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十双。”
    鞋柜负责人杨金花支支吾吾的回答。
    如冯义胜所预料的一模一样,这些售货员们已经 彻底被征服了。
    每天他们都会盯着对面,望着对面的冯义胜日进斗金!
    他们谁不后悔当时没有答应冯义胜的请求?
    “又卖了八十?”刘民山几乎是惊叫。
    因为这几天时间以来,冯义胜每天的出货量都超过了八十。
    刘民山开始盘算了起来。
    “一双成本价三块,如果我柜台上五块钱出,一双赚两块,八十双就是毛利一百六。”
    “供销社一共三十二个人,每天所需要支付的工资是五十块,那这么一算下来,我们不就自给自足,还能有结余了吗?”
    “那我还天天跑县政府吵县长要啥补贴?”
    想起了这个,刘民山心情真不淡定了。
    有些急躁的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
    杨金花这时候小心忐忑的问了句:“主任,我…我想问下,今天你去县里,那边怎么说的啊。”
    “您看,我们 都半年没有发工资了,有办法解……”
    “解决个屁啊!”刘民山火冒三丈。
    起因是今天他去县里又碰了一鼻子灰。
    县里态度很明确,现在没有钱,我们也要看上面。
    而且话里已经有那个意思了,甚至还有可能要解散供销社。
    想起这个就更加来脾气:“你看看你们,平常怎么上班的?”
    “嗑瓜子,修指甲,老百姓来买东西了,你们倒好,摆出一副比谁都大的领导派头!”
    ot关键你们还看不起那边倒爷街的倒爷,谁给你们的自信?ot
    “人家对面小倒爷一天的销量,抵得过你们两年的销量,你们脸难道不红吗,但凡有点志气,我们供销社也不至于会这样。”
    这群人也不是第一天挨骂了,也习惯了。
    杨金花瞥了瞥嘴巴,声音很小:“主任您一天到晚在办公室里睡觉,也没有管过我们啊。”
    “再说了,你平日里不是最恨倒爷的吗,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怎么一下这跟头翻的比车轮子转的还溜顺。”
    “你还给我狡辩!”刘民山真动火气了。
    吓的所有人全都低下了脑袋。
    办公室内陷入了沉默压抑。
    刘民山一连抽了几根烟,最后烟头往烟灰缸里一按。
    心里有了一个决定:“明天这小伙子要再出来摆摊了,你给我把人家请进来,我要和他好好的交谈一次。”
    “我们卖他的鞋子吗?”
    一个售货员脸上忽然冒出了喜悦之光!
    因为冯义胜当初承诺过他们,只要你卖我鞋子,一双我给你们两毛钱的提成!
    这几天冯义胜已经彻底刺激他们了。
    一天销售额那么大,我们这不都会发财嘛。
    几个人无比兴奋的交头接耳了起来。
    刘民山起身背着手:“你们都给我长点脑子,不要以为这里是铁饭碗,还不努力,一个个等着下岗吧。”
    “都给我回自己岗位上去,我去找县里要政策。”
    说完刘民山夹着顺了桌上的皮包夹着,离开了办公室。
    ……
    五天,冯义胜整整赚了两千块钱!
    两千块什么概念?
    冯义胜拿着这两千块钱在县城里买了五百多平米的仓库。
    前前后后所有的费用支出后,他还剩下一千多块钱。
    他也非常讲诚信,每天卖完鞋子后,都会给曾才洪结算。
    曾才洪像是在做梦!
    五天他就赚了四十多块钱,这比以前太好过了。
    越干越起劲。
    这天,李建国又拖了一拖拉机货过来 。
    完了后,三人满头大汗的坐在冯义胜买的这个仓库里。
    买了点小酒,还称了几斤卤牛肉,上好家庭的生活了。
    几杯下肚后,李建国有些奇怪的问道:“胜哥,你们这几天在外面捣鼓摆摊,难道就没有一个红袖章来抓你们吗?”
    冯义胜笑着说:“这就是我最担心的事情,我们需要转型了。”
    曾才洪这才刚尝到甜头呢,你忽然一下跟我讲不搞了。
    很是着急:“胜哥,别呀,我还想存点钱回去盖个大瓦房呢。”
    “这几天我看到很多红袖章从我们这边路过,他们也没有抓我们的意思啊,直接走了。”
    “昨天有个红袖章还被我忽悠买了一双鞋子,说明上头政策又宽松了啊,怎么就不能干了 。”
    冯义胜为何敢这么大张旗鼓的在供销社门口搞活动?源自于他每天都会坚持看报纸。
    这年代所有的商机都在一张张的报纸内容当中。
    前几天,一则名为:坚持走华夏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路线,进一步开放小商品市场交易。
    而这些小商品的目录表里,就有鞋子服装在列。
    县里应该也已经得到了指令,所以最近红袖章没有再追着这些倒卖鞋服的倒爷满街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到。
    比较开明的,还会和他们扯几句:生意如何?
    冯义胜喝了小口:“我问你,县城里最好的地段是哪里?”
    “当然是我们牢牢占据的地方啊,供销社这一块。”
    “成,我再问你,既然这里地段这么好,为什么倒爷街那边的倒爷不到这里来摆摊?”
    “那还用问,当然是怕红袖章抓人呗,都夹着尾巴过日子呢。”
    冯义胜继续问:“那,如果红袖章现在不抓人了呢?结果会如何?”
    “胜哥你就是在说废话,这里地段这么好,红袖章不抓人的话,倒爷街那边的人不全会……”
    曾才洪说到这里马上酒醒了一半:“你意思是,要不了多久,供销社对面肯定会被倒爷给全霸占?”
    冯义胜放下了酒杯:“这就是市场的残酷,不想后面一步,肯定要被淘汰,要被搞死。”
    “不出我预料的话,明天肯定会有别的倒爷出现在那边。”
    “我们摆摊干不长久。”
    边上李建国一下着急了:“那咋办啊,我昨天还在我老丈人面前吹牛,一个星期内开始恢复生产,一个月之内把库存给全部清理掉。”
    “你这么一讲,我心里没底了啊胜哥。”
    冯义胜白了他一眼:“你就是这性子不好,不淡定。”
    “摆摊无利可图了,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干了。”
    “你们以为我天天在供销社门口摆摊是干嘛?真以为就为了赚这两千块小钱?”
    两千块,在对面二人眼里是一笔巨款。
    可前世冯义胜是个玩钱的人,巅峰时刻一天手上数十亿米元进出。
    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数字,自然毫无波澜。
    看二人迷惑,冯义胜把自己的想法大概的讲了一遍。
    二人又听的一阵热血沸腾。
    冯义胜最初的想法是把货拿进供销社,然后用提成奖励来刺激那些售货员。
    但现在想法升级了,他要把这个供销社打造成一个鞋子批发市场!
    让周边几个县的人都到这边来进货!
    只有这样,他进账的速度才会加快!
    对面二人也都是有理想有奔头的人,听冯义胜讲的心似狂潮!
    ……
    第二天,果然如冯义胜所预料的一样。
    他们出摊的时候,边上也有两个胆子大的倒爷走出了倒爷街。
    摊子就摆在他们面前。
    冯义胜他们的生意还是很好,但边上的两个摊子扯去了不少的人流量。
    正当两人在忙碌着的时候。
    对面那个怼过冯义胜的阿姐杨金花,带着讨好的笑容走了过来。
    “小伙子,你这…生意挺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