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 第596章 同袍社

第596章 同袍社

    第596章同袍社(第1/2页)

    实话说,石岭县府衙库房中的土地账册,所记录的田亩数。

    基本上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前的情形。

    而在这期间,农户们私下开垦的土地。

    就变成了不存在于官府田亩账册上的隐田,而隐田可是不用上税的。

    那些兵户村寨因为有军堡监管,兵户们都是按丁授田,所以田亩数尚且清晰。

    兵户们即便是开垦了也不是自己的。

    但那些民户村寨就没有这些顾虑。

    那些村中的地主大户们,开垦隐田私田可说是公开的秘密。

    为何只能是那些地主大户才能开垦隐田呢。

    原因也简单。

    如果你只是个普通的农户,私下开垦隐田,只要是被邻人举报。

    官府哪怕只是派出名差役,就能罚的你倾家荡产。

    但这些地主大户则不同,他们在县衙通常都有些关系。

    日常也会结交一些府衙中的小吏文书。

    他们私下开垦隐田,府衙的人都会帮着遮掩。

    即便是官府十年一次的检田,清丈土地。

    他们只要肯花些银子,也能蒙混过关。

    河头村附近的这些村寨,就是这种情形。

    村中的地主大户看这里府衙与督军府的影响力有限,便在此地大量的开垦隐田。

    甚至开始侵占附近兵户村寨的田地。

    当然,这些兵户村寨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卒,乡间私斗也是一把好手。

    那些民户村子在吃了几次亏之后。

    村中的地主大户便开始结社,组建所谓的把头社。

    这种结社基本都是靠让渡些利益来团结大多数。

    比如这把头社,据说只要加入,就可分润抢夺土地的收成。

    所以临近村落的乡民参与者极多。

    这一下,丁口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兵户村寨可就吃了亏。

    不断有土地被对面的把头社侵占。

    上一任河头村的百长没什么大本事,遇到这种事也只会去军堡告状。

    但河头村地处偏僻,长庆堡能做的也不多,最多就是派出都尉与附近的把头社协商。

    但这附近的把头社,仗着自己在府衙有人又人多势众。

    继续是我行我素,根本就不理军堡。

    事情就这么继续了下去,而河头村的土地被侵占的也越来越多。

    好在这个时候,罗长生当上了河头村的百长。

    为了应对这个局面,他也苦思冥想了一番。

    发现外力是靠不住的,只能是靠河头村自己。

    既然对面靠结社与自己争地。

    那自己这方何不也结社自保。

    于是他便联络了附近的另两家兵户村寨,研究共同结社,对付这些咄咄逼人的把头社。

    另外两家兵户村寨,也被那把头社欺负的不堪其扰。

    与河头村可说是一拍即合。

    于是这三家兵户村寨,便联合组成了【同袍社】共同抵御那把头社的争水夺地。

    罗长生讲到此处,李原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

    这位罗百长,居然跟自己说起了结社的事情,这让李原心中有些意外。

    毕竟在军中,私下组织社团都是会让上官忌惮的。

    不过李原转念一想。

    这位罗百长既然敢跟自己说起此事,想来应该是有其他考量的。

    果然,罗长生继续给李原介绍起这同袍社。

    这同袍社的初衷理念,简单的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三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96章同袍社(第2/2页)

    分别是,守田,互助,共济。

    守田自不用说,为防那把头社来夺田,由三村出丁联防,村中无论男女老幼都为社员。

    人人自备木棍一根,一旦把头社的人来抢水夺田便全村出动,将对方给打回去。

    那位说了,这不是兵户村寨吗。

    村中不但有刀矛弓箭,甚至还有马匹甲胄。

    有这么多的武器,对付几个民户村寨还不轻松吗。

    其实真要是拼命打起来,练过操演又有武备的兵户自然是占优势。

    但在大梁民间有条不成文的规矩。

    那就是民间私斗,不可用军器。

    兵户们一旦动用了军器,那就容易被对方扣上谋反的帽子。

    再不济也会有人到官府告发,说兵户们暴乱戮民。

    官府的评定标准也简单粗暴,那就是谁动了铁器谁就是暴徒。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最先遭难的自然就是兵户自己,有理的事情也会变得没理。

    不但地抢不回来,自己还得摊上官司。

    兵户们吃亏吃的多了,也就有了经验。

    所以这随处可见的长棍,也就成了兵户私斗时最好的随身武器。

    不但村寨中的男人带棍子,女人出门同样也要带,甚至村寨中的半大娃子也要带。

    罗百长闲暇无事的时候,还会组织兵户们练习如何结阵,如何用木棍互相配合。

    有了这一番的操作,兵户们在遇到把头社来抢地的时候,几乎是胜多败少,也很少吃亏了。

    除了守田,同袍社的第二项职能便是互助。

    罗百长虽没看过什么兵书。

    但他心中明白,自家兵户村寨的人丁少,若是自己内部在不团结,那打起来必定吃亏。

    所以这同袍社的互助,就是要凝聚内部人心。

    需要做的也简单,概括下来就是两句话。

    在这河头村之内,只要一户有难便是全村支援。

    三村之中,只要一村有难,其他两村也不能袖手旁观。

    而罗百长做的第一步,便是救济村中的孤寡老弱。

    如果这些孤寡老弱同袍社都管。

    那所有人都会相信,这同袍社确实是在真的互助救济。

    但要救济老弱就得有钱粮。

    罗长生便将他在北岸四城得的赏银,取了一半放入社中,为老弱们购买粮食物资。

    而其他同袍社的社丁,也要各取十分之一交入社中做社金。

    有他罗百长做表率,众人也明白,社中的这些钱粮最终还是要用在大家身上的。

    所以也都纷纷解囊,居然凑出了百十两,让这同袍社暂时运作了起来。

    李原一听,笑着出言问道。

    “罗百长,社金靠社员捐助,怕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你可想过其他对策?”

    罗长生连连点头,对李原回道。

    “伯爷说的是,我也知道这样没法长久。”

    “所以就另想了法子。”

    罗百长的法子,其实就是组织人手烧炭。

    村寨中有名被同袍社救济的老汉,是位烧了半辈子炭的老炭翁。

    他见罗百长每日里为搞钱发愁,便建议他不妨组织大家烧制木炭试试。

    罗百长一想也对,如今快要入冬。

    石岭县城中的住户与店铺,必定需要大量的木炭。

    自己若是能组织起社丁烧炭,在运到城中贩卖,这不就是条进钱的门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