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 第399章:陇右粮食产量,甚是喜人

第399章:陇右粮食产量,甚是喜人

    联手?!

    听见这个词,李象顿时暗道不妙。

    大唐之所以能够强压西突厥这么多年,除了因为当年硬生生的灭了东突厥,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之外。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因为西突厥内部处于分裂状态!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大唐可以充当一个裁决者的角色。

    不断在戏突厥国内的两个派系间进行扶持,从而达到让两方一强一弱,但却互相制衡的效果。

    简单来说。

    就是玩平衡!

    可现在因为大唐的国力愈发强大,而且周围的其他番邦大多也都已经完蛋了,就只剩下西突厥一个了!

    这时,对于西突厥来说,外部威胁就大于内部的争权夺利了!

    “乙毗射匮可汗和乙毗咄陆可汗,难不成要联起手来,对付我大唐?!”

    李象觉得这极有可能。

    但问题是。

    从现在表露出的种种迹象来看,西突厥下手的对象,都是波斯人啊!

    波斯和大唐。

    一个在西突厥的西边,一个在西突厥的东边。

    总不能是搞错方向了吧?!

    这种可能当然不存在,但现在情况摆在这里,李象也着实想不通突厥人为啥要跟波斯人干起来了。

    “奇怪……”

    “是啊,谁说不是呢!”

    “我们从碎叶城一路回来,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但直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那名商人啧啧一声。

    周围人也都是神情各异,但大伙无一例外,都是难以理解西突厥两位可汗的行为。

    “先不管理不理解。”

    “从这件事情当中可以看出一个问题,便是突厥的两个可汗确实是有联手的意向,这对于我大唐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此言一出。

    周围的喧嚣瞬间荡然无存!

    商人们都是追逐名利的东西,而大战,不可避免的会对他们造成影响。

    甚至搞不好大战打起来,人都没了!

    “不应该吧……”

    “我大唐现在这么强盛,突厥的两个可汗没道理放着好日子不过,闲的蛋疼,来自己找死啊!”

    “说的是啊,突厥人又不是总不能真想灭国吧?!”

    “八年前,我大唐出兵讨灭高昌,这个教训突厥人现在难不成又忘了?!”

    商人们纷纷开口,但大多数人,都不太相信。

    大唐的军事实力摆在这里。

    而西突厥内部经过这么多年的分裂,彼此之间的矛盾可谓是非常深重。

    能够一笑泯恩仇,然后共同对付大唐?

    不太可能吧……

    李象的想法,其实和在场的这些商人们恰恰相反。

    他们都认为西突厥国力不如大唐,一旦开战,那是输多赢少,所以就不会向大唐出兵。

    然而……

    越是这样,越有可能!

    正因为大唐和西突厥之间的国力差距,正在慢慢的拉大。

    所以如果西突厥要动手反抗的话。

    无疑越早动手,对于他们来说就越是有利,否则,国力差距愈发大后,赢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不过这些话。

    李象并没有和这群商人们说。

    商人最是喜欢以讹传讹了,自己要是把这话说出来了,被有心人听见之后,再来个以讹传讹添油加醋,搞不好会引发什么动乱。

    毕竟。

    这一切还只是没有真凭实据的猜测罢了。

    “不管如何,西域局势怕是都要变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这两个蠢货联合起来,去闲得蛋疼针对波斯人到底要干什么?!”

    李象真是想不明白。

    怀揣着这个疑惑,次日清晨,李象等人又重新启程,继续朝着西边行去。

    数日后。

    李象一行人抵达秦州。

    此地位于陇右道的最东端,离大唐的核心之地关中不过是咫尺之遥,气候、水文乃至于环境,其实都大差不差。

    秦州在汉代,有个更加广为流传的名字,便是天水。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

    此地的地理环境,是大体如何的了。

    而秦州的位置也极其重要,从此地往西南,就可以进入青海湖地区,而往西北走,则可以直接经过兰州,进入河西走廊。

    秦州大地,四野辽阔。

    李象从官道上离开,进入乡间小路,在看见正在歇息的百姓有就会下马,取出炭笔和纸板,一边询问,一边记录。

    “老伯,不知道今年地里的麦子,收了多少?!”

    好在大唐雅言通行四方。

    再加上秦州离长安不远,所以,此地的百姓自然能够听得懂,陈思片刻就给出了回答。

    “不到一斛粮食,但也差不了多少……”

    唐代的斛,是个容量单位。

    一斛粮食,大约是一百五十斤陈,倘若换作成年人食用的话,大体能够吃上三个多月。

    当然。

    这只是理论上。

    事实是,如果只吃粮食,饭量会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还不顶饱,而且这还是用寻常时候的壮年汉子食量来计算的。

    倘若农忙出大力的时候,自然吃的更多。

    李象又询问了几句之后,基本上就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秦州地处渭水上游。

    有充足灌溉水源且精心打理的田地,能够产粮大概一百五十斤上下。

    但这是上田中的上田。

    水源这种东西是非常珍贵的,很多田地根本就难以自然进行灌溉,只能通过人力灌溉。

    这样的田地,叫做中田。

    中田的粮食产量约末也就只有一百斤出头了。

    至于占所有田地大头的下田,就是难以进行灌溉,只能靠天吃饭的田地,亩产量都不到一百斤。

    如果百姓们在不仔细进行耕作,产粮会更低。

    但是。

    无论如何。

    不说吃饱饭,起码人是饿不死的!

    因为有红薯和土豆可以托底,李象向西询问了好些人,询问坦克过去几年间新作物的产量。

    平均下来,约莫能有个四五百斤上下!

    这个产量,着实恐怖!

    虽然红薯和土豆不能当成主粮来吃,但架不住产量高啊,给麦子和粟米等主粮打辅助是非常好的!

    “呼……”

    “由此可见,陇右道秦州的百姓,日子过得尚且是可以的。”

    “殿下,既然已经有结论了,不知是否就此回京?!”

    闻言。

    李象连犹豫都没犹豫,便端燃摇头。

    “出来一趟,既然是为了调查来的,自然得仔仔细细的调查一番才是。”

    “走吧。”

    “继续向西,看看河西之地的百姓,生活的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