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听到徐坤的话,庞溪赶紧捂住自己嘴巴,生怕徐坤再扣他嗓子眼。
看到庞溪如此举动,徐坤撇了撇嘴。
真是无趣,还是亮亮好玩。
啪啪!
徐坤拍了拍手,从门口递进来一本本书,士兵们一个传一个,传到每个案子前都有一本书。
看到这书,许多世家家主惊奇起来。
“这是《左传》?居然是用纸做的!”
“我这是《论语》,这书用纸做出来居然十分精美!”
“不只是精美,而且这一本居然是整部!”
“整部?寻常一部经典少说十几个竹简,这居然一本全收入其中?”
“甚至十分轻便,有这一本书,不知道平时可以少用多少竹简。”
徐坤看着这群世家惊呼的样子,拿着这书在议事厅边走边讲:
“这书乃是我荆州花费数十年时间研究出来最新工艺,这工艺技术将会引领一个时代。”
“现在此项技术,别人不会,唯独我荆州官府有此技术。”
“各位应该能读懂这其中的含金量。”
“我本想把这书成本价,每本一百钱卖给大家,到时候你们再把这书卖给别人。”
听到每本一百钱,不少世家有些皱眉。
这书要是一百钱进价,那油水可不够多。
徐坤没管这些世家的表情,接着眉飞色舞的说道:
“但是考虑到,在场的世家家主们都是我的家人们,我要给咱们家人谋福利!”
“原本定好每本一百钱,现在我决定八十钱卖给大家!”
听到这话不少世家点了点头。
要是每本八十钱的进价,这赚头就大了些。
正当所有人在为八十钱进价盘算的时候,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传来一个声音。
“还是太贵了!”
听到这话,众世家倒吸一口凉气。
究竟是谁敢这么大的胆子,敢这个时候跟徐坤讲价。
徐坤听到这话之后,十分夸张的说道:
“什么?还是太贵了?”
“那我就要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原价一百钱的纸质书,不要八十钱,不要七十钱,不要六十钱,只要五十八,立刻拿回家!”
听到徐坤的话,世家们还未反应过来,门外急匆匆跑进来一人,直接扑倒在徐坤脚下。
众人仔细一看,这不是荆州知州马良吗?
他怎么来了?
只见马良抱着徐坤的大腿,哭声喊道:
“徐军师!太便宜了!我荆州官府要亏死的!”
“徐军师!瞧本看利,您可不能再让了!再让荆州官府就赔了!”
徐坤一脚踹开马良,语气十分夸张的要死:
“不行!前些日子的坑了我最爱的家人们,我心中有愧啊!”
“今日一定要给大家补偿回来!”
“我再次给家人们送出福利,只要现在下订单,每进货一百本我荆州官府免费再送一本!”
“什么?还不够?”
“我送一本!两本!三本!四本!五本!”
“是的!你没有听错!”
“只要现在下订单,每一百本我直接送五本!”
马良听到徐坤的话,抱着徐坤的大腿拼命摇头:
“徐军师!您不能这么送啊!荆州官府会被你送破产的!”
“这个价格本身就是亏本在卖,您还送五本出去,您还不如直接一刀砍死我算了!”
徐坤直接一脚给马良踹开:
“今天我必须要给我荆州家人们谋福利!”
“谁拦着也不行!”
“这都是我的挚爱亲朋,都是我徐坤的家人们啊!”
“先下单的前三名,我将赠送诸葛亮穿过的内裤一条!”
徐坤说着,从怀中掏出三条散发着特殊味道的内裤。
“诸葛亮,诸葛孔明!汉中王最为倚仗的存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鸡毛蒜皮,善机关五行八卦无所不通!”
“那是一般人吗?!”
“诸葛亮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诸葛亮穿过的内裤,闻一下提神醒脑,闻两下永不疲劳,闻三下长生不老!”
“先到先得,只有前三名才有啊!”
徐坤说完这些话,所有世家家主已经准备跃跃欲试了。
倒不是为了什么诸葛亮的内裤,主要是这纸质书确实有价值。
要知道正常的竹简书,每一卷要四十文到五十文左右,一套少的要十几卷,多的要五六十卷,甚至上百卷的都有。
但是这纸质书可以说薄薄的一本能装不少的文字,一本的内容能顶得上竹简的几十倍。
那么这一本的价格,前期能卖到二百钱差不多,等中后期产量上去了,这一本纸质书的价格也起码得在一百钱浮动。
这每本五十八钱的价格,大有赚头。
“庞家分家,要一千本《论语》!”
“我陈家要五百本《左传》”
“我李家要五百本《论语》!”
“等等!你每一本都能保证这个质量吗?而且你荆州官府能保证按时间交货吗?”
“对啊!这可是一千本就要一千个人抄写,你荆州官府哪来的一千个能抄书的?”
听到众世家的质疑,徐坤玩味的笑了笑,走到两个世家面前,拿起两个案子上的《左传》:
“大家仔细看一看周围相同的书,看一看这笔迹是否一样?”
“看一看有无任何错字的地方?”
听到徐坤的话,众人赶紧翻看起来。
“还真是笔迹一模一样!”
“不应该啊!哪怕都是一个人写的,这笔迹也绝对没有说一模一样的道理。”
“就是,我写同一个字,哪怕笔锋笔画顺序都一个样,但是大小长短细微之下总略有不同,这怎么可能两个字完全一样?”
“拓印!”
“昔日蔡邕大儒受汉灵帝命,在太学前镌刻四十六碑,方便天下校对文字经典,往来石碑拓印者不计其数,想必这一模一样的字,应该是另一种拓印手段!”
“有道理,有道理,如此说来,这几百本书,乃至几千本书,荆州官府的产量倒是都能供得上。”
有一位模样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突然问道:
“但是我这还有些疑虑,我们荆州世家都从荆州官府这进货,我们卖给谁呢?我们又该如何定价呢?倘若我们今天买了这纸质书,你荆州官府明天以三十文一本卖到市场上,我荆州世家岂不是又要被你荆州官府欺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