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给诸葛亮武力值拉满后他变得纯莽 > 第7章 以人为本

第7章 以人为本

    刘备犹豫了一下。

    这徐坤着实令人难以琢磨。

    他不会也要学诸葛亮的隆中对,来一个王家村对吧?

    但是大汉魅魔的属性还是让他坦然面对。

    他回头看了看关张两位贤弟,好似下定了某种决心。

    颇有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昂着头走了进去。

    徐坤的屋里很简单,草席和一炉茶,刘备和徐坤分主客入座。

    “不知皇叔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徐坤知道刘备的来意,刘备也知道徐坤知道他的来意,徐坤也知道刘备知道他知道刘备的来意,但是他们仍然要装作不知道,

    “汉室卑微,曹贼当道,苍生危难,备欲匡扶汉室,奈何孤木难支,子厚先祖徐厉,匡扶高祖、文帝两代天子,何不效法先祖,开万世之太平?”

    “这样啊.......皇叔说的有理,我这就投奔荆州刘表,匡扶他拯救大汉江山。”

    刘备蒙了,你不应该投奔我吗?

    刘表那个怂货能帮你报仇吗?就凭蔡蒯两家,他连荆州都出不去,拿什么匡扶汉室?

    莫非子厚试探于我?

    刘备摇了摇头:“景升兄内忧外患,纵有匡扶汉室之心,也无匡扶汉室之力。”

    “那我就去投奔益州刘璋,益州八十一县,高祖龙兴之地,必然能扭转乾坤。”

    刘备再摇了摇头:“季玉暗弱,张鲁都收拾不了,如何能匡扶汉室。”

    “那皇叔之见,我若匡扶汉室,应投奔何处?”

    刘备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徐坤真正的考题来了,大汉魅魔启动!

    “有一人,乃是汉室宗亲,曾平黄巾,征董卓,战吕布,诛袁逆,书信退曹贼十万雄兵,一心匡扶汉室,却败徐州,丢豫州,落新野,已七年矣。”

    “这七年他无时无刻不在卧薪尝胆,苦求贤才,欲揽天下之贤才,扶狂澜于即倒。”

    “皇叔说的可是?”

    “正是在下。”

    “备请子厚出山,救大汉之基业,救救这天下苍生。”说罢刘备眼里含泪,跪了下去。

    嘶!

    大汉魅魔恐怖如斯!

    徐坤恨不得当即就拜主公。

    徐坤连忙上前扶起刘备:“皇叔快起。”

    刘备的眼里泛着泪花,水汪汪的看着徐坤,期盼着徐坤答应他。

    天啊!这谁顶的住啊!

    有没有人懂得这种梨花带雨的魅力啊!

    破碎感拉满!

    徐坤把心一横,这时候不能心软,他必须在这刻给刘备灌输一个理念,这戏还没唱完,他咬着牙也得狠心唱下去。

    “皇叔何以匡扶汉室?”(皇叔凭借什么匡扶汉室呢?何以倒装,通以何。)

    刘备擦干眼泪坐下,他见过汉末无数的人杰,自然知道,徐坤要向自己灌输他的思想了,于是开始铺垫台阶。

    “文有孔明,武有关张赵,邀天下英才为我所用,足匡扶汉室。”

    “哦?曹操英才比将军十倍,若只靠英才,难以匡扶汉室。”

    “孔明劝我取荆州益州两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以两州之地,足匡扶汉室。”

    “哦?曹操拥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关中、南阳、司隶、若论地盘,将军难以匡扶汉室。”

    “那依子厚之见,我该以何匡扶汉室?”

    “将军起于微末,又经黄巾之乱,岂不知人民群众所含之力量?”

    刘备懵了。

    他本以为徐坤这种跳脱的性格,只是在cosplay诸葛亮,想不到真有高见。

    他哪里知道徐坤可是二十一世纪长在红旗下的少年。

    “子厚的意思是叫我善待百姓?”

    “善待每一位百姓,让他们吃饱穿暖,这样他们才会从事生产,您麾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曹操麾下的百姓民不聊生,那么百姓们自然会希望您能匡扶汉室。”

    “那对待世家呢?”

    “对待世家要拉一派,打一派,拉拢跟您比较亲近的,打压与您为敌的,与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刘备虽然没全听懂,但是大为震撼,这个冲击力对他来讲比隆中对还要大。

    诸葛亮的隆中对是战略方向,徐坤这王家村对可能就是“王道”。

    “求子厚助我!”

    “将军可是认同我的想法?”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备欲匡扶汉室,本就是为救百姓于水火,正如子厚所言,谁能善待百姓,百姓就会支持谁!”

    “如此,主公在上,受我一拜,坤定然助主公建立一个百姓没有人受欺负,人人吃得饱穿得暖的天下。”

    “我有子厚真是如鱼得水啊,哈哈哈哈哈。”

    徐坤穿越前没准备,没法引领大汉完成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他又是文科生,牛顿有多少定律大学时期都忘光了。

    但是他既然来了,就要为中华民族做点什么。

    想来想去,首先要让天下的百姓没人受欺负,都有田种,想从事生产的,不会因为没有地而饿死。

    其次就是避免司马家东西晋三百年的华夏大乱,什么五胡乱华,想都不要想。

    这也是他不选择曹操、孙权的原因,因为这两家的世家力量太强了,而刘备好就好在,现在没有世家支持他。

    徐坤留三百妇孺在王家村看家,带着五百亲兵随刘备到新野驻扎。

    襄阳,蒯府。

    蒯越、蒯良是刘表的文官代表,如果是蔡瑁掌握了荆州八成的兵权,那么蒯越、蒯良就掌握了荆州八成的政权。

    这一日蒯越走进蒯良的书房。

    蒯越是蒯良的弟弟,但是蒯良的能力不如蒯越,所以他对这个弟弟还是十分客气的。

    “贤弟何事?”

    蒯越把蒯良书房的窗户关上:“大哥,你小妾娘家让人屠了。”

    蒯良想了想,不好意思的问:“哪个小妾?”

    蒯越自然知道自己大哥的生活作风,随即无奈的说道:“姓王的那个。”

    蒯良:“姓王?姓王的有俩啊,你具体一点。”

    蒯越:“就是左胸上有颗痣那个。”

    蒯良:“啊!你说那个啊,不对......你怎么知道她左胸上有痣?”

    蒯越:“上次蔡瑁来,你让她献舞,她穿的抹胸跳的。”

    蒯良:“是我误会贤弟了,那是谁屠的她家?”

    蒯越:“徐坤。”

    蒯良:“徐州徐家那个破落户?一个破落户派兵杀了就是。”

    蒯越:“要能杀,我还跟你说什么,他投刘备了。”

    蒯良:“那让刘备把他交出来。”

    蒯越:“刘备交出来,你也杀不了,徐坤死去的母亲姓蔡,你再想想。”

    蒯良:“蔡家那个庶出女?蔡瑁的姐姐?那他应该管主公叫......”

    蒯越:“管主公叫姨夫!管蔡瑁叫舅舅!”

    蒯良:“这都是亲戚,还真不好杀,那贤弟的意思是......”

    蒯越:“把你那个小妾杀了吧,一个小妾而已,不能影响咱们荆州世家姻亲的关系。”

    蒯良:“那贤弟去吧,反正我也不差这一个,唉,都忙不过来。”

    蒯越:“她还有一个弟弟,在襄阳当牢头,我也一并处理了,没什么事,弟弟就去了。”

    蒯良:“把门带上。”

    留在房间的蒯良自言自语:“左胸上有颗痣......哎?我记得那颗痣在胸下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