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让大明重新伟大 > 第五章:所谓帝师

第五章:所谓帝师

    李东阳有些无奈。

    他不知道谢迁到底是在装糊涂,还是真的没看出来,竟然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还在纠结李孜省一党和传奉官的事。

    事实上,从刚刚天子的那番话中就可以看出,天子纠结的,根本就不是传奉官要不要罢黜的问题,而是该如何罢黜的问题。

    其实,当李文祥的那份奏章,被单独点出来之后,李东阳几乎是瞬间,就察觉到了关键所在。

    对于天子来说,传奉官肯定是要罢黜的,李孜省一党也肯定是要驱逐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如今新天子刚刚登基,礼仪未毕,立刻就有这麽多的奏章送到御前,态度一致的要求罢免传奉官,多少有些逼迫的意味。

    要知道,在今日之前,天子从没有说过,不会整饬吏治,罢斥传奉官。

    可那些御史,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更有把握,竟然在天子立足未稳之时,选择了以势强压的方式。

    如此一来,哪怕天子的脾气再好,也难免会生出恼怒,原本顺理成章的事,反而平添了变数。

    这种时候,谢迁还为李文祥求情,无疑是在火上浇油。

    果不其然,闻听此言,朱佑樘的脸色顿时变得愈发冷淡下来,道。

    「谢先生既然都这麽说了,那朕还能说什麽,传奉官之事,朕会和内阁好生商议,你们退下吧……」

    「陛下!」

    谢迁和李东阳二人同时抬头,神色当中带着几分错愕,但是,还未等他们开口,朱佑樘便重复道。

    「退下吧!」

    和刚刚相比,语气明显重了几分。

    谢迁眉头紧皱,还待再言,然而,一旁的李东阳却已经抢先道。

    「臣等告退。」

    眼瞧着李东阳拼命的给自己打眼色,谢迁也只得咽下话头,没再多说,有些失落的拱手告退。

    待得二人走出殿门,不出意外的,少詹事刘健并没有真的去偏殿吃茶,而是站在廊下闭目养神。

    深秋季节,天气已然有几分寒凉,但是,这位刘老大人,却就这麽站在风中,没有半点动摇。

    「刘詹事……」

    东宫旧臣当中,刘健资历最老,官位最高,和他相比,李东阳和谢迁都是后辈。

    清流当中,最讲究的就是礼仪,因此,在看到刘健身影的第一时间,二人就立刻趋步上前,拱手拜道。

    于是,刘健这才睁开了眼睛。

    他目光在李东阳和谢迁的身上扫了一眼,倒是也不客气,直接了当的问道。

    「方才殿中,陛下同你等谈论了何事?」

    三人此前都在东宫任职,也算有些交情,刚刚的情形是个什麽情况,自然也没有必要说那些场面话。

    不过,虽然道理上来讲,刘健的资历和地位,让他有这个资格用这种语气说话。

    但这种颇有些居高临下的姿态,还是让一旁的李东阳有些眉头一皱。

    看来,天子刚刚给这老家伙的教训,还是有些不够啊!

    不过,李东阳倒是也能够理解。

    毕竟,刘健作为最早一批辅弼东宫的旧臣,一直都以『教导』太子为己任。

    如今太子登基,成了新皇,他这个詹事府的少詹事,几乎已经板上钉钉的提前预定了入阁的名额。

    此前吃了这麽多的苦,如今总算是苦尽甘来,就算是再谦逊的人,心态也难免发生变化。

    何况刘健的性格,本来就不是什麽沉静的人。

    等等……

     李东阳心头思绪纷乱,忽然便有灵光一闪,似乎是想到了什麽。

    但是,还没等他抓住这点灵光,刘健恼怒的声音便已然响起。

    「陛下这是糊涂了不成?」

    「传奉官乃朝廷之大害,流弊深重,彼辈奸佞,素无才能,巧言令色,蒙蔽圣听,令朝野怨望。」

    「今陛下登极,岂可放任此害继续?」

    「不行,我要去见陛下!」

    说着,刘健迈步便要朝着殿内闯去。

    见此状况,李东阳顾不得其他,连忙上前拽住了这位少詹事的衣袖,连声道。

    「刘公息怒,切不可急躁行事啊。」

    刘健止住脚步,但是眉头却依然紧皱,他拂开李东阳的手,神色越发的不悦,道。

    「李学士,你我此前同在东宫为官,老夫一向敬重你的学识品行,但是今日,你明知传奉官一事不妥,为何不当面向陛下谏言?」

    得,火烧自己身上来了。

    李东阳有些无奈,正想开口解释,却没想到,一旁的谢迁此时却替他说话,道。

    「刘公误会了,方才在御前,李学士也并非没有谏言,反而对上奏的李文祥等人说了不少好话,只是李学士如今毕竟还在丁忧期间,若是太过谈论朝政,恐怕会引来非议,并非是不愿向陛下谏奏。」

    很明显,谢迁和刘健的关系要更亲近一些。

    因此,他这麽一说,刘健的怒色倒是稍稍平息了几分,但仍是面沉如水。

    李东阳对谢迁帮他说话,心中有些意外,不过,现在也不是多想的时候。

    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劝住刘健。

    否则的话,他就这麽闯进去,岂不是变相的告诉天子,自己和谢迁前脚离开,后脚就把奏对的内容泄露出去了吗?

    虽然说,天子并没有不许他们外传,但是,从今天的奏对来看,天子登基之后,性情和以往有所不同。

    还是谨慎些的好。

    不出意外的话,谢迁应该也有这个想法,二人对视了一眼,李东阳立刻劝道。

    「刘公且先息怒,方才在御前,陛下也并未说不罢黜传奉官,只是对李文祥奏章当中的过激言辞,有些不满。」

    「陛下向来以纯孝侍先帝,如今先帝新丧,科道诸臣此时上奏要求裁撤传奉官,且言语当中损及先帝圣明,陛下难免不满。」

    「若我等此时觐见,恐怕适得其反,不如且先回去稍等几日,待陛下除服之后,再上奏谏言不迟。」

    天子丧服,以日易月,守孝二十七日。

    从先帝驾崩开始算起,如今已经过了一小半了,最多也就是再等十天左右。

    因此,听完之后,刘健倒是也没有再急着往里闯,而是站在原地,开始思索起来。

    此时,谢迁也劝道:「刘公,李学士所言有理,如今朝中传奉官数量众多,即便是要裁撤,也需得先理清人数官职,这并非一日之事,不如我等今日先回去,商议清楚之后,再行谏奏不迟。」

    刘健本身也就是听闻皇帝不打算裁撤传奉官,因此有些冲动,此时被二人劝着,也冷静下来。

    再想起刚刚自己被『请』出乾清宫的经历,刘健也得出了和李东阳二人相同的结论。

    那就是,今日不同往日,天子如今已经是皇帝,行事风格和性情,明显也比以前有了变化。

    所以不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现在进去,都显然不是一个好时机。

    这般皱眉思索了一阵,刘健最终还是缓缓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就等陛下除服之后,再谈此事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