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启大明 > 第一百零四章 换个活法

第一百零四章 换个活法

    第104章换个活法

    永平府府治卢龙城,西南十二里,靠近滦河的地方,竖立着六个高十馀丈的硕大烟肉,冒出黑烟的如同六杆长矛,直刺云霄。

    这里就是滦州煤铁局卢龙钢铁厂。

    滦州制置使丶判滦州煤铁局都事兼永平府知府孙元化,走在前面,引着朱由校参观各个车间。

    所有人都戴着藤条编织丶外面裹了一层铁皮的安全帽。

    朱由校的安全帽外漆刷的是黄色,孙元化等人是红色,大部分人是白色。

    「皇上,滦州煤铁局的煤矿在石城到滦州一带,但是铁矿在迁安一带。于是就地取近,臣把钢铁厂设在两者中间的卢龙,两边都方便。」

    「两边方便,两边都不方便。朕看煤铁运到这里,全靠牛拉马驮,效率很低。」

    孙元化跟朱由校打交道多,早就习惯了他嘴里的新名词。

    「回皇上的话,确实效率低。

    皇上此前跟臣说的铁轨车,臣跟煤铁局研究所的人谈过,标准都定下,一百四十五厘米宽,可以并下两匹马,又不会太宽占地方。

    只是目前钢铁厂的钢铁产量还上不来,产出的那点钢铁,不是用来做枪炮刀矛,就是用去修筑城池工事。

    不过我们奉皇上的圣意,先成立了铁路处。召集了一群测绘人员,先把迁安到卢龙,卢龙到滦州和石城,再到秦皇岛的路线勘察出来确定好路线,等明年就开始修筑路基...臣算过,到明年,钢铁厂的新高炉和新钢炉能投产,

    钢铁产量能翻倍,那时就有多馀的钢材做铁轨..:」

    「好。初阳先生,你费心了。滦州煤铁局不仅是大明的重工业基地,还是大明工业革命的孵化器孵化器啊,就是抱窝孵鸡蛋的地方,孵出一窝窝小鸡,大概这个意思。」

    「皇上的意思臣懂了。」

    「初阳先生,滦州煤铁局是孵化器,新式开煤法,新式炼钢冶铁法,还有铁路,各种新的工业技术,要孵化,更重要的是孵化出适应工业革命的人才和管理制度。」

    孙元化连连点头,开口答:「皇上,滦州煤铁局不仅有冶炼所,还有煤炭所丶机械所和地理所,招揽了李振之(李之藻)丶王良甫(王微)丶张又远(张涛)等数学机器大才,又请来了熊良儒(熊明遇)为煤铁局副都事..:

    定会尽快把皇上传授的工业良法学习吸取好,再孵化出新技术来。」

    说着话,孙元化悄悄把身后一位四十六七岁红袍官员拉上前。

    「你就是熊明遇熊良儒?」

    「臣滦州制置副使丶判煤铁局副都事熊明遇,拜见皇上。」

    这是位「神人」,万历二十九年,二十二岁中进士,资历比孙承宗还要老。

    偏偏喜欢格物致知,探究万物规律,多与西方传教士和徐光启等人有往来。

    不为主流儒理士林所喜,一直转任地方。

    在福建搞过海防剿过海贼,又去宁夏成边打过蒙古人。

    天启二年改任南京右金都御史,领操练江防军务,一举剿除为祸多年的水盗巨寇朱睿,算是明末少有的六边形人才。

    天启四年,他和同乡徐良彦图谋升迁回北京任金都御史,不想被东林党大佬丶吏部尚书赵南星阻止,提拔了东林党人左光斗。

    于是卷入到与东林党的党争混战中。

    朱由校开口说:「良儒先生,朕看过你的总结题本,写得非常好。

    注重数据丶追求精确;注重科学观察;重视科学的逻辑推理及对比研巧...与朕的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规定任何试验必须做记录,统一长度丶重量丶温度等标准,详尽到克丶毫米...更是脚踏实地的实践,十分难得啊!」

    熊明遇答道:「臣拜读过皇上的《科学方法论》丶《万物易证法》,还有《数理化入门》丶

    《代数与几何》等小册子,拜服不已。

    皇上不仅定义了科学,还将其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自然科学又定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数学丶物理丶化学,三科道尽了基础科学..

    皇上学究天人,让臣敬佩得五体投地!」

    朱由校哈哈大笑,「良儒先生,我们君臣二人就不要在这凛冽北风中互相吹捧了,以后我们互相交流的机会还多的是。」

    熊明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皇上,是臣鲁莽了,一说到科学和技术的事,就情不自禁,滔滔不绝。」

    孙元化又继续介绍:「皇上,这位是熊良儒举荐的方孔绍方潜夫,现任滦州制置金事丶永平府同知。」

    这位也是位神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做过福宁知州,在那里与福宁兵备道的熊明遇相识,结为好友。

    是当下有名的易学大家,却也喜欢格物致知,还会打仗。

    朱由校还是朱友霄时,看过一篇帖子,说崇祯年间,湖广巡抚方孔绍打张献忠,八战八捷,最后与杨嗣昌意见不合,被弹劾去职。

    有网友甚至畅想,要是方孔被重用,会不会直接平定了张献忠乃至李自成?

    思路跟其他网友的畅想一样,要是毛文龙不被杀,获得重用,明朝会不会续命十年?

