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 第220章 人祭的作用,沉重的历史

第220章 人祭的作用,沉重的历史

    大秦,

    胡亥眨着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感觉自己又学到了新知识。

    “制度竟然是能崩溃的。”

    “不,制度崩溃竟然不是坏事?”

    “那么军功农爵制度的崩溃,岂不是反而说明了父皇更强?”

    胡亥惊呼出声。

    他这么一喊,让朝堂中的臣子们脸色各异。

    贵族们暗暗皱眉。

    将军们惴惴不安。

    儒家感觉滑天下之大稽,一个制度崩溃了,不正是说明这个人太烂吗?

    正所谓敬天法祖,不效法先祖,不尊祖制,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一时间,朝堂中陷入了争论中。

    秦始皇高坐在上位,一言不发,强者是不需要解释的。

    能看懂寡人的政策,你就看,看不懂,你就骂,反正寡人不屑于跟你们解释。

    道不同不相为谋。

    北宋,

    司马光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个制度的崩溃竟然是好事?”

    “说明在这个时期,一个旧的制度要消亡了,更好更新的东西要出现了。”

    他激动不已,如果这样来看待历史,那么史学中就会推翻很多固有的认知。

    旁边的读书人也激动不已。

    这要是写一篇策论,不得高中状元。

    纵论古今,莫过如此。

    大明,

    齐泰揪着胡子,整了整官帽,眼睛大亮道:

    “史书上说,李治武则天两人,均田制崩溃,史书上对两人的执政能力大家批判,如此说来,两人岂不是要反着看?”

    “正是因为他们能力强,治国有方,才让均田制迅速崩溃,进入到了新时代。”

    “话说,均田制之后的土地赋税制度是什么?”

    他扭头看向了方孝孺,黄子澄。

    两人都哼了一声。

    黄子澄是不认同齐泰的观点,方孝孺是纯粹的不知道。

    方孝孺说:“如果夏桀的所有罪都是照抄商纣王的,那么,夏桀为什么会覆灭呢?”

    “如果古代不是仁德的君王战胜了残暴的君王,为什么殷商能够代替古夏呢?”

    问得好。

    齐泰也想知道,他看了一眼朱允炆。

    朱允炆心领神会的充值,发弹幕。

    “博主,商汤既然说夏桀没有那么残暴,为什么夏桀会输呢?”

    “殷商战胜古夏,是不是文明战胜野蛮。”

    “仁德战胜残暴?”

    陈勇长叹一口气,都看了这多视频,你怎么还有这种想法。

    【文明战胜野蛮,仁德战胜残暴,这只不过是儒家人想象出来的美好画面。】

    【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殷商取代古夏,是野蛮战胜了文明,是残暴战胜了仁德。】

    (博主,我感觉你在黑商汤。)

    (我商汤怎么就残暴了?)

    (殷商的黑历史吗?细嗦。)

    殷商,

    伊尹黑着脸,

    “大王,这人再骂咱们。”

    商汤捞起锅里面的一根大骨头,哼道:“骂就骂呗,只要骂得对,咱就听着。”

    说话间,他指着旁边的人骂道:“准备的人祭别弄死了,这次要灭掉古夏,得先祖神灵多庇佑,祭品要选好的上。”

    旁边,一个个木架子被搭建起来,刚刚抓到的祭品发出了绝望的嘶吼。

    【知道殷商为什么能赢吗?】

    【有两个原因。】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殷商的文化。】

    【也就是人祭文化。】

    【那么殷商为什么会盛行这种文化呢?】

    【说一句非常扎心的事实,这个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殷商盛行,而且越来越昌盛,就说明在初期,殷商吃到了人祭文化的红利。】

    【那么人祭文化,可以带给殷商什么好处呢?】

    【它能增强殷商的综合国力。】

    (真的假的?)

    (这个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其实想想也对着,一种文还会被大规模的提倡,肯定有一定的好处,或者说,作用。)

    (我的妈呀,人祭文化,还能有什么好处。)

    大明,

    崇祯感觉脑子被重锤敲了一下。

    人祭文化,竟然是殷商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这个政策有什么作用呢?

    他是一点都看不出来。

    大秦。

    秦始皇看向了几个儿女。

    “都说说吧。”

    胡亥几个人都懵了。

    这怎么说呢。

    人祭还能有啥作用?

    【想要明白,殷商人祭文化的作用,给你们看一段资料片。】

    古代,

    一个农户的妻子生产了。

    孩子呱呱坠地。

    可是,父母,祖父母的脸上没有一点高兴之色。

    是因为这个孩子是女娃吗?

    不,恰恰是因为是男娃。

    “男娃长大了就要上税啊。”

    “家里已经有了七个小子了,养不起了。”

    “当家的,你拿个主意。”

    老婆子问老头子,老头子叹了口气,从襁褓中抱起了哇哇大哭的孙子,走向了水盆。

    “爹!”孩子父亲张了张嘴,不忍的喊出了声音。

    老头子的脚步一顿,叹气了一声:“留下这一个,全家都要死,你选吧。”

    最终孩子父亲伸出去的手停住了,一把捂住了脸蹲在地上无声的哭泣起来。

    不一会儿,孩子的哭声消失了,世界都安静了!

    【在古代,杀婴弃婴的事情太多了,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残忍的事情。】

    【是因为留下了这个孩子,一家人都要死,生存的压力让苦难的百姓别无选择。】

    【只有杀掉这个孩子,才能保证这个家其他人的生存。】

    【治家如此,治国也是如此。】

    【在上古时代,生产力极度地下,一旦碰到了天灾人祸,部落的生存和传承就遇到了挑战,而多出来的人口,就是部落最头疼的问题。】

    【人祭很残忍,但人祭和杀婴弃婴的本质是一样的,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盛行,是有着现实的因素,而这个因素就是,就是解决人口压力。】

    【殷商之所以能够战胜古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把战斗力弱的人,都献祭了。】

    【粮食就那么多,只有强者才有资格活下来,所以,殷商的战斗力,是被逼出来的。】

    【因此,商汤也不会去骂夏桀残暴无德,不会说人家生灵涂炭,因为他干的事情,比夏桀过分的多。】

    【你觉得杀掉自己孩子的父亲错了吗?】

    【你觉得用这种残暴的方式解决人口问题,是不是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令人扎心的是,古代小到一个农户,大到一个邦国,都是选择这种方式解决人口压力。】

    【所以,文明战胜野蛮,仁德战胜残暴,只是一个理想,现实中的情况是,仁德和文明的人,因为适应不了残酷的生存现状,死在了进化的路上,而野蛮的人,依靠着野蛮争夺了更多的资源,却活了下来。】

    【这才是从平民史观看到了的历史。】

    【也是历史的沉重和叹息。】

    【而你,是否能从这种沉重的历史中,让自己更适应瞬息万变的生存环境呢?】

    这两章写的有点深了,估计数据很差。

    但我想要告诉你们的是,多读书,真的有好处。

    求一波数据。

    明天,给你们讲一下,为什么野蛮会战胜文明,底层逻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