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384章 大决战,李云龙再战关东军!

第384章 大决战,李云龙再战关东军!

    第384章大决战,李云龙再战关东军!(第1/2页)

    此时。

    平型关。

    它是北平通向晋北的交通要道,也是长城要口之一。

    其距灵丘县城65公里,西去雁门关115公里,南近河北阜平县界。

    四周群山迭起,沟渠交错,关内只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狭窄沟道。

    长十多里,沟深数十丈,沟底通道只能过一辆汽车,错车机会极为有限。

    而南北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地势十分险要,是进行伏击的理想地形。

    在平型关战役后,三角山阵地虽看起来比较稳固。

    但由于步兵第21联队第3大队主力转向关沟村去保护支队辎重和卫生队。

    在三角山仅留下约1个中队的兵力。

    关沟村附近成为日军重要的辎重和后勤保护据点,有较多兵力驻守。

    而突入鹞子涧附近高地的尾家大队周围出现了数个师的龙国军队。

    面临被孤立围歼的可能,但日军仍在此处据守。

    试图与其他据点形成呼应,保障平型关防线的完整性。

    另外,在六郎城与关沟、东跑池均为平型关外围的第1道防线。

    日军占领六郎城后,以此为据点对平型关防线构成威胁。

    不过在平型关战役期间曾被晋军夺回,但随后又重新被日军占领。

    为巩固和加强在华北的统治,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将平型关所在区域纳入其管制体系,把该地区划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非治安区”。

    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政策,如在“治安区”加强保甲制度。

    实施身份证办法和户口调查。

    推行连坐法,扩大自卫团、警备队,强化特务活动,以禁绝抗日活动。

    同时进行奴化宣传,宣扬“王道乐土”。

    在平型关周边地区,日军对龙国抗日军民进行残酷镇压,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企图以极其残酷的破坏,动摇龙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减少抗日力量对其占领区的威胁。

    目前,平型关战役后,日军部署了三浦旅团长。

    该兵力达到7个步兵大队和1个野炮兵大队。

    此时。

    平型关日军管辖区域。

    三浦看着风平浪静的平型关,表情淡定:“哪有什么八路军?”

    “松井这是被八路军打蒙了吧!”

    一旁的参谋长笑着说道:“旅团长阁下,平型关在我皇军的管辖下,谁还敢抗日?”

    “松井师团怕是草木皆兵吧!”

    三浦:“我看是了……也不知道松井是在怎么当上师团长的!”

    言语中,三浦对松井十分的不屑和傲慢。

    没办法,谁让三浦是统制派,而松井是皇道派。

    目前,日军有两大矛盾。

    其中,陆军以“大陆政策”为核心,主张优先占领龙国,也就是“大陆”。

    进而进攻毛熊,可以称之为“北进论”。

    而海军以“海洋政策”为核心,主张优先控制太平洋、东南亚。

    可以理解为“南进论”,与英美争夺海上霸权。

    两者在军费分配、战略资源,比如石油、钢铁等,争夺上矛盾尖锐。

    陆军主导侵华战争,占用大量军费。

    在1937年全面侵华后,陆军军费占比超60%。

    这引得海军不满,多次要求扩大海军预算。

    到了1941年后,陆军主张“北进”。

    也就是进攻毛熊的远东。

    而海军主张“南进”。

    也就是占领东南亚。

    但最终因日耳曼进攻毛熊失利、东南亚资源丰富,比如石油、橡胶等。

    所以,军部决定“南进”,引发太平洋战争。

    但陆军仍需维持龙国战场的兵力,导致“两线作战”困境。

    而皇道派与统制派的权力斗争1930年代陆军内部两大派系的矛盾。

    本质是激进法西斯与稳健法西斯的路线分歧。

    皇道派是以青年军官为主,主张尊皇讨奸,通过暴力政变推翻“腐败的官僚与财阀”。

    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军部独裁”。

    而统制派则是以陆军省、参谋本部的中高层军官为主。

    主张“渐进改造国家”,通过控制内阁、推行“统制经济”实现军部独裁。

    反对皇道派的“盲目暴力”,认为其会动摇天皇统治。

    1936年“二二六兵变”失败后,皇道派被清洗,统制派完全掌控陆军,成为侵华战争的主要决策者。

    而三浦是统制派,对松井这种贸然而激进的做法十分不理解和支持。

    “旅团长,从时间上来看,松井他们应该也到了。”

    话音刚落。

    通讯兵来报:“旅团长阁下,松井师团他们已经抵达隘口了!”

