 第144章 卢象升来了

第144章 卢象升来了

    离开阜成门,车队沿着新修的柏油路又往前开了一段距离,然后在路边不远处的一个打谷场停了下来。

    北方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在没有小麦脱粒机的时候,农民们的脱粒方式是很原始的,他们往往会整理出一块平地并压实,然后把收割下来的小麦平摊在压实的平地上。接着,有牛和骡子这类牲畜的家庭便会用牲畜拉着一个石头制成的石碾子,没有牲畜的家庭则会用人拉着石碾子碾过铺在地上的小麦秸秆。石碾子不停的碾压地上的小麦秸秆,麦粒便会脱离麦穗。等小麦秸秆被石碾子轧扁,麦穗上便也剩不下几颗麦粒了。将地上轧扁的小麦秸秆用叉子叉走堆成垛,留在地面上的便是麦粒和麦壳了。

    用扫帚把地上的麦粒和麦壳扫到一起,然后用簸箕装上一点麦粒和麦壳的混合物。按照一个特定的角度用力把簸箕里的混合物扬出去,质量比较轻的麦壳会随风飘出一段距离,而麦粒则会留在地上形成一条线。随着扬出去的混合物越来越多,地上的麦粒便会越积越厚。等把麦粒和麦壳的混合物都扬完后,再用扫帚轻轻的把麦粒堆上不多的麦壳扫掉,剩下来的便是非常干净的麦粒了。

    车队停下来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麦场,场边还有一堆堆的小麦秸秆。把车停下来,众人都下了车,刘学从壶中界里取出一辆装甲车放到地上。

    在封建社会就有这样一个好处,人们会把一切理解不了的事情都推给神仙,而不会去追究这件事情的根源。就拿刘学凭空变出一辆装甲车这件事情来说吧,如果是换了现代社会,肯定会有人把他举报了,然后国家科研机构会把他抓回去切片做研究。而在大明呢?刘学这么做只会让看到这一幕的人更加的坚信刘学这个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

    除了神仙,没人能凭空变出东西来,而且这个东西还是如此的怪异,威力还是如此之大。任非凡曾经问过刘学,他问刘学明信楼那些稀罕的商品是哪里来的?当刘学当着他的面从壶中界里拿出那些商品后,任非凡竟然跪在地上不停的给刘学磕头,口中还念叨着神仙下凡什么的。再后来,任非凡把刘学变出来的那些东西都当成了是仙界神仙们用的东西了。

    突突突……

    一阵密集的枪声在麦场上空响起,一连串145毫米的子弹射进麦场旁边的一个土堆上。不一会儿的功夫,土堆便被削平了。

    “这,如果把十个,百个这样的武器排成一排,然后疯狂的射击,怕是骑兵都无法突破由弹丸构成的封锁线吧?”一名侍卫瞪大着眼睛说道。

    刘学笑了笑,说道:“那是自然。”他伸手拍了拍装甲车的装甲说道:“你们看看这装甲,这都是钢铁制成的,非常的厚实,骑兵的马刀根本砍不开它,弓箭也射不穿它,就是用火铳都打不穿,人藏在里面,只管收割敌人的性命便可。”

    “好厉害啊。”几乎所有人都走到装甲车旁边,好奇的伸手抚摸装甲车的车体。入手是一股冰凉的感觉,这确实是钢铁打造的。有人握拳用力的打了装甲车一拳,打完之后,装甲车丝毫无事,而出手的人的拳头则破开了几个口子。

    “朕没骗你们吧?”刘学洋洋得意的说道。

    “陛下,有了这个,建奴都不用怕了吧?”张文山用手一寸一寸的抚摸着装甲车,眼睛里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刘学点点头说道:“是不用怕了,不过这装甲车也不是无敌的,首先它要走相对来说平坦一些的地方,其次它也是需要动力的,汽车喝的是汽油,而它喝的则是柴油。另外,装甲车上的机枪子弹也不是无限的,像这个主武器……”刘学指着装甲车上的145毫米的机枪说道:“它只有几百发子弹,由于射速太快,用不了多久就会打完了。其实这款装甲车的主要作用不是杀敌,而是运兵。你们看这里……”

    刘学指了指驾驶舱后面的空间说道:“这里面可以坐十四个人,它可以把士兵快速的投入到战斗需要他们的地方。”

    “哦,原来这个是运兵用的。”众人恍然大悟,不过还是有人不甘心的说道:“用这么厉害的东西运兵,太浪费了吧?”

