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夺取西北还是夹击江西?
「如果王爷在几个月前决定亲赴西北那麽学生再赞成不过了。」
「可是现在我军兵锋已经被鳌拜挡住。」
「残破的西南又无法保障大军后勤。」
「王爷将兵力投入到西北已经是得不偿失!」方光琛缓缓道。
几个月,王屏藩丶狄三品先破傅喀禅于保宁,再败罗可铎于汉中。
那时候的四川吴军兵力全盛士气高昂。
若是吴三桂亲临前线自然有把握一鼓作气打下西北。
可是现在呢?
经过几个月的战后西北吴军已经损失惨重。
王屏藩败于秦州,张勇丶赵良栋投降鳌拜,狄三品被孤立在平凉。
吴军夺取西北的战机已经逝去了。
就算吴三桂此时亲临前线为西北带来大批援军。
可是滇黔蜀三省残破不堪,潜力有限。
也只能勉强令吴军恢复到几个月前的状态。
根本无法让吴三桂在西北投入更多的兵力。
可清军呢?鳌拜经过几个月的惨澹经营。
已经在西北聚集了二十万军力又在战中提升了清军的战力。
此时此刻,将从广东释放出来的生力军投入西北。
在后勤和地形不占优的情况下和鳌拜作战。
这在方光琛看来已经是得不偿失了。
「既然廷献先生不赞同本王去西北那孤的大军下一步该攻何处?」吴三桂沉声道。
「江西!」方光琛断然开口。
他侃侃而谈道:「江西连同湖南丶广东丶福建。」
「只要王爷占据此处就能节制天下诸侯进取江南。」
「而高得捷和韩大任此时又在江西作战占据了吉安。」
「在清军腹部扎下了一颗钉子。」
「王爷可以给他们二人增兵使其中心开花。」
「从吉安夺取袁州堵截萍乡后路。」
「若是如此,待高得捷和韩大任得手后。」
「岳乐后路被断自然不敢守萍乡只能率军退还南昌。」
「我军主力就可从萍乡冲入江西夺取富饶的鄱阳湖平原。」
「再统一节制天下诸侯进兵江南!」
此言一出,吴三桂顿时有些心动。
对于亲率主力前往千里之外的西北。
在江西作战无疑对吴军有利很多。
江西虽然多是山区可毕竟挨看湖南和广东。
不至于让吴军主力受制于粮草无法安心作战。
更何况夏国相虽然丢了萍乡。
可他令高得捷和韩大任攻占吉安却给吴军主力夺取江西埋下了伏笔。
现在吴三桂只需要按照夏国相先前的战略。
给高得捷和韩大任二人增援精兵三万。
使吉安吴军从不到两万猛然膨胀到近五万精锐,那麽在江西腹地论起野战没有清军会是高得捷和韩大任的对手。
等到那时吉安吴军大可以放心北上再度抄袭袁州。
而吴三桂则亲提主力威逼萍乡。
在十方吴军的前后夹击之下不用多说岳乐必败无疑。
江西一省即可为吴三桂所得!
然而话虽如此可是当听到方光琛建议吴三桂放弃西北不管先攻江西后。
高启隆丶王会丶李如碧丶杨威丶塔新策等人瞬间就急了。
「周王,狄三品为大周血战。」
「至今尚在平凉苦苦坚持,难道你要放弃此等忠义之士吗?」
这些吴将异口同声地开口。
刹那间,看着高启隆这些人方光琛然了。
他自然清楚这些吴将为什麽会给狄三品求援。
原因无它,都是西营之人。
高启隆这些人早在张献忠时期就已经同狄三品并肩作战。
想要他们放弃自己的老兄弟显然不可能。
所以即便江西近在眼前。
这些吴将也摩拳擦掌想要前往西北救援狄三品。
在众将的请愿下吴三桂犹豫起来了。
毫无疑问,将主力投入江西对于他来说胜算要更大一些。
毕竟吴三桂要是前往西北仅仅是一个后勤就够他头疼了。
哪里能像在江西有湖南的米粮河广东的金银可用。
然而狄三品毕竟为国征战。
他被困在平凉倘若吴三桂不去救又怎麽合适呢?