    “好,打开闸门,让他们进来,护送他们离开!”

    “是,旅团长。”

    一切准备就绪。

    闸门缓缓打开,三浦来到隘处,看着慢慢靠近的松井师团,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当松井靠近的时候,三浦挥手礼貌性的打招呼。

    然而,松井师团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前进。

    大部队快速通过平型关。

    参谋长看着一脸懵逼:“松井,他们不停留休整吗?”

    “我都备好酒席了。”

    看着松井憋着一肚子气,三浦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这是要去找八路军报仇呢!”

    “看来,雁门关一战,让松井君蒙耻辱,这口气,他咽不下啊!”

    “既然这样,也好……弹药补给都省了!”

    随即,三浦十分扫兴的扭头就走。

    ……

    此时。

    松井这边。

    师团参谋好奇的问道:“师团长阁下,我们为何不在平型关休整?”

    松井没好气的说道:“三浦是统制派,和我们是死对头……”

    “这小子仗着自己资格老,冷嘲热讽的……我才不愿意去看他脸色。”

    “哼!”

    松井冷哼一声,便快马加鞭向石岭关走去。

    其实,松井除了不想看到三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要在李云龙之前赶到石岭关。

    这才是重中之重。

    至于什么党派之争,那都是松井的借口。

    “全速前进!”

    “哈衣!”

    ……

    石岭关。

    位于忻州关城村北,是忻州与太原的分界点。

    也是太原通往代、云、宁、朔的交通要冲。

    东靠小五台,西连官帽山,东接系舟山脉,西连云中山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4章大决战,李云龙再战关东军!(第2/2页)

    山势峻险,关隘雄壮,距同蒲铁路仅十余里。

    太原地区是一块盆地。

    石岭关是太原以北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是保卫太原的重要防线。

    一旦石岭关失守,太原就直接暴露在敌军面前,无险可守。

    敌军可以长驱直入,对太原城发起攻击。

    同时,石岭关是太原忻定出入之门户,是连接太原与晋北地区的关键通道。

    控制了石岭关,就能够掌控南北交通,阻止敌军的军事运输和兵力调动。

    同时也有利于己方军队的机动和补给。

    对于日军来说,占领石岭关可以打通进攻太原的道路,方便其沿同蒲铁路南下,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

    对于龙国军队而言,守住石岭关可以迟滞日军进攻,为太原的防御部署争取时间,也可作为向北出击的前沿阵地。

    所以,在抗战时期,石岭关的得失对整个华北地区的战争局势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龙国军队能够坚守石岭关。

    就能稳定太原以北的防线,牵制日军兵力。

    使其难以集中力量进攻其他地区,从而为全国抗战大局做出贡献。

    反之,如果石岭关被日军占领。

    日军就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侵略步伐,威胁到山西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安全。

    也会对龙国军队的士气和抗战信心造成打击。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石岭关成为龙国军队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和转移的重要依托。

    龙国军队可以利用石岭关的险要地形,进行阻击作战,迟滞日军追击。

    为大部队的安全转移争取时间。

    避免被日军全歼,保存有生力量,以便日后继续抗战。

    目前,石岭关周边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有利于龙国军队开展游击战争。

    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可以在石岭关附近的山区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

    袭击日军的交通线、据点等。

    给日军造成困扰,破坏其后方补给和军事行动,有效地牵制日军兵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此时,李云龙和刘三率部抵达石岭关。

    “团长,我们到了……看样子,小鬼子还没来!”

    “不过,有点奇怪……这里怎么没有小鬼子守着?”

