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双子太子 > 分卷阅读105

分卷阅读105

    打好关系,保不定就无法给家中女儿更好的前程。

    毕竟在大渊,官宦家的嫁娶都是要上报中宫的,当然皇后没事不会坏人姻缘,可这如果得罪上了,话就不能说太满了。

    宁宁帮池绯挡下了多数的人,可也有一些人是不好拒绝的,像是一些公侯世族的夫人小姐,或是一些侯府的亲眷。

    侯夫人频繁带着世子夫人进宫,也捎了即将出阁的池绡进宫了。

    在池绯成为太子妃以后,池家女不分本家、分支身价都水涨船高,毕竟嫡系出了一个太子妃,还出了一个和亲公主。

    池绡因此获得了一段良缘,对象是尚书令胡家的嫡长孙,胡钦是京中有名的贵公子,池家就算是侯府,本也是高攀不上的,胡钦如今虽然还只是翰林院的修撰,可他却是年仅十八就叁元及第的状元郎。

    若非池绯嫁得好,池绡是怎么也攀不上这样清贵的门楣。

    侯夫人如今只要得空就一定带着媳妇、孙子和女儿来见池绯,热情得不得了。

    在近午之时,各家夫人们都有些期待的望着池绯,虽然宫中用度减少,可是对这太子妃却是宝贝得很,如果能被池绯要到东宫设宴,回头都能吹嘘的。

    池绯也秉承着平衡之道,一批一批的把人请到东宫叙话。

    池绯自然知道众人在期待些什么,温声说道:“辛苦各位了,本宫已在东宫设宴,还请各位移驾。”

    众人明面上客气了一番,池绯又挽留了一回,众人这才应承了。

    这设宴也有亲疏之分,东宫设宴在花厅,不过池绯只会留几个亲近的人在正厅同食。

    一般来说池绯只会留宁宁和侯夫人一家子,可今日她却给宁宁打了个眼神,宁宁马上心神领话,拉走了侯夫人,让姐妹俩有机会说体己话。

    “五姐姐不高兴?”池绯看出了池绡这些日子安静了不少,虽然人人都说她得了好姻缘,可她却一点也不高兴。

    “说不上不高兴,只是胡家家风清正,十分的严格,你也见过胡家那几个小姐了,连走路的步子都像量过的。”池绡自然知道母亲为自己谋算,可这谋算的结果令她十分不安。

    “你也知道母亲的。”池绡苦笑了一下。

    明明之前最是看不起四房,可如今为了子女的前程,侯夫人巴结起四房也是最厉害的。

    “天天带着大嫂来,就是希望良哥儿能入你的眼。”多少贵妇已经盯着池绯的肚子瞧了,就希望若里头能有个男孩儿,家中的孩子能被选作伴读。

    池绯也是知道侯夫人的盘算的,她忍不住笑了笑,“我确实是喜欢良哥儿,虎头虎脑的多可爱啊!”终究是沾了亲带了故,池家对池绯其实说不上是苛待,几个兄长对她也是疼爱的,提携一些,也是无妨。

    “不管良哥儿了,我今天只管五姐姐啊!反正我现在是一人得道,你不跟着鸡犬升天我多亏啊!”池绯和池绡本就感情特别好,池绯身手戳了戳池绡的腰,“你就是要仗势欺人,如果胡家有人欺了你,你便跟着我娘进宫来,我让我夫君给你出气。”

    “好啊!趁机把我比做鸡犬了!”池绡佯怒,两姐妹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池绯也找回了几分闺中的无忧无虑。

    132雷霆手段(二更)

    溃堤之后,家毁人亡,流民众多,拉帮结匪。季璿一路上遇到了几次伏击,所幸他带兵经验老道,多数山匪都是乌合之众,自然不是他的对手,顾念着流民也是因为失去了家乡才沦落为寇,季璿做主招安,将这些流匪往邻近屯田安置。

    抵达海岱之后,季璿这才发现灾情远比想像中严重,显然地方官员有意隐瞒了溃堤的真相,海岱的堤防会崩塌,是因为修建之时偷工减料,当地官员昧了修堤防的官银,导致堤防无法抵抗洪汛的到临,季璿一到海岱便带着军队,雷厉风行的斩了数个负责的贪官,可把这些贪官斩了,也无法修复他们所造成的灾害。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季璿到海岱开了义仓之时,这才发现里头的米皆已经成了霉米,已经无法食用,掌管义仓的府尹被行了点天灯之刑,这才将灾民的怒火降下了几分,可死了一个贪官,除了解气之外,毫无任何作用。

    更别说了,这个府尹之所以如此猖狂,那是因为他便是郡王妃的堂叔,这些年来作威作福惯了,哪里知道会栽在季璿的手上,在处死了那知府之后,他的家人来闹了一阵,可通通被季璿下狱了,如此风雷电掣的雷霆手段,暂时收到了成效,可也闹得当地世家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愿配合,导致季璿征粮也必须拿出非常的手段。

    暴君之子、凶星之名一再被提及。

    当地难民饥火烧肠,若非有季璿太子的身份镇压着,恐怕连季璿压来的米粮都直接用抢的了。抵达海岱后,季璿每日疲于奔命,足不点尘,几乎没有任何时间能够歇息,他唯一的慰借便是池绯的家书。

    池绯的第一封家书是在他到达海岱的五天后随着八百里加急送到,赢喃和季珣也给了他家书,可是他都搁在一旁,挑了池绯的那一封拆阅。

    池绯的字不是特别突出,可是他观之心中柔软,池绯的信里头写了一些家常,也写了对他的思念,更叨絮着要保他保重身体。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W?a?n?g?址?F?a?b?u?页?????ü?ω???n?2?0??????.?????м

    季璿反覆读着这一段话,这才对跟着他的小太监说道,“小乐子,备膳吧!”他仿佛看到了妻子认真书写家书的模样,若是给妻子知道自己未曾保重身体,怕是要让她心生恼怒了。

    在一旁等了许久的小乐子眉开眼笑,季璿在海岱没正经吃上一顿,常常一碗汤面、一个馒头就当一餐,他已经劝过无数回都未果,倒是没想到太子妃一封家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海岱受灾,就连季璿落脚的驿馆都是因为位于半山腰才幸免于难,那吃食自然是粗糙至极,就算身为太子,也尝不到肉味,能有一碟青菜就已经很奢侈。

    季璿面对着桌上粗糙的吃食,露出了一个无奈的微笑,一碗糙米、一迭青菜、一碟腌菜、几片酱瓜。

    “绯儿,为夫这努力加餐食,可真费劲儿啊!”就算季璿不挑食,这味如嚼蜡的晚膳也真的是难为他了。

    阿璿:回去要是瘦了,绯儿会不会觉得我不好看了?(揽镜自照)

    133又在写信!

    “又在给皇兄写信了……”

    晚膳过后,季珣这才姗姗来迟,时间推移了两个月,大渊各地都出现了流民,黄河汛期又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