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仙门广开世间,吾证一方仙祖
天庭的运转,一旦步入正轨,其效率之高,秩序之严明,远超众人想像。
自那场震撼天地的封神大典之后,偌大的天庭就从众生的视野中悄然隐去,除了严格按照天条司职,行云布雨丶巡守四方等维持天地基本秩序的必要行动外,再无一位神张轻易在人前显圣。
并非天庭刻意低调,而是自上至下,从昊天上帝到最基层的山神土地,每一位神祗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中。
这种忙碌,说直接点就是,狂热的挣功绩。
《天庭千载承运玄章》高悬于每一位神的心头。
其上罗列的种种目标,修复周天星斗丶梳理山川地脉丶调理水元循环丶消弹天地煞气丶降低灾厄频次每一