    “一点儿都不浪费,因为它的速度比战马还要快,所以不管是追击敌人,还是撤退,又或者是把士兵运到关键的地方打仗,这个东西都非常好用。而它比你们来的时候坐的卡车好的一个地方就在于它有武器,可以一边跑一边攻击敌人。”刘学解释道。

    “这么说来这真是个好东西,以后遇到鞑子的骑兵都不用害怕了。他们过来又打不到我们,我们则可以在车里攻击他们。他们要是逃跑的话,咱们可以一边追,一边揍他们,更解气的是,他们还跑不过咱们,哈哈哈………真是太好了。”有个侍卫说道。

    “好了,一会儿大家轮番上来熟悉一下装甲车内部的情况,稍后朕会教你们怎么使用它。”刘学说道。

    “好哦。”众人兴奋的欢呼了起来。

    BTR-60装甲运输车其实是一款非常简单的装甲车,它没有很复杂的操作,炮塔也很简单,炮手只需要在车里通过操作杆和按钮操控炮塔的转向和射击即可。因为肖荣荣等人都会开车了,所以一开始都是他们在教其他人学习开车,而其他没事做的侍卫则是熟悉着装甲车的内部。

    时间过的很快,眼看着太阳就要到正头顶了,该吃午饭了,于是众人又上车开回了皇宫。

    刚回到宫里准备和周玉凤四女吃饭,王承恩进来了。“启奏陛下,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到了。”

    卢象升,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著名的抗清名将。其创立的“天雄军”悍不畏死,战斗力极强。

    崇祯二年,也就是1629年,后金新汗皇太极带兵避开宁锦防线,借道蒙古,从喜峰口入关,京师戒严,史称“乙巳之变”。卢象升招募一万兵马入京勤王,由此登上历史的舞台。

    崇祯三年,卢象升升任右参政兼副使,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得兵数千组建了“天雄军”。

    卢象升组建“天雄军”后,东征西讨,数次大败农民军,因其作战勇猛,且悍不畏死,因此被农民军称为“卢阎王”。打完农民军后,卢象升被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务。

    崇祯十一年九月,后金军分兵两路再次叩关而入,卢象升带兵前去勤王。就在这年的十二月,卢象升带兵进驻巨鹿的贾庄,由于监军高起潜的见死不救,卢象升被数万后金军围困。在蒿水桥,卢象升督军力战数万后金军,甚至亲率亲兵跃马冲阵,最终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坐在餐桌边,手里拿着筷子回想了一下记忆里与卢象升有关的信息后,刘学轻轻放下筷子,然后从桌子上端起两盘菜,朝王承恩说道:“承恩,把这两盘菜,你再拿两碗饭一起去给卢象升送过去,就说这是朕赏赐给他的。”

    “是,奴婢这就给卢大人送过去。”王承恩应承了一声,然后拿起一个食盒,在红花的帮助下把两盘菜放进食盒里,翠花则把她刚盛好的两碗饭也放进了食盒里。

    “王公公,请稍等一下。”王承恩把食盒收拾好,转过身刚要走,周玉凤叫住了他。

    王承恩转回身,说道:“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周玉凤拿起一个碗,然后从汤盆里盛了一碗汤,递给王承恩,“王公公,把这碗汤也给卢大人送过去吧,光吃饭不喝汤太干了。”

    “是,娘娘,奴婢这就给卢大人送过去。”王承恩把食盒的盖子拿下来,把汤碗放进去,然后再把盖子放好。把食盒收拾好后,王承恩转身离开了。

    看了一眼离开的王承恩,刘学转过头看向刚刚坐下的周玉凤说道:“朕这几日有些忙,玉凤的身体怎么样?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你一定要及时的告诉朕,或者你直接让人去叫御医也行。”

    周玉凤蹲身行了一礼,说道:“承蒙陛下关心,臣妾身体还好。陛下刚刚登基,诸事繁忙,还请陛下多多注意身体,不要累坏了。”

    “朕会注意的。”刘学点点头说道。

    “陛下,臣妾已经把陛下教给臣妾的那个表格做好了,陛下是不是要奖励一下臣妾。”最近一段时间被冷落了的田秀英嘟着个嘴,不满的说道。

    “都弄完了?”刘学刚拿起筷子夹了菜放进嘴里咀嚼,田秀英就开始作妖了。

    “当然都弄完了。”田秀英说道:“臣妾可是把除了睡觉以外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做陛下让臣妾做的事情了,就连臣妾最喜欢的古筝都好多天没有弹奏了。”

    “好,既然你完成了朕交给你的工作,奖励那是必须的。”说着,刘学放下筷子,从壶中界里取出一个照相机,递给了田秀英。

    田秀英接过照相机在手里摆弄了一下,然后抬起头朝刘学问道:“陛下,这是何物?”

