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正当众人热烈交谈之际,突然,一个尖锐而刺耳的宦官声音划破了空气:
“大王到!”
这声音如同晴天霹雳,瞬间让刚才还议论纷纷、声音嘈杂的人群陷入了死寂。
每个人都立刻闭上了嘴巴,不再发出任何声响。
紧接着,只见曹丕身着一袭华贵的王服,头戴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王冕,腰间赫然别着那把传说中的曹操的倚天剑,显得格外庄重而正式。
他缓缓地从门外走了进来,步伐不急不缓,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稳有力,仪态端庄得体,用古代的话来形容,这便是典型的王者风范。
众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曹丕,看着他一步一步地从门外稳步走进议事厅,最终走到主位上。他们的表情各异,复杂多变。
曹家和夏侯家的人,脸上洋溢着期许和欣慰的神情,他们的先王曹操英明神武,为他们选择了一位雄才大略的接班人,这意味着曹家和夏侯家的超然地位将得以继续延续,家族的荣耀也将更加辉煌。
而那些世家大族们的表情则是喜忧参半,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自然是那些押对了宝、支持曹丕的人,他们此刻心中充满了庆幸和得意;而愁眉不展的,想来便是那些支持其他世子的人,他们此刻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懊悔,担忧着自己的未来。
在这群人中,面色最为难看的莫过于丁家兄弟。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忧虑和不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
显然,曹丕的登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丁家兄弟其中一人叫丁仪,是物理学家,她的未婚妻杨冬在知道自己母亲叶文洁
等一下,好像不是一个丁仪。
这个丁仪,乃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丁家,除了丁仪之外,还有另一位兄弟名叫丁廙,他同样也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
这兄弟二人,与当时的邯郸淳、杨修齐名,被后世合称为“曹植四友”。
之所以将这丁家两位兄弟冠以“东汉文学家”的称号,是因为在历史上,曹丕刚刚即位魏王,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便将这兄弟二人残忍地处死。
不仅如此,曹丕还下令将丁家满门的男丁全部斩尽杀绝。
这丁家兄弟甚至连曹丕废汉自立为帝的那一天都没能亲眼目睹,因此说他们是东汉文学家,这一点毫无争议。
实际上,曹丕的这一举动可谓是心狠手辣。
要知道,丁家在曹魏集团中的资历相当深厚,关系网错综复杂。
丁家兄弟的父亲丁冲,早在曹操担任洛阳西园八校尉之时,便与曹操结为至交好友。
后来,当曹操驻守兖州之际,丁冲随汉献帝刘协出逃至长安,正是他暗中通风报信,告知曹操天子已然出逃的消息。
更为关键的是,丁冲在报信之时,还力劝曹操亲自迎接天子至自己的势力范围。
虽然不能说丁冲是曹魏集团的原始股东,但将其视为曹魏的优秀老员工,绝对是实至名归。
然而,丁冲的命运实在是太他娘的倒霉了。
他甚至可以咒骂命运,你这个臭*子!
在汉献帝被曹操迎奉至许都之后,曹操感念其功,封其为侯,并任命他为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这一职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显然是曹操极为信任和重用的人才。
结果,丁冲酗酒拼酒,喝出胃溃疡了,直接喝死了。
即便如此,曹操对丁冲的恩宠并未减少,反而将这份感激之情全部倾注在了丁家兄弟的身上。
以至于整个曹家、夏侯家的二代子弟们,都与丁家兄弟保持着极为亲密的关系。
结果这兄弟二人却坚定地成为了曹植的忠实拥护者。
这件事说到底,还得归咎于曹丕自己多管闲事。
丁冲不幸去世之后,曹操打算将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丁冲的儿子丁仪。
为了慎重起见,曹操决定与当时还担任着五官中郎要职的长子曹丕商讨此事。
然而,令曹操意想不到的是,曹丕对这桩婚事并不看好。
曹丕直言不讳地表示:
“女人在选择伴侣时,往往会对男人的容貌有所考量。丁仪虽然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他特么独眼龙,我实在是担心我妹妹能看上这种人,依我之见,不如将公主嫁给伏波将军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他不仅英俊潇洒,而且才华出众,更为合适。”
曹操在深思熟虑之后,最终采纳了曹丕的建议,将清河公主许配给了夏侯楙。
后来,曹操在政务繁忙之际,仍不忘提拔人才,任命丁仪为西曹掾,负责处理文书事务。
在一次深入的交谈中,曹操愈发感受到丁仪那超凡脱俗的才华和独到的见解,不禁赞叹道:
“丁仪真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士啊!即便是他两只眼睛都失去了光明,我也愿意将女儿嫁给他,何况他只是眇眼睛略有瑕疵呢?看来,是我儿子曹丕的偏见误导了我,错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啊!”
而丁仪因未能如愿娶到清河公主,心中对曹丕的怨恨之情愈发强烈,简直恨得咬牙切齿。
因此,他与临淄侯曹植曹植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赞曹植为旷世奇才。
曹操原本也有意立曹植为继承人,再加上丁仪等人的极力推崇和赞誉,曹植的声望日益高涨。
这一切让曹丕深感忧虑和不安,他意识到曹植的崛起对自己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当时,曹植因其卓越的才华而备受器重,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而丁仪、丁廙丁廙兄弟与杨修才子杨修等人,也纷纷决定站在曹植这一边,竭尽全力帮助他争夺继承之位,甘愿成为他的爪牙。
可是现在曹丕即位魏王,这兄弟二人的日子,可谓是夏侯惇看路易十六,他一眼望不到头喽!
曹丕坐在主位上,面无表情心中暗爽。
这个场景他在梦中想了无数次,今日终于实现了。
曹丕坐在主位,扫视底下众人,语气略微有些紧张:
“孤初登魏王大位,有些事因为先王的丧期没过,不太好立刻就办。”
“现在先王头七也过了,有些事也该议一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