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182 章 在东北建立联络站,从美国

第 182 章 在东北建立联络站,从美国

    第182章在东北建立联络站,从美国采买的一部分设备,运来了!(第1/2页)

    交代完山中的事后,刘镇庭忽然问了一个,他现在很关心的问题。

    “对了,刘枫,你们情报处在东北建立联络站的事,进展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刘枫立刻收敛了激动,挺直腰板汇报:“报告少将军,东北的联络站,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都有咱们的人。”

    “明天上午,支援联络站的大队伍就会启程,带的还有无线电设备和活动经费!”

    “这支队伍,都是接受过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完全可以胜任一般的情报工作。”

    负手而立的刘镇庭,听后微微颔首,夸了句:“嗯,你做的很好。”

    刘镇庭缓缓踱步走到窗边,声音沉稳的交代道:“你一定要跟下面的人说,到了东北要低调,别张扬,不要把自己当成情报人员,要把自己当成扮演职业的工作者!”

    “东北可不比我们这里,东北地理位置复杂,不仅有东北角,还有苏、日方的情报人员和军队在活动。”

    “所以,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联络站不暴露。”

    刘枫听后,面色凝重的点点头,答应下来:“是,少将军,我一定谨记您的交代。”

    刘镇庭微微颔首,继续交代着:“嗯,告诉兄弟们,在不暴露的前提下,多跟兵工厂的老师傅、机场的地勤搞好关系——请他们喝酒、送点洋货都行。”

    “尤其是,东北的白俄机师和飞行员,让咱们的派去的白俄人多跟他们接触。”

    “还有!让各个联络站以做生意的名义,多花钱跟边防部队的旅、团长们搞好关系。”

    “别怕花钱!只要能用钱搞定的,都是小问题。”

    “是!少将军,我都记下了!”刘枫赶紧掏出小本子,用铅笔飞快地记着。

    可笔尖顿了顿,犹豫了一会儿后,还是忍不住问道:“不过,少将军……咱们现在的地盘离东北太远了,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万一……回报跟不上怎么办?”

    可刚问完,他就后悔了。

    赶紧低下头,生怕触怒到刘镇庭。

    谁知刘镇庭没生气,转过身来望着低着头的刘枫。

    眼神里闪着野心的光,声音掷地有声地问道:“远吗?不远了。”

    他走到地图前,用红笔在“中原”圈了个圈,对刘枫说:“你管着情报处,应该做的,中原已经又有了乱的迹象。”

    刘枫听后点点头,自从阎老抠逃回山西后,马上就命令驻守在河南的部队离开了河南,避免与韩复榘的部队发生冲突。

    目前,除去豫西地区在刘家父子手里。

    河南,基本上已经成了韩复榘的地盘。

    而且,阎老抠和南京常老板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了。

    顿了顿后,刘镇庭神情凝重的感慨道:“要不了多久,中原!就又要打仗了。”

    “到时候,就是咱们扩张的机会!”

    说完这句话时,刘镇庭再度看向刘枫,轻轻问了句:“拿下中原,再取平津。你说,东北还远吗?”

    刘枫听后慌忙点点头,这才明白刘镇庭为什么会提前在东北布局。

    他没想到,少将军的野心竟然这么大,眼光竟然放的这么长远。

    忽然,刘枫又想到了一个事情。

    等地盘越来越多,那他这个情报处长,肯定会水涨船高,也会越来越重要。

    一想到这里,刘枫心中愈发的激动,赶忙夸赞道:“是!还是少将军高瞻远瞩,想的周到。”

    “好了,不要拍马屁了!在我这里,把工作干好,比什么都重要!”

    “是!少将军,我知道了。”刘枫连忙收起喜色,一脸正色的回应道。

    刘镇庭点点头,摆摆手,对刘枫吩咐道:“好了,下去吧,先把山中老鬼子的事给我办漂亮了。”

    第二天上午,刘镇庭亲自赶到火车站,迎接采购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日本人的贷款已经批了下来,刘镇庭先是拿出一部分。

    在宋财神的帮助下,从美国收购了一部分倒闭的工厂,将设备拆除后运回到国内。

    并且,还高薪聘请了失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而且,还雇佣了许多退役的飞行员,让他们来帮忙培训自己的飞行员。

    上午八点多左右,洛阳火车站,蒸汽机车的白汽还没散尽,就被清晨的风扯成细碎的雾。

    站台边堆着刚卸下来的洋灰袋,搬运工人赤着胳膊扛着木箱。

    号子声混着火车的鸣笛声,在砖铺的站台上滚来滚去。

    刘镇庭站在站台尽头的遮阳棚下,穿一身笔挺的军装。

    他已经等了半个钟头,却丝毫不见急躁,目光一直盯着铁轨尽头的弯道。

    等这些配套设备到位后,就可以开采石油,制造钢材,生产大炮了。

    有了石油,还用担心坦克、卡车和飞机耗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2章在东北建立联络站,从美国采买的一部分设备,运来了!(第2/2页)

    有了钢材,有了生产线,还怕生产不出来坦克和大炮吗?

