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 第522章 齐襄公死于变法!

第522章 齐襄公死于变法!

    (完全没有想到此边境非彼边境,学了历史才知道,原来边境也能是繁华之都!)

    (废话,这就要换位思考了,中原农耕文明的边境不一定有多好,但是游牧文明的边境一定非常好,因为游牧文明的边境,往往都是游牧文明跟其他地区贸易的地方,贸易枢纽能差吗?)

    (听兄弟你这么一说,我好像就明白了,比如匈奴的边境,那就是匈奴跟大汉的贸易集市啊,这能穷的了吗?)

    (感情这一帮史官就是在偷换概念,这一手玩的贼溜!)

    (我总算明白了,史书上如何去颠倒黑白,如果史书告诉我葵丘,也就是齐国的边境竟然如此繁华,我怎么可能相信史官那种弱智的说法,这是人人都打破头想要去的地方,只有争着抢着争不到的机会,哪有让你去的,你还嫌弃的事情发生了?)

    (真就是读史书是需要门槛,一个小小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就完全改变了史书上所有的意思!这让我想起了理科的符号,一个符号的改变,结果就是天差地别。)

    (那确实!)

    …………

    春秋

    齐国

    齐襄公储儿开怀大笑。

    “看来后世子孙还是有能人的,我真以为后世子孙连这点门道都不清楚,那就真是把先祖们的荣耀全部给踩在地上给抹杀了!”

    但齐国其他权贵却心里发恨。

    都在暗骂博主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我们怎么写你就怎么看,我们怎么说你就怎么信不就得了?

    为什么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要把整个社会的运转结构,要把当时每一个城市的职能和繁华程度搞得那么清楚。

    不知道什么叫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吗?

    …………

    另一边

    左丘明更加无语。

    他发现自己在写历史的时候,犯的常识性错误太多了。

    当然这跟他是鲁国史官,不是齐国史官也有关系。

    但如果司马迁来指出他错误的话。

    司马迁会告诉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你左丘明肯定没有实地考察过。

    只是凭借着资料上的数据就做出了判断。

    这种写历史的方式只能叫做纸上谈兵!

    贻笑大方。

    …………

    大唐

    李承乾目光幽幽的盯着魏征房玄龄以及世家门阀的人

    他阴阳怪气的说:

    “咱们大唐一些所谓的儒学大家,经学魁首,所研究出来的结论却如此的可笑幼稚!”

    “你们不去探究历史的真相,也不想去看到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只想着愚弄大众,扭曲三观,这不仅仅是儒家学派的耻辱,更是让炎黄先祖们蒙羞,后人只会嘲笑咱们大唐,无任何学术成就!”

    “尤其是跟人家大汉相比,咱们大唐有些自认为很厉害的臣子,连最起码的节操都没有!”

    “恩,孤说的就是老师你们!”

    最后一句话直接就矛头对准了魏征。

    魏征可是李承乾最为憎恨的人之一,你给李建成当幕僚的时候啊,毒计频出啊!

    看着像一个人!

    但是你给孤当老师的时候,满嘴仁义道德,假仁假义那一套玩的挺溜啊。

    咋滴?

    我李承乾比不过李建成是吗?不值得你魏征真心实意的辅佐?

    还是你把我李承乾当猪一样养呢?

    魏征要气死了,这个孽徒。

    是要欺师灭祖不成?

    他本来都不想谈这个问题了,毕竟脸被打得太多次了。

    可逆徒如此挑衅,身为儒家人的风骨,他如果连应战都不敢的话,谁还会相信他魏征是一个忠臣?

    魏征问:“如果说,齐襄公真的对连称和管至父这么好!那么他们两个人为什么要造反呢?”

    李承乾呵呵一笑:

    “老师这话说的好像隐太子李建成对你不好似的?”

    “那你为什么要投靠父皇?你不会直接以身殉职吗?不应该跟着隐太子一起赴死吗?”

    “”为何要改换门庭?”

    “再说老师更换了那么多主公,难道理由就是,每一个主公都对老师不好吗?”

    “这可能吗?还不是有的人要当几姓家奴,你都能当几姓家奴,人家连称管至父当两姓家奴不行吗?”

    什么叫,打人专打脸骂人专揭短。

    李承乾的每一句话就跟钢针一样剜在了魏征的心里面,把魏征的脸面放在地上,狠狠地践踏。

    虽然科举学子都很生气,但是没人为魏征打抱不平,因为他就是这样对待李承乾和李世民的。

    魏征已经被骂了,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房玄龄叹了一口气,赶紧出来给魏征解围。

    “太子殿下,咱们现在谈论的是齐襄公除外,请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咱们要就事论事!”

    “请问,连称和管至父为什么要背叛齐襄公?”

    …………

    (博主博主,我搞不明白呀,既然你说的齐襄公对连称和管至父这么好,为什么他们要背叛呢?)

