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长官部决议(第1/2页)
晋西,克难坡。
这座原名“南村坡”的村落,为避讳“难存”之意而被阎西山更名为“克难坡”。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便驻扎于此。
八月的晋西大地暑气蒸腾,燥热不已。然而,设在窑洞内的会议室里,凝重的气氛却压过了户外的燥热天气。
长条桌旁,将星云集。晋绥军、中央军的各个军、师级将领们正襟危坐。主位上,年过五旬的阎西山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山西式军服,双手按在桌面上,操着一口浓重的五台口音,开始了他的讲话。
“诸位,眼下这个局势,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晓得厉害。”
他的目光在参会的众位将官脸上一一扫过,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掂量着每个人的反应。
“日本人搞的这一套‘囚笼政策’,大家都看清了吧?铁路是柱子,公路是链子,碉堡是锁头!日本人这是要给咱们搭一个天罗地网。再加上不停地下乡‘扫荡’,咱们的队伍和地盘,都在缩水。
再这样下去,赔本的买卖,做不得喽。我们要是再不想点新法子,还按照过去那老一套跟小鬼子硬顶硬扛。”
他缓缓摇头,一字一顿地感慨。
“怕是,顶....不....住....了。”
他略作停顿,拿起一份文件。
“咱们吃亏,是吃在了死守阵地上的亏。八路军在这方面,脑筋就比咱们活泛得多。他们不跟你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就像那水里的泥鳅,你看着在那儿,一伸手,它却呲溜一声就滑走了,时不时的还能从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钻出来咬你一口。”
他将手中的战报向前一送。
“喏,眼前现成的例子,二十里铺这一仗。八路军就瞅准了小鬼子运输中队的弱点,利用地形优势,以极小代价,吃掉了日军整整一个中队,毙伤鬼子不下百人,自己却没折损几个人马。”
他环视众人一圈,目光中带着考量:
“这份战报,大家都仔细传阅一下,咱们来算算这笔仗,打得划算不划算。”
战报在一众将领手中传递着,并引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几位军师长瞥见“歼敌一个中队”的战果,脸上并无多少波澜,甚至有人轻哼一声,脸上挂着一丝倨傲。
“不过区区两百来号小鬼子。”
有人心下暗自嘀咕:
“我派一个主力团,慢慢啃也能拿下,何足为奇?”
然而,当他们看清八路军竟只动用了一个营的兵力,且自身伤亡微乎其微时,脸色便起了变化。
那可是一个中队近200来号小鬼子啊。将领们脸上那抹倨傲化为了惊疑,随即又陷入了沉思。
仅仅只动用了一个营……用如此小的本钱,打出这等交换比,这已远远超出了他们所熟悉范畴。
一时间,席间反应各异。
鄙夷不屑者有之,他们认为此等战术属于“偷鸡摸狗,难登大雅之堂”,非堂堂正正之师所为。
精于算计者则已抛开了胸中的那一点成见,开始在心中快速的盘算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章长官部决议(第2/2页)
“若我部效仿此法,以一个连的兵力换取日军一个小队......如此这长期积累下来,竟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更多的人则是沉默深思,他们虽未必全然认同,却也无法忽视这封战报背后揭示的战争逻辑。
阎西山见火候已到,便趁热打铁,说出了此次会议的核心内容。
“所以嘛,我跟八路军副总指挥那边,已经当面谈妥了。他们这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本事,对咱们打破小鬼子的‘囚笼’是有用处的。我的意思嘛,我第二战区的各部队,都要组织人手去人家那边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把这套游击战法的精髓给学过来。”
顾家生作为中央军嫡系王牌军的军长,自然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阎西山的话,正中他下怀。早在数月前部队补给困难时,他就动过去八路军那边“取经”的念头,只是碍于身份敏感,加之后来燃眉之急已解,便搁置了。
如今有了这“官方”渠道,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他看着那份传递过来的二十里铺伏击战战报,脑海里浮现的却是自己麾下那支新成军的快速挺进纵队。
八路军的游击、渗透,若是能与第五军强大的正面突击、机动能力相结合……这个想法让他心头一热。
这段时日,他这位军长当得确实清闲。与其他友军部队终日应对日军扫荡、疲于奔命的处境截然不同,他的防区异常平静,连小鬼子的侦察部队都鲜有露面。
全军上下按部就班地整训,具体事务自有各师师长负责操持;军队的思想建设和士气鼓舞,有老郭在一旁盯着;至于作战计划的拟定与推演,张参谋长更是领着参谋部没日没夜地钻研。
所以他这个军长,反倒成了最清闲的人,当真是“闲的蛋疼菊紧”。
“机会来了!”
顾家生心下豁然开朗,他还真打算去亲自去走一遭,看个真切。想看看”先烈们“究竟是如何在敌后生存壮大,如何以弱胜强的,如果有可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一两个名人。
会议结束后,第二战区长官部就正式下达了组织高级军官观摩团赴第十八集团军学习的命令。
顾家生的第五军名义上虽划归到第二战区的战斗序列,理论上受副总司令长官卫司令的节制,但作为嫡系中的王牌,第五军实际上是受军事委员会的直接管辖,说的直白点那就是只听命于“老头子”一人。
而且此次晋地临行前,“老头子”曾有私谕:
“阎长官的命令,振国可听可不听,凡事须多做报告。”
但是,他如果直接向重庆报告,说自己想去八路军地盘“看看”.....那无疑是不妥的。“老头子”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顾家生回想起阎西山在会议上众目睽睽之下所说的那句“跟八路军那边,已经当面谈妥了”……这“谈妥”二字,在有心人听来,实在是意味深长啊~~这两个字,可不能乱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