更何况西北战场对比江西战场,吴军主力前往那里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让云南老家更为安全。
吴军在江西败了他们还能坚守湖南。
就算湖南也丢了吴军也能依靠湘西山区继续保留纵深。
可要是西北败了呢?
鳌拜拿下汉中就能冲进四川直接威胁云南!
吴三桂起兵之时为什麽要兵分两路同时进兵湖南和四川。
还不是为了给云贵提供两面纵深好保障老家的安全吗?
既然如此按照这种打法。
与其进取江西吴军还不如先稳定巴蜀汉中再图谋西北呢!
「王爷,末将愿为先锋,前往西北击败鳌拜!」高启隆等人纷纷开口。
吴三桂终是下定决心道:
「传我军令,挑选精锐三万名随孤北上!」
「本王要在秦州城下再一次杀败鳌拜救出狄三品!」
当吴三桂决定将从广东释放出来的数万吴军投入到西北战场时。
漳州城中,一场庆功宴正在展开。
「王爷自从进兵以来不过区区一年有馀。」
「就已得漳泉潮惠四府,又有兴化半府之地!」
「这可是藩主全盛时期都未能建立的功业!」
「看来虎父无犬子,王爷不亚于藩主啊!」
冯锡范丶陈绳武等人不断地夸赞。
顿时令年轻气盛刚刚即位不久的郑经愈发地飘飘然了。
他虽为郑成功的亲子。
可是由于私通乳母为郑成功所憎甚至亲自下令诛杀!
幸亏金厦诸将力保这才能幸免遇难。
然而因为此事他的父亲郑成功却活活气死在了台湾。
这使得郑经一直背负非议。
自打即位后他也是心中愤满无处发泄。
再加上由于南明已经覆灭。
郑氏以两岛抗天下已无希望。
在种种压力下郑经虽然年少可脾气也变得愈发暴躁起来。
这使得在吴三桂起兵之前郑氏内部已经濒临分裂。
然而随着滇京事变这一切柳暗花明!
在吴三桂和耿继茂相继抗住西北丶湖广丶江西丶江南清军主力的现在。
郑军非但再无存亡之危。
反而在郑经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手段夺取了漳泉潮惠四府并兴化一府的半数地盘!
这是什麽概念?
郑成功究其一生在其势力鼎盛时也不过堪堪占领漳泉二府!
身为他的儿子被郑成功憎恶的郑经却做到了他一辈子都没做到事情!
想到此处,郑经顿觉扬眉吐气。!
如今郑氏有他在必能愈发昌盛!
「诸君,共饮此杯!」他举起了酒杯。
整个漳州城中顿时欢乐一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
参军陈永华却开口道:「王爷,如今我军先在福建取漳泉二府立足,又在广东拿潮惠二府开拓。」
「如今我郑氏金银不缺,粮草也有各府供应。」
「此正是王爷亲率十万大军北伐完成藩主未完成事业之时!」
「如今苍水公重出海上已经在舟山生聚百姓,耕种生产。」
「他邀请我军进驻舟山与他合力夺取崇明进兵江南。」
「王爷可率我军北返主力亲自前往舟山同苍水公共伐江南也!」
在吴三桂起兵的刺激下。
不但郑氏柳暗花明重返大陆夺取了四府地盘。
原因已经心灰意冷的苍水公张煌言也重回海上。
招揽旧部和百姓在舟山立足。
他曾多次邀请郑军兵入长江,再打南京。
然而对于张煌言的请求。
郑军开始为了漳泉出兵福建和耿军交战后面为了潮惠响应吴军征讨广东。
如今漳泉潮惠四府地盘已经都被郑军攻占。
环顾四周,除了五岭之外的赣州。
郑军已经没有清军的地盘还可以夺取了。
此时此刻正是他们响应耿继茂和张煌言出兵北伐的时候。
然而陈永华此言一出郑经却是面露为难之色。
原因无它,昔日他父亲何等的英雄。
结果率领十万大军兵入长江却在南京城下被清军打得惨败。
致使郑氏积累十年的陆战精锐几乎覆没。
甘辉丶万礼丶余新丶张英等一众猛将惨死。
回想起那场发生在南京城下的惨败。
不止是郑经,冯锡范丶陈绳武等人也心有馀悸啊!