    等眼前的中原大战结束后,他就可以用股市的收益采买德国、捷克等国的坦克、火炮、防空等武器的生产线。

    等完善的生产线建立起来后,就可以独立生产坦克、火炮、飞机等重武器了。

    当他还沉浸在未来的工业幻想时,身后的副官陈二力,忽然大声叫嚷道:“少将军!来了!来了!火车来了。”

    回过神的刘镇庭,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到一列挂着货车车厢的火车,正缓缓驶来。

    车头的铜制烟囱亮得晃眼,这是从美国纽约港经上海转来的专列,拉着刘镇庭盼了三个月的“工业家当”。

    火车刚停稳,车厢门就“哐当”一声被推开。

    一个高个子美国人率先跳下来,棕色头发乱得像稻草,身上穿的灰色西装,明显有些老旧了。

    手里紧紧抱着个牛皮纸文件夹,里面露出几张蓝色的工程图纸。

    他身后跟着十几个技术人员,有金发碧眼的欧洲裔,也有黑皮肤的墨西哥裔,大多背着旧皮箱,箱子上贴着密密麻麻的船运标签。

    同样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衣着破旧,气色不好。

    看样子,世界经济大萧条,让美国人也很不好受啊。

    在美国洋行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他们快步来到刘镇庭面前。

    “刘将军!我是史密斯,福特汽车厂的前总装工程师!”高个子美国人快步走上前,热情的打招呼道。

    随即,热情的指着身后的人,为刘镇庭介绍道:“这位是约翰,匹兹堡钢厂的轧钢专家;后面的是米勒、麦克……都是各个工厂的工程师、技术人员!”

    刘镇庭快步上前,用流利的英语握住史密斯的手,掌心的温度让对方愣了一下。

    他们来之前听说中国的军阀都很傲慢,却没料到这位“少将军”如此谦和。

    “史密斯先生,欢迎你们来到洛阳。”刘镇庭的笑容里带着真诚,语气温和的对他们说道。

    “车厢里的设备,我会安排了人手搬运,你们可以先下去休息,晚饭我让人准备了西餐,还有你们爱喝的咖啡——都是从国外运来的,口味你们尽管放心。”

    史密斯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文件夹,汇报道:“刘将军,您订购的福特T型车组装线部件都在第一节车厢,包括冲压机、传送带,还有三套发动机检测设备——都是1928年的型号,虽然是二手的,但我保证,只要调试好,不会耽误生产的!”

    “太好了!”刘镇庭略微激动的点点头,热情的握住史密斯的手。

    随后,转身对陈二力吩咐道:“让弟兄们轻拿轻放,特别是检测设备,别磕着碰着。”

    除了卡车生产线之外,还运来了一家旧钢厂的所有设备。

    这座旧钢厂的设备,虽然看上去有些破旧。

    但只要将设备安装好,就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生产出自己所需的钢板,再也不用依赖从上海或者洋人手中购买了。

    尽管这些设备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但它们的炉膛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至少还可以再使用五年之久。

    而且,轧钢机的辊轴也提前采购了备用件,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因为设备故障而中断。

    只要有足够的煤炭供应,下个月就可以进行试生产了。

    虽然这些设备并非全新,但用来制造汽车底盘和农机零件应该不成问题。

    此外,炼油设备也送来了。

    他通过上海的美孚洋行,订购了一套标准石油的二手设备。

    有了这套设备,下个月,第一口油井就将开始钻探。

    一旦成功出油,以后河南的卡车和坦克就再也不需要燃烧从外国进口的昂贵燃油了。

    最后,刘镇庭还收购了一家农用机厂,计划将其改造成履带式运输车的生产基地。

    这种履带式运输车,在未来的战争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无论是军队拉大炮还是运输弹药,都能派上用场。

    而这些远渡重洋来到洛阳的美国工程师们,并不关心刘镇庭制造这些设备是用来做什么的。

    只要给mOney!只要给他们的待遇足够好,他们就放心了。

    现在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各个工厂都倒闭了,很多工人都下岗了。

    如果没有刘镇庭聘用他们,他们的家人也会吃不上面包的。

    除了这些设备,还有聘请来的退役飞行员。

    再过上一段时间,采买的教练机也该到了。

    到时候,就可以提前培训飞行员了!

    (评论太多了,之前大家说采买什么设备啊?我给忘了......麻烦大家详细的再给个建议,这次我给截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