    (这个我也是真没搞明白,这一段历史看着就觉得难以理解。)

    陈颖喝了一口肥宅快乐水,但他心里并不快乐。

    【这里的事情就涉及到了成年人的世界。】

    【成年人的世界中只有冰冷的利益!】

    【你在儿时所谓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都比不过你成家立业之后的柴米油盐,房贷车贷。】

    【你会为了自己的手足兄弟挚爱亲朋,放弃更高的职位,更丰厚的年薪,更好的发展前景吗?】

    【谁会把那些所谓的亲情友情放在自己的利益之前呢?】

    【齐襄公为什么会被两个二五仔给背叛?】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两个二五仔知道跟着齐襄公会可能会死!】

    【他们不想跟着齐襄公一起沉船。】

    【因为齐襄公当时在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改革变法!】

    (我靠,我就知道,凡是这些暴君死得不明不白,那一定是暴君触及到了权贵的利益!)

    (商朝的商纣王,周朝的周厉王,周宣王,周昭王,哪一个不是如此呢?)

    (改革改革还是改革,变法变法仍旧是变法,每一个试图想要改变旧有格局的人都会面临着旧贵族势力的疯狂反扑!)

    …………

    大秦,

    胡亥激动得直搓手。

    他仿佛一下子领悟了桎梏的关巧。

    “要想国富民强,就得改革变法呀!”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个观点。”

    儒家之人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法家的改革变法。

    儒家可是讲究敬天法祖,越古老的东西就是越好的,越守旧的玩意就是越完美的。

    淳于越黑着脸说:“我怎么从没听说过齐襄公有改革变法呢?”

    胡亥呵呵一笑:“这不正说明你孤陋寡闻吗?”

    秦始皇饶有兴致地看着胡亥跟这些儒家人斗嘴,心里则是美得冒泡,有一个长嘴的儿子还是不错的。

    不像扶苏,只会来怼他这个老父亲。

    淳于越不服道:

    “你说齐襄公改革变法了,那么他改的是什么革?变的是什么法呢?”

    …………

    天幕下很多皇帝太子大臣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尤其是大明时期的朱允方孝孺齐泰等人。

    那是争得面红耳赤。

    方孝孺等人就认为史书上没有写的变法,就不可能有变法!

    这时候天幕中的画面一变。

    【是不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齐襄公变法的内容呢?】

    【其实就在儒家写的史书里面,已经明确说明了。】

    【他们不敢说齐襄公在变法,但是齐襄公做的事情,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这个变法的内容也很简单,只不过是把齐襄公变法的内容,放到了齐桓公小白的身上。】

    【最主要的变化内容是什么呢?】

    【唯才是举!】

    【改变官吏的选拔模式。】

    【其实这就是春秋时代变法的一个主旋律,叫做打破以血脉选拔官吏的旧有助制度,也就是打破周礼的世卿世禄制度。】

    【通俗说,就是选官制度的改革。】

    【春秋时期,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诸侯国,他们都在积极探索官吏选拔的改革方向。】

    【齐国也不例外!】

    【齐襄公时期就更为明显了,因为随着对外战争的不断扩大化,周边的诸侯国不断地给齐国割让城池。】

    【齐国领土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官吏来进行管理。】

    【那么齐襄公到底该如何去选择官吏呢?】

    【无非就是4个字,唯才是举!】

    【当然齐襄公做的不仅仅是唯才是举。】

    【如果只是唯才是举的话,他不会让旧贵族如此抵制他。】

    【秦襄公做了另一件让旧贵族吐血的就是,齐襄公要大力引进其他诸侯国的人才!】

    【连称和管至父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两个人是哪国人呢?】

    【很多人以为他们是齐国的。】

    【大错特错!】

    【他们其实都不是齐国人!】

    【连称,看姓氏就明白了。】

    【这是芈姓连氏。】

    【芈姓,哪一国的?】

    【有点历史常识的都清楚。】

    【他是楚国的公族,来到齐国是为了封官进爵。】

    【管至父,大家应该就更熟悉了,妥妥的姬姓官氏。】

    【姬姓能是齐国的本土贵族吗?】

    【他也是来齐国谋求进身之阶的。】

    【齐襄公任命这些非本土贵族,就是为了打击本土贵族世袭垄断官吏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也正因为齐襄公的用人制度,才导致了旧贵族的集体反叛!】

    【齐襄公不仅仅是要提拔底层百姓,让他们打通阶层通道,让这些底层也可以当官。】

    【还在重要的岗位上,让外来人才优先,其实这么做大家应该都很理解,齐襄公就是为了吸收其他诸侯国的人才,有两个考虑。】

    【第一,这对齐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其他国的人才都跑到齐国,齐国的实力变强了,其他诸侯国的实力就变弱了。】

    【这个策略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第二,外来人才没有根脚,在齐国就不会瓜分君王的权力,以齐襄公为尊,齐襄公这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可同样这样的策略,也严重侵害了齐国本土贵族的利益,所以本土贵族以天子二守家族,国氏高氏为核心,他们就要推翻齐襄公!】

    【而他们推翻齐襄公的手段很简单,就是以更高的价格收买齐襄公从其他诸侯国拉拢过来的人才。】

    【直接撬墙角。】

    【连称和管至父这些外来人才,其实都没有忠诚可言,他们从自己的诸侯国中离开来到齐国,不过就是为了高官显爵。】

    【而齐国贵族能给他们的更多,所以他们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背叛了齐襄公而已。】

    【这在春秋时代,简直司空见惯!】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