「陈参军此时倒不用着急。」
「我军征讨广东的主力尚且在回师的路上。」
「不如待主力休整之后再行定夺吧。」冯锡范开口道。
「这.」陈永华面露为难看向郑经。
然而这位延平王也是开口道:「陈参军,此时请容本王细细思索一番。」
此言一出陈永华亦不可奈何。
接下来的几天他屡次劝说郑经率军北伐。
可是郑经却一直犹豫不决。
他这样做除了害怕回重蹈郑成功的覆辙在江南孤军深入招致惨败外。
还因为江南远离郑军的金厦老巢。
郑军就算冒险北伐扰乱了江南郑经也不太可能占据南京立足。
反倒会给耿继茂做了嫁衣让耿军趁机杀进江南夺取南京。
对于这种不利已的事情郑经是不愿意乾的。
其实不止是他郑氏集团出身海寇又垄断东南海贸。
既然这些人都做起海贸了那麽商人重利。
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郑氏上下哪里愿意干。
对于郑氏上下的态度陈永华也不可奈何只能每日苦口婆心地劝说郑军北伐这个吴三桂丶耿继茂乃至于张煌言丶陈永华迫切渴望的战略就这样搁置了下去。
当听闻郑经迟迟不肯北伐后。
新会城中已经督促工匠恢复了火器生产的陈成却是长叹了一口气。
「洒出,你挑选一些探子潜入广州城中吧。」他缓缓开口道。
「大哥,这是为何啊?」洒出不明所丫。
陈成冷笑道:「事到如今,情况已经非常明朗了。」
「郑经不愿意冒险北伐便宜了他人。」
「可他的地盘又被吴三桂和耿继茂夹在中间已经没有扩张的可能。」
「你说说就郑经的尿性他下一步会干什麽?」
此言一出,洒出倒吸了一口凉气像是想到什麽一肢。
「大哥,郑经要干什麽啊?」
他抓耳捞腮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异肢可却始终戳不穿那层窗户纸。
陈成摇了摇头也是女语道:「那还用说,郑经自然会从盟友身上打主意。」
「而丫郑军的实力根本打不过吴三桂所丫大哥所料不错的话。」
「下一步,郑经这个海贼就要对耿继茂下手了!」
「什麽!」洒出膛目结丝。
毫女疑问,现在郑经既然女意北伐。
那麽他扩张的下一个自标必然会在盟友身上。
毕竟同郑军井壤的所有地盘中除了赣州外全是盟友的地盘。
而赣州有五岭屏障道路崎岖又不富庶。
就郑经手底下的那群海贼哪里会去翻山越岭打赣州。
既然郑军不会去打赣州。
摆在郑经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
一是继续南下同吴军争夺广州。
很显然这条路郑经是绝不敢走的。
因为广州是吴三桂的禁。
吴军现在又拥有相当大的主动权。
要是郑军敢打广州吴三桂随便派遣一支精锐就能扫荡沿海。
将郑经的漳泉潮惠四府尽数占去把他重新赶下海去。
况且就算吴三桂分身乏术女力支援广州。
可陈成却在旁边蹲着。
有他魔下的数此英军在这广州女论如何都轮不到郑经来占了!
所丫只要郑军不北伐那麽他们的扩张目标就只能放在自己焦头烂额的盟友耿继茂父子身上!
现在耿军从福建起兵也有一年多了。
不于始终打不进江南。
耿军虽然还在浙江和江西与清军对攻。
可是福建之地显然支撑不了十几吼大军的消耗。
耿军部已经后继女力,缺乏粮。
若是郑经再从耿继茂父子背后捅上一刀。
那麽毫女疑问东南战场就将全面崩溃,耿军一倒丫郑军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势必会被清军一路平推!
想起这种场景陈成就不不地警惕起来。
既然东南战场有崩溃的风险,清军有再进广东的可能。
那麽他就必须看好广州!
只要广州能掌握在反清势力手中。
女论在吴三桂还是在陈成手中他们就有同清军打持久战的可能!
可丫说这片富得流油的珠江三角洲是整个抗清大业的胜负手。
哪怕耿郑都被清军消灭。
但只要英吴两军能够守住广州。
陈成和吴三桂就算是耗也能将清廷的所有满洲兵全部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