    刘学起身走到田秀英身边,然后从她手里把照相机拿过来,说道:“这叫照相机,可以给人照相,照出来的相片就和画师画的一样逼真。”

    说完,刘学摆弄了一下手里的相机,接着他退后了几步,“秀英,你摆个姿势,朕给你照个相。”

    “照相?”田秀英不知道照相是个什么东西,但既然刘学让她摆个姿势,那就摆一个好了。想到这里,田秀英身子背着刘学,然后扭回头,来了个回眸一笑。

    咔嚓,刘学适时的按下了快门,把田秀英的一抹惊艳用相机记录了下来。过了片刻的功夫,相机下面吐出来一张相纸,刘学取下相纸轻轻的甩了起来。田秀英快步走到刘学身边,她要看看照相机里吐出来的那张纸是什么。

    在刘学的甩动下,相纸上很快就显现出来田秀英靓丽的身影,那回眸一笑真的很惊艳,比香港女星张敏拍《倚天屠龙记》电影里那回眸一笑丝毫不差。

    “哇,真漂亮。”当看到相纸上出现自己的样子后,田秀英惊喜的大叫了起来,接着她不管不顾的从刘学手里把相纸给抢了过去。

    “怎么样?喜欢吗?”刘学问道。在明朝,不管是民间还是皇室,用的都是铜镜。虽说铜镜的确能照出人的影子,但铜镜里的人像颜色会比较暗淡,多少会有一些失真。刘学在大明第一次商品展销会上展示了玻璃镜后,有钱人家都换上了玻璃镜,作为刘学的几个老婆,周玉凤几女也早就用上了玻璃镜。使用玻璃镜子后,再照镜子的时候,人物显现的会比较的真实,人们对自己的相貌也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现在刘学用拍立得相机给田秀英照了相后,田秀英一眼就认出了相纸上的那个女人就是自己。看着相纸上美丽的自己,田秀英高兴极了,她宝贝似的一会儿把相片藏进怀里,一会儿拿出来看看,馋的周玉凤三女直着身子往这边张望。

    袁文芳突然站起身,朝田秀英跑了过去。几女中,袁文芳年龄最小,而且她性格平和,不争不抢,所以和刘学其他几个老婆的关系都不错。

    “田姐姐,你拿的那是什么啊?我怎么看着那上面好像有姐姐的画像呢?”来到田秀英身边,袁文芳眼馋的问道。

    田秀英轻手轻脚的把相片拿出来,展示给袁文芳说道:“妹妹,这就是我的画像啊,你看像不像?”

    看着田秀英手里相纸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袁文芳也惊讶的大叫了一声。“哎呀,还真的跟姐姐一模一样啊,这比那画师画的还像啊。”

    说完,袁文芳好奇的看向刘学手里的相机,说道:“陛下,您这照相机里面是住着个画师吗?”

    这时,张黛玉也禁不住诱惑跑了过来,她伸手刮了袁文芳的琼鼻一下后,笑着说道:“妹妹,那照相机那么小,画师怎么住的进去啊。”

    “哎,对唉,可是,如果里面没有住着画师,田姐姐的画像是哪里来的呢?”袁文芳不解的问道。

    张黛玉扭头看了一旁偷笑的刘学一眼后,说道:“要想弄明白这件事情,那就得问问咱们的陛下了。陛下,您不给解释解释吗?”

    刘学笑笑说道:“怎么说呢?这很复杂,其实,朕也不太懂。”

    张黛玉白了刘学一眼,说道:“陛下就知道骗人,如果陛下不知道,那这个照相机又是谁做的呢?陛下可千万不要说这是神仙用的,别人相信,臣妾可是不相信的。”

    “嗯……”刘学挠了挠头,为难的说道:“这个东西朕确实不懂,不过不懂不要紧,朕会用就好了。怎么样?你们要不要也照个相?”

    “好啊,好啊,陛下,臣妾也想照,臣妾想到御花园去照,那里的花可美可美了。”一听刘学说要给她们每个人都照相,袁文芳立刻兴奋的跳了起来。

    “陛下还没吃饭呢,去什么御花园,都回去坐下,吃饭。”就在几人高兴的时候,周玉凤这个大姐大说话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虽然她也还只是一个小女生,对相机这个新鲜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但她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知道轻重。现在是吃饭的时间,如果去御花园照相,这顿饭怕是吃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