    当时还是朱友霄的自己,也觉得这些畅想有几分道理。

    可是成了朱由校,看完司礼监架阁库的文档后,明白如果不解决土地兼并,不解决吏治和财政问题,十个方孔也没用。

    灭了张献忠,李自成,还有刘献忠和王自成。

    又亲自跑了一趟关宁后,查过关宁帐簿后,才清楚袁崇焕在历史上杀毛文龙,是被财政逼得。

    要是继续供应东江镇十万军民,朝廷就没有足够的钱粮供应关宁锦州,他的基本盘就得崩。

    袁崇焕思前想后,觉得死道友丶不死贫道,那就先弄死毛文龙再说。

    东江镇虽然是敌后根据地,但毛文龙和他手下不是八爷,对后金的牵制作用没有那麽大。

    看看地图就知道了,皮岛在哪里?

    鸭绿江入海口以东,都到朝鲜铁山地区了。

    毛文龙上报的捷报和奏文写得很清楚,他的兵马一直在鸭绿江一带活动,很少深入到辽东腹地。

    只能算不痛不痒的袭扰,但很难伤及后金筋骨,所以当时崇祯和大部分朝臣觉得每年耗费那麽多钱粮的东江镇不值,

    兵部屡屡叫毛文龙移镇盖套,也就是三岔河入海口附近的连云岛。

    毛文龙死活不肯去,那里不是牵制后金,是去堵后金炮口..:

    黄台吉发动己已之变,毛文龙被杀丶东江镇几近废弃只是一部分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黄台吉打跑了林丹汗,征服了察哈尔丶内喀尔喀等蒙古部落,还获得了蓟州京畿北边的喀喇沁蒙古部落的支持和仆从,这才敢绕道从喜峰口一带突破长城防线,

    要是察哈尔丶内喀尔喀和喀喇沁蒙古各部还三心二意,随时可能在背后给后金一刀,打死黄台吉也不敢这麽冒险。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才单独成立新的战区一辽西行司,让神人卢象升和狠人曹文诏搭档还把黑云龙丶虎大威丶孙锐这些猛将派过去,执行新的任务。

    现在的滦州是自己积极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要是让黄台吉端了窝,这自己真的要从零开始了。

    朱由校脑子里闪过这些思绪,嘴里客气地问:「方先生现在主要主持什麽工作?」

    「回皇上的话,按照皇上此前对永平府和滦州煤铁局的部署,需要在永平府各县,以及煤铁局各厂,建立民兵部队,进行全民动员的预备役工作试点。」

    方孔嘴里说着这些词,心里总觉得有点别扭,

    可是你别说,皇上弄的这套小词,字句简单,但是直指本义。

    自己宦海浮沉十馀年,念起这套词,不由自主地琅琅上口,仿佛有一种穿透时空丶后世注定的缘分感。

    「进行的如何?」

    方孔绍实话实说,「起初并不见效,各县农夫和各厂工人,都以为是官府摊派的役,十分抗拒。」

    「那你们如何解决?」

    方孔双手一摊,「起初几个月,臣绞尽脑汁,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制置司文化局从天津和淮东调了一批文化干吏过来,组建煤铁局的文化处。

    他们来了后,带来了在天津和淮东发动盐户,组织职工的有效经验...臣带着属下积极学习,

    认真总结,很快就以组建煤铁局工人联会,以及工人公议会为契机,打破了僵局。」

    「朕记得滦州煤铁局在建立之初就组建了工人联会。」

    孙元化在旁边答:「请皇上恕罪。

    臣等当初组建了煤铁局各厂的工人协会,再组建了煤铁局的工人联合会,只是应付差事。但是全部精力放在煤矿和钢铁厂的建设上。

    工人协会和联会,只是叫人把工人的名字籍贯登记一下,就算全部入会了。代表会,推选工联理事会,成立工人公议会,都暂时搁置,没有去做。

    一直等到方潜夫学了文化处的经验,发动群众,这才开始真正地组建各厂矿的工人协会,再组建工人联合会,召开代表会,推选工联理事会,然后全体推选工人公议会。

    公议会组建一个多月,审查了煤铁局《安全生产条例》丶《生活福利待遇以及保险条例》等数条规章,提出大量修改意见...」

    朱由校连连点头。

    而今官僚和士林集团,代表着大中地主群体,他们同时还垄断着内外商贸,占据着大量的资源,还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

    既然他们靠不住,总想着从朕手里分权,忽悠朕当被他们的傀儡,那朕就换条路线。

    直接从被他们欺压和剥削的底层百姓入手。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自己跟官僚士林集团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跟底层百姓却没有,还可以互补。

    在创造新的利益,与底层百姓一起分享的同时,努力壮大,到了一定的时候再联起手来一起从官僚士林集团手里分利润。

    当然了,最后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新的官僚精英集团,但是那时就不是官僚士林集团一家独大,

    而是自己的皇权集团丶官僚精英集团和普罗大众集团三家互相制衡。

    三角关系!

    天津和淮东盐业公司,滦州煤铁局是第一批试点。

    还有被安置在山东丶直隶南部的三四十万辽东辽西百姓,他们以兴农局下属各农场安置,也会成为试点.::

    看朱由校听得十分认真,不停地点头,孙元化心里长舒一口气。

    这些制置司一脉出来的近臣,是最了解皇上的,知道他不仅有大智慧,更有心计和手段。

    组建和完善各厂矿工人协会等工作,是皇上当初再三交代的,现在才完成,孙元化心里虚。

    幸好皇上没有说什麽。

    朱由校确实没法说什麽。

    因为他见多了内阁丶六部和地方布政司丶按察司丶州县的工作效率。

    没有对比,就显示不出优秀。

    孙元化说完,识趣地后退半步,把位置让给方孔绍,人家还没汇报完工作。

    在随行陪同队伍的靠后处,有两位官员故意站在角落处,装模作样地看着一个吊车,嘴里却在暗暗交流。

    「准备好了吗?」

    「老马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厂子外面十里外的林子里埋伏着。等我们的信号。」

    个行程是巡视高炉,那里热,人群散得开。机子又多,非常复杂。

    到了那里看准时机,给老马发信号!」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