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传旨。着湘王朱栢,就地自裁。让他不用来应天了!(第1/2页)
    鲁王朱檀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嘴唇哆嗦,几乎要咬出血来。
    潭王朱梓更是双拳紧握,指节捏得咯咯作响,眼中燃起熊熊怒火,却又在接触到龙椅上那道冰冷目光时,瞬间熄灭,只剩下无尽的冰冷和恐惧。
    蜀王朱椿的城府最深,他一言不发,默默地从地上爬起来,走到大殿一侧的蟠龙金柱旁,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不是跪着,而是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
    但那微微颤抖的肩膀,和藏在宽大袖袍里、死死攥住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另外两人见状,也只能咬碎了牙,和血吞进肚子里,跟着跪在了旁边。
    朱允炆看着这一幕,胸膛挺得更高了。
    他感觉自己从未如此强大过。
    他甚至觉得,那些传说中拥兵自重、桀骜不驯的叔叔们,也不过如此。
    只要皇爷爷在,只要他一句话,他们就得乖乖跪下!
    朱元璋满意地看着这一切。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谁才是这个帝国未来的主人。
    他要让所有儿子都明白,他们的侄儿,是君,他们是臣!
    敢有不臣之心,朱栢就是下场!眼前这三个,就是榜样!
    他转过头,看着身边意气风发的皇孙,眼中流露出赞许。
    “嗯,咱的皇孙儿,真是有魄力!”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这是盖棺定论。
    这是对朱允炆行为的最高肯定。
    跪在地上的三位亲王,听着这句话,如同又被抽了一记耳光。
    他们的身体跪着,心,却在滴血。
    大殿内的空气,沉重得像是凝固的水银。
    朱允炆正沉浸在权力带来的甜美眩晕中,他俯瞰着脚下的一切,感觉自己就是天命所归。跪着的叔叔们,垂首的文武百官,都成了他威严的点缀。
    就在这时。
    “报——!!”
    一声凄厉的嘶吼,如同利刃划破了奉天殿的死寂。
    殿外,一个身披尘土、盔甲上还沾着血迹的信使,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他的声音因极度的疲惫和恐惧而扭曲变形。
    “八百里加急——!!”
    他扑倒在冰冷的金砖上,用尽最后力气,高声喊道:“启禀陛下!湘王……湘王殿下率领一万玄甲军,已、已入应天府地界!距、距离金陵不足三百里!”
    轰!
    一道天雷在大殿中央炸响。
    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瞬间脸色煞白。
    所有人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鸡,刚才还低垂的头猛地抬起,脸上写满了惊骇与难以置信。
    一万玄甲军?
    入应天府?
    疯了!湘王朱栢是疯了吗?!
    来给皇太孙贺寿,别家藩王最多带百十个护卫,以示尊重。他朱栢倒好,直接拉了一万精锐重甲的玄甲军过来?
    这是贺寿?这他娘的是来奔丧的吧!不,这是要让别人给他奔丧!
    意欲何为?
    这四个字像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没人敢揣测,但所有人都想到了那个最可怕的可能。
    跪在蟠龙金柱旁的三位亲王,此刻也忘了膝盖的疼痛和心头的屈辱。
    鲁王朱檀的嘴巴微微张开,眼中先是错愕,随即闪过不易察Bare的兴奋和幸灾乐祸。
    潭王朱梓那双死灰眸子里,重新燃起了一点火星,一点疯狂的、毁灭性的火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章传旨。着湘王朱栢,就地自裁。让他不用来应天了!(第2/2页)
    而城府最深的蜀王朱椿,依旧低着头,只是那微微耸动的喉结,暴露了他内心的剧烈震动。他那个十二弟……他那个一向只知风花雪月、养花弄鸟的十二弟,竟然有如此胆魄?
    朱允炆脸上的得意和倨傲瞬间凝固,然后像被风吹散的沙画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脸上的血色迅速褪去,变得和纸一样白。
    一万玄甲军……三百里……
    这些冰冷的字眼,让他刚刚膨胀起来的强大感,变成了一个可笑的泡沫。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拳头,手心里的汗水变得冰凉黏腻。他再次看向龙椅上的皇爷爷,寻求着保护和力量的来源。
    然而,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鼓励。
    他只看到了一张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的脸。
    朱元璋原本还带着赞许的表情,在听到信使禀报的瞬间,便化作了万年玄冰。
    他缓缓坐直了身体,那双浑浊却依旧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殿下的信使,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的寒意,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信使吓得魂飞魄散,磕头如捣蒜,颤抖着重复道:“湘……湘王朱栢,率一万玄甲军,已入……应天府地界……”
    “好!好一个咱的好儿子!”
    朱元璋怒极反笑,他缓缓站起身,龙袍无风自动。
    磅礴的、令人窒息的杀气,从他苍老的身躯里迸发出来,瞬间笼罩了整个奉天殿。
    他想起来了。
    昨天,他才刚刚让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带着他的圣旨去长沙。
    圣旨上写得清清楚楚,命朱栢一人一骑,入金陵觐见!
    现在,朱栢不仅没听,反而带着一万大军来了!
    这是抗旨!
    这是藐视君父!
    这是谋逆!
    “他这是要造反吗?!”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雷霆震怒,在殿宇间来回激荡,“咱还没死呢!咱还坐在这龙椅上呢!”
    满朝文武,包括刚刚还心存幻想的朱檀和朱梓,此刻全都吓得匍匐在地,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朱允炆更是吓得两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稳。他从未见过皇爷爷如此暴怒的模样,那是一种要将整个世界都焚烧殆尽的恐怖怒火。
    朱元璋在龙椅前踱了两步,眼中杀机翻涌,最后,他停了下来,目光扫过下方战战兢兢的群臣,最终定格在虚空之中,已经穿透了三百里的距离,看到了他那个胆大包天的儿子。
    他沉默了片刻,那片刻的寂静,比任何咆哮都更让人恐惧。
    然后,他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冰冷到极致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传旨。”
    “着湘王朱栢,就地自裁。”
    “让他不用来应天了!”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死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道残酷至极的命令惊得呆住了。
    一道圣旨,就要一个手握重兵的亲王自杀?
    没有任何审判,没有任何质询,仅仅因为抗旨,就要被赐死?
    这就是洪武大帝!
    他的意志,就是天条!他的话语,就是生死判决!他认为,他的一道圣旨,足以让那个逆子在三百里外,乖乖地引颈就戮!
    短暂的死寂之后,以吏部尚书詹徽为首的文官们最先反应过来。
    詹徽立刻五体投地,高声颂道:“陛下圣明!此等乱臣贼子,理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