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战之血肉熔炉 > 第33章 百团大战

第33章 百团大战

    第33章百团大战(第1/2页)

    1940年,华夏大地正深陷抗日战争的泥沼之中,局势转入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

    为彻底扼杀敌后抗战的火种,时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多田骏,悍然推行了名为“囚笼政策”的毒计。

    多田骏以纵横交错的铁路为柱、密如蛛网的公路为链、星罗棋布的碉堡为锁,将一块块抗日根据地割裂、封锁,再以疯狂的扫荡不断进犯我敌后抗日根据地。

    随着日军的牢笼日益收紧,华北抗战形势迎来了至暗时刻。

    值此民族存亡之际,八路军副总指挥于太行山深处运筹帷幄,决意以一场惊天动地的交通破袭战,劈开这沉重枷锁。战役代号为“正太路破袭战”。

    谁料抗日的洪流竟汇聚成席卷山河的浪潮,这场后来被历史铭记为“百团大战”的战役,最终汇聚了八路军一百零五个团逾二十余万将士。

    百团大战共进行一千八百二十四场大小战斗,毙伤二万五千余日伪军,四百七十四公里钢铁动脉被斩断,一千五百余公里公路化为焦土,无数岗楼据点在轰鸣中倒塌。

    这场持续逾五个月的破袭作战,不仅重创了日军的“囚笼”,更在民族至暗时刻点燃了华夏民族不屈的烽火。

    .................

    几乎是顾家生前脚刚回到第五军的驻地,后脚整个晋地乃至整个华北的战局就被八路军的破袭战彻底点燃了。

    战报开始如同雪花片般从四面八方传来,电话铃声与电台滴答声在指挥部里彻夜不息。

    地图上,代表破袭地点和交战区域的红色箭头与圆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密度迅速炸开,覆盖了正太、同蒲、平汉等主要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广阔区域。

    顾家生拿起一份刚译出的电文,目光扫过上面罗列的战果与八路军参战部队番号,心中已然明了,历史上那场规模空前的“百团大战”,此刻已然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正当他凝神沉思之际,身旁传来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叹。

    参谋长张定邦手里捏着几份战情通报,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摇着头感慨。

    “这才多久?从战役发起到现在,情报上明确出现的八路军团级番号,乖乖,这就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个?”

    他转过身,看向顾家生,脸上写满了困惑与震惊。

    “他们……他们八路军,明面上不是只有三个师的编制吗?这才几年工夫?这些部队,这些人,还有这些枪……他们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八路军这扩张的速度,当真是……令人惊叹啊!”

    这番话,无疑道出了此时无数关注华北战局之人心中的共同疑问。

    顾家生闻言,眼神深邃。他知道,这场大战的序幕,只不过才刚刚拉开,八路军参战部队可不仅仅才六十几个,而是达到了一百多个,不然又怎么能称为“百团大战”呢。

    参谋长张定邦的那句“令人惊叹”的感慨,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在顾家生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指挥部里其他人还在为八路军竟能集结如此庞大兵力而震撼时,顾家生的思绪却已彻底放飞了起来。

    他的双眼紧紧盯着地图上那个被无数红色箭头隐约环绕,却依然傲立的重镇——太原。

    日军在晋地的指挥中枢,物资囤积的重地,往日这里戒备森严,固若金汤。但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章百团大战(第2/2页)

    一个大胆至极,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翼云兄,雨润兄,你们过来一下。”

    顾家生突然开口,打断了指挥部里众人的思绪。

    副军长郭翼云和参谋长张定邦闻声立刻上前一步,围拢到巨大的沙盘周围。

    顾家生拿起指挥棒,没有指向那些正打得火热的铁路线,而是指在了“太原”之上。

    “你们看……眼下,八路军已经把戏台子给搭好了,这主角咱们唱不了,还不能捞个配角唱唱?八路军十余万大军已经把整个晋地搅得天翻地覆。筱冢义男(日军第一军司令官)手下的部队,怕是正跟没头苍蝇一样,忙着四处救火,拆东墙补西墙。”

    他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两位得力助手,一字一句地问:

    “翼云兄,雨润兄,你们不觉得,这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吗?小鬼子现在首尾难顾,太原空虚,我们第五军,若是在这个时候不动如山,岂不是白白辜负了八路军搭好的戏台?”

    郭翼云眼神先是一凝,随即爆出一团精光,显然也被顾家生这个大胆的想法瞬间点燃了。

    而张定邦则更为谨慎,他开始仔细的推演起沙盘上的敌我态势。

    “军座,您的意思是……趁乱,搞一下太原?”

    张定邦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兴奋,又夹杂着职业军人的谨慎。

    “这……会不会胃口太大了点?”

    “胃口大不大,不是咱们说了算。”

    顾家生摇摇头。

    “正因为它看起来不可能,筱冢义男才更可能疏于防范。我现在需要一个答案,一个经过严密推演后的答案!”

    他对着俩人命令道:

    “我命令,由你二人亲自负责,立即组织参谋部所有人员,抛开一切保守思维,以‘奇袭太原’为假想,立刻进行紧急战术推演,我要在最短时间内知道,我们有没有机会,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机会,捅他筱冢义男的心窝子,干他一票!”

    “是!军座!”

    郭翼云和张定邦齐声领命,他们脸上都涌起了大战将至的激动。

    很快,第五军指挥部的核心区域灯火通明,参谋军官们被紧急召集,大量的情报资料被翻出,沙盘被更精细地标注、计算。

    一场围绕着华北战局最关键节点的头脑风暴,在这小小的第五军指挥部里,悄然刮起。

    要知道云龙兄,区区一个师的兵力就敢“野望”太原。他顾老四如今手握四个整师、近七万大军,若连“计划一下”的胆量都没有,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要论胆魄和血性,他顾老四自问可不输云龙兄的。

    更重要的是,太原这座城池,实在富得流油,让他一想起来就心头燥热不已。

    他那支被寄予厚望的快速挺进纵队,坦克数量还远远不够,储备油料更是少的可怜,还有他最为倚仗的炮兵部队,炮弹库存更是远远未达到他心中“充足”的标准。

    而这一切他急需的装备与物资……太原的仓库里,应有尽有!

    顾家生知道,这步棋如若走成了,将能彻底改变华北乃至全国的战局走向。

    这是一场豪赌,如若事有可为,他顾家生,愿意押上第五军的全部家当去“all-in”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