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我为太子! > 第405章:入三省拜相!

第405章:入三省拜相!

    贸易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生命线。

    大唐之所以要拱卫关中,坚持关中本位政策,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关中靠近丝绸之路!

    东西方商贸往来,能够带来极大的利益!

    可……

    李承乾很清楚一点。

    那就是现如今日益昌隆的陆上丝绸之路,在一两百年后,就会因为气候原因而迅速衰退!

    换句话说。

    商贸的未来,就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

    所以。

    无论是出于封锁突厥遏制大食国的考虑,还是出于对大唐长久利益的谋划布置的考虑来说。

    兴盛海贸,都是必行之事了。

    但李承乾也很清楚。

    现在的大唐,于广袤的海疆基本上都没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对于海贸,大多数人也是并不看好,甚至是泼冷水!

    李承乾的压力,着实很大。

    可无论怎样,他都要把海贸给推行下去!

    姜行本将李承乾的话牢牢记下,随后便退到一旁,而李承乾也适时的看向了一众宰相,道:

    “传令。”

    “召留守在窝州等地的左武卫大将军侯君集,右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左武侯卫大将军薛仁贵三人,尽数召回长安!”

    “窝国故地,由窝州大都督府长史裴行俭,辅佐吴王李恪坐镇!”

    自从去年七八月到现在。

    不知不觉间,窝国已经覆灭一整年了!

    而经过一年的清洗,窝国故地明面上的反唐势力已经基本上被杀干净了。

    当然。

    暗中的反唐势力肯定还存在。

    但窝人这种记打不记吃的民族,经过一整年的血洗,其实脊梁骨早就已经被打断了!

    日后造反的可能性,有,但并不大。

    起码只要大唐一直维持强盛的状态,那么窝国就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非但如此。

    窝国人还会尽心尽责的“孝顺”大唐这个严厉的父亲。

    况且,李承乾还留下了李恪与裴行俭。

    尤其是后者。

    那也是个不亚于侯君集等杀胚的狠人,要是胆敢有人在这个紧要关头跳出来整幺蛾子,恐怕死相,一定很是凄惨!

    而之所以要把侯君集三人叫回来,原因自然就是为了防备突厥人和大食人。

    “好了,事情暂时就这样。”

    “诸卿各司其职,下去处理安排一下吧!”

    “是,陛下……”

    众人齐齐行礼,接着就成群结队的离去,然而李承乾却在最后,叫住了工部尚书姜行本。

    “陛下留下臣,可是有要事?”

    李承乾点了点头。

    “自然。”

    说话间。

    他就在前头带路。

    不久之后,便带着姜行本来到一幅悬挂着的巨大舆图面前,姜行本抬头定睛一看,然后瞬间大惊失色!

    “陛…陛下,这?!”

    舆图非常大。

    但是这并非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在舆图上大唐只是其中一个部分罢了!

    大唐向东,是广袤的海洋。

    而在这舆图上,海洋并非人们印象中的空旷,而是在东南方遍布了大大小小一大堆岛屿,甚至是…大陆?!

    除此之外。

    天竺、突厥、波斯、大食、拂菻……

    各个只在卷宗中提到的国家,却清晰无比的出现在了巨大的舆图上!

    而在更西方,和越过大洋地更东方,似乎…还有一大片陆地……

    姜行本仔细的打量着舆图。

    直到良久之后,才猛然回神,看着脸色平静,没有丝毫波澜的李承乾,惊愕道:

    “陛下这舆图,是从哪得来的?!”

    “呵呵……”

    “天就不可泄露。”

    李承乾并没有给个答复,而是自顾自的拿起了一旁的一根小木杆,指着舆图,道:

    “如图所示。”

    “从广州和扬州出发,沿着交州的海岸线一路南行,继而,继而转道东南,就会这个海峡。”

    大唐如今。

    尚且没有意识到南边的具体地理状况。

    但一些主要地区,在民间,尤其是商人和居住于交州等地的人来说,并非完全陌生。

    就比如这海峡。

    虽然没有具体的名称,但指代的,就是所谓的马六甲海峡!

    当然了,此时还不叫这个名字。

    “此地,就是我大唐远洋海贸的第一个根据地,第一个重要的港口!”

    “只要将此地给经营好,那么大唐的万里海疆和海贸商路,就可以确保无虞了!”

    姜行本听完这番话。

    仔细思索了片刻之后,就豁然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陛下是想让臣派人,去这里修筑要塞和港口?!”

    “没错!”

    李承乾郑重点头。

    “这件事情涉及我大唐未来百年的国运,而且在现在还是绝密中的绝密。”

    “包括这幅舆图在内。”

    “整个大唐,见到的,知道的,都不超过十指之数,就连朕的两个儿子,都完全不知情!”

    姜行本明白这是啥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大唐除了李承乾这个皇帝,以及杜荷、赵节、褚遂良、侯苏薛裴四位大将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人知道了!

    或许…太上皇也可能知道一些。

    但无论如何。

    既然今日李承乾将他留下来,单独给他看了这幅舆图,那么意味其实就已经很明显了!

    拜相!

    他姜行本,怕是要成大唐宰相了!

    “李义府死后,便空了个位置。”

    “你这几年来,在工部尚书任上干的很好,朕非常满意,所以朕想着给你加官进爵,入三省而拜相!”

    姜行本呼吸愈发急促。

    整个人由于激动,都开始莫名的微微颤抖起来。

    入三省而拜相。

    这是所有在朝为官的大臣们的最终理想!

    没想到他一个区区的工部尚书,一个纯粹的技术性官员,竟然有一天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

    “臣……”

    姜行本正欲行礼,却被李承乾一把拉住。

    “且慢!”

    “入三省拜相,是有条件的。”

    “说白了,朕希望你离京一年,亲自带队前往海峡那边,然后调集人力物力,修筑要塞和港口,彻底扎下根来!”

    “此后,朕就会派人派兵,前去驻守。”

    “长此以往下去,不需要几十年,那里就彻底成为我大唐的领土了,这对于我大唐来说,至关重要!”

    李承乾神情沉重。

    就好像在将天大的胆子,交给面前的姜行本似的。

    “朕可以许诺你。”

    “无论这件事,最后结局如何,你回京之后,一定都是我大唐的尚书左丞,位列宰相!”

    话说到这份上。

    姜行本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考虑,都不可能会拒绝了。

    于公而言,这是关乎于国家长久之计的事情。

    于私而言,这是关乎于自己入三省拜相的事情!

    所以,他没有拒绝。

    “臣姜行本,敢不遵命?!”

    “好!”

    李承乾一巴掌拍在姜行本的肩头,脸上露出了何须的笑容,赞许道:

    “姜卿果真是国家的忠勇志士!”

    “来人,传朕敕令!”

    “加封工部尚书姜行本为郡公爵位,一应赏赐,皆按照惯例执行,自此之后,你便是我大唐的勋贵了!”

    “但愿此后,你我君臣能够和睦相处,共同让我大唐更加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