    “估计全都调去平型关了!”李云龙分析道:“这里距离太原近,一旦有风吹草动,太原的援军很快就可以抵达。”

    “所以,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石岭关。”

    刘三,张大彪等人点了点头。

    “团长,我们都听你的!”

    李云龙大手一挥:“那还等什么……开干……”

    随后,一行人来到高处,目测了小鬼子部署的情况后。

    “他娘的,一个步兵大队就想把住这要道?”

    “老子还不信那个邪了。”

    一营长张大彪扛着歪把子机枪跑过来,粗声粗气地问:“团长,啥时候动手?”

    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手指点向城墙两侧:“看见没?东边那片矮松林,西边的乱石坡,正好藏咱们的轻重机枪连。”

    “等半夜子时,先让迫击炮连给我轰掉他们的岗楼和城门楼,然后分三路突击。”

    “你带一营从正面佯攻,吸引火力。”

    “二营绕到东边松林,用炸药包炸塌城墙。”

    “三营从西边乱石坡摸过去,端了他们的指挥部。”

    “记住,动作要快,别给小鬼子反应的时间!”

    不然,这事可就不好整了。

    “得嘞,团长!”

    很快,时间来到夜里十一点半。

    三发红色信号弹突然窜上夜空,在墨色天幕上炸开三道醒目的光痕。

    紧接着,二十门迫击炮同时开火,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砸向石岭关。

    咻咻咻……轰隆隆……轰隆隆……

    日军岗楼瞬间被火光吞没,木质的城门楼在爆炸声中轰然倒塌。

    碎木和砖石像暴雨般砸在城墙上。

    城墙上的日军慌乱地架起机枪,探照灯疯狂地扫着四周,却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摸着。

    “一营,上!”

    李云龙拔出驳壳枪,高声下令。

    张大彪率领一营战士推着土车冲上前,土车上盖着稻草,底下藏着炸药包。

    哒哒哒……

    日军的机枪子弹扫过来,稻草被打得乱飞。

    噗呲……

    几个战士中弹倒下,后面的人立刻补上去,推着土车继续往前冲。

    就在土车快要靠近城墙时,东边突然传来一阵巨响。

    二营的战士们成功炸塌了一段城墙,缺口处烟尘弥漫,露出黑黢黢的口子。

    “好小子!”

    李云龙眼前一亮,立刻调遣预备队从缺口冲进去。

    日军大队长清泉慌了神,亲自带着预备队堵缺口。

    可八路军战士像潮水般涌来,刺刀寒光闪烁,与日军展开近身肉搏。

    清泉举着指挥刀嘶吼着,刚劈倒一个八路军战士。

    就被身后飞来的一颗子弹击中胸口,鲜血喷溅在城墙上。

    ……

    西边的三营也没闲着,他们借着乱石坡的掩护,悄悄摸到日军指挥部附近。

    王怀宝带着几个爆破手,把炸药包贴在指挥部的木门上。

    轰隆隆……

    一声巨响后,战士们端着枪冲进去。

    里面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密集的子弹打倒。

    只有几个通讯兵想逃跑,直接几枪撂倒。

    凌晨三点,石岭关的枪声渐渐平息。

    李云龙站在城墙上,看着底下打扫战场的战士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参谋跑过来汇报:“团长,统计出来了!”

    “日军这个步兵大队一千二百人,除了两百多俘虏,其余全被歼灭。”

    “其中大队长松井当场毙命。”

    “咱们缴获了三门山炮、十二挺重机枪、三十挺轻机枪、一千五百支三八大盖。”

    “还有十万发子弹和五十箱手榴弹。”

    “另外还抄了他们的粮库,里面有两万斤大米和五千斤面粉!”

    “好!好!好!”

    李云龙连说三个好,声音洪亮得震得城墙上的尘土都往下掉。

    “通知下去,让炊事班赶紧煮大米饭,给弟兄们好好补补!”

    “另外,派一个营驻守石岭关,其余人抓紧时间休整,工兵快速加强防御工事。”

    从时间上来看,天一亮,松井师团便会抵达石岭关。

    届时,李云龙将会面临一场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