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 第110章:热搜词条的蝴蝶效应

第110章:热搜词条的蝴蝶效应

    第110章:热搜词条的蝴蝶效应(第1/2页)

    第110章:热搜词条的蝴蝶效应

    陆砚之的手指刚从回车键上抬起,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成00:00的瞬间,三行字直接砸进脑子。

    【某男团成员秘密恋爱遭曝光】

    【粉丝冲击机场致航班延误】

    【偶像失格?经纪公司紧急回应】

    他盯着天花板叹了口气:“又来?能不能让我睡个整觉。”

    电脑还停留在戛纳组委会的那封加密邮件页面,论文被收录的消息还没来得及告诉顾晚舟。结果热搜词条一到账,神经立马自动切换到“战备模式”。

    他没关机,反手调出一个加密通讯界面,搜到“星辰娱乐CEO”的联系方式,发了条匿名消息过去:

    “48小时内,‘某男团成员恋爱’必上热搜。现在主动公开,我能把舆论往‘担当’引,还能保你们团体续约。不接,就等着塌房加解约吧。”

    附了个PDF,里面是三份过往案例摘要——全是陆砚之用不同马甲操作过的“危机转机”通稿记录,没留真名,但业内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发完,他靠回椅背,端起已经凉透的咖啡灌了一口,嘀咕:“这年头连热搜都得搞客户服务了。”

    小唐准时出现在门口,举着一块手写板,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下次热搜还有47小时59分。”

    见陆砚之抬头,他小心翼翼问:“这次……又要开始了吗?”

    “已经开始。”陆砚之冷笑,“去拿我抽屉里的U盘,里面有三个版本的通稿模板,温情版、责任版、事业版,待会儿全发给林姐。”

    “啊?不是先等对方回复吗?”

    “他们肯定不信。”陆砚之推了推眼镜,“得加点料。”

    十分钟后,小唐顶着一张“我是工具人我不怕死”的脸,伪装成平台内容审核员,给星辰娱乐发了封内部预警函:

    “根据舆情模型预测,贵司旗下艺人存在重大公关风险,相关内容即将触发限流机制,请于24小时内完成声明备案,否则将影响季度资源扶持评级。”

    这招叫“官方恐吓”,专治那些自以为能扛热搜的愣头青。

    果然,凌晨两点十七分,陆砚之手机震了一下。

    匿名对话框弹出一行字:“你说的是真的?我们确实……在处理这事。”

    陆砚之敲键盘回得飞快:“信我,现在官宣是‘坦白’;明天被爆,就是‘背叛’。你自己选。”

    对面沉默五分钟,再回:“要怎么配合?”

    “三点要求。”他一条条打出来,“第一,全员出镜,别只让当事人背锅;第二,用我给的通稿框架;第三,发布时间定在明早八点,别拖。”

    对方犹豫:“万一粉丝炸了怎么办?”

    “粉丝炸不炸,不看事情本身,看你怎么说。”陆砚之冷笑,“你敢不敢赌一把更大的?——把这次恋爱,变成‘顶流男团集体官宣’?”

    对方彻底懵了:“啥意思?其他人也谈了?”

    “谁说要谈了?”陆砚之翻白眼,“我说的是形式!六个人站一起,一人一句‘我们不想再躲’‘想光明正大谈恋爱’‘希望粉丝理解’,懂不懂?这叫仪式感,懂不懂?这叫情绪转移,懂不懂?”

    对面终于回了个:“……好像有点道理。”

    “不是好像。”他敲下最后一句,“这波做成了,你们不是塌房,是立住‘真实人设’。做不成,下周我就在热搜上看你们解散。”

    挂断对话,陆砚之顺手把聊天记录截图发给林姐,附言:“准备接单,舆情顾问费按小时算,最低五万起。”

    林姐秒回语音,声音激动得破音:“你这是要把热搜当KPI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0章:热搜词条的蝴蝶效应(第2/2页)

    “不然呢?”他扯了扯领带,“总不能每次都等别人放火再来救场。”

    第二天早上七点四十五分,#顶流男团集体官宣#的话题词突然出现在微博热搜预热位。

    八点整,男团官微发布六分钟视频:六个男生穿着休闲西装站成一排,背景是纯白色影棚。

    第一个开口:“我们中有人恋爱了。”

    第二个接:“但我们不想骗你们。”

    第三个说:“我们也想光明正大地牵手。”

    第四个补:“不是所有偶像都该单身。”

    第五个笑:“我们没藏,只是等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第六个低头:“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视频最后,六人齐声:“我们还是我们,只是更真实了一点。”

    评论区当场裂开。

    前一秒还在刷“哥哥别走”,后一秒变成“我哭死”“这才是成熟偶像观”“建议全行业推广这种官宣模式”。

    两家主流媒体十分钟内推出深度稿:《从“禁止恋爱”到“尊重私人生活”:偶像工业的人性化转折》《坦诚不是软弱,隐瞒才是伤害》。

    水军原本准备的“私会照”模糊图刚发出去,就被大V扒出是三年前的旧图拼接,反手一个“造谣实锤”送上热搜。

    到了中午,话题冲上榜首,阅读量破十八亿。

    顾晚舟窝在片场休息区沙发上,一边啃薯片一边刷手机,忽然笑出声:“哎,你看这个评论——‘建议顾晚舟老师也官宣一下,我们都准备好祝福了’。”

    陆砚之走进来,手里拿着她惯用的冰美式,眼皮都没抬:“你要是敢乱回,我就把你去年拒绝三个综艺的黑名单贴热搜上。”

    “啧。”她接过咖啡,晃了晃高跟鞋,“你还真把自己当舆论判官了?”

    “我只是个提前知道答案的学生。”他坐下,打开笔记本,“而且这次不一样。这不是救人,是建模。”

    “建什么模?”

    “热搜干预服务模型。”他调出一份PPT,“以后这类事,我们可以收咨询费。前提是——对方必须按我们的节奏走。”

    林姐这时候冲进来,手里挥着平板:“炸了!炸了!已经有三家品牌联系我,想请老陆当‘战略舆情顾问’!其中一家还是国际奢侈品牌!”

    “报价多少?”顾晚舟问。

    “首单试水价,一场危机处理三十万。”

    顾晚舟吹了声口哨:“比拍广告赚钱。”

    “关键是可控。”陆砚之淡淡道,“以前是被动接招,现在是主动设局。热搜不是洪水,是水电站,关键看你有没有闸门。”

    林姐眼睛发亮:“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开个公司?就叫‘热搜管理局’?”

    “叫‘陆教授舆情工作室’。”顾晚舟纠正,“听着比较唬人。”

    正说着,小唐又蹭到门口,举着新牌子:

    “下次热搜还有47小时12分。”

    陆砚之瞥了一眼,忽然皱眉。

    脑海里那三条词条,最后一个原本是【偶像失格?经纪公司紧急回应】,

    可就在刚才,它变了。

    变成了:

    【五家投资方集体撤资,项目面临停摆】

    他手指一顿,没说话,只是默默把这句话记进了备忘录。

    顾晚舟注意到他表情不对,咬着吸管问:“又出啥事了?”

    陆砚之合上电脑,语气平静:“没事。就是觉得,咱们这杯咖啡,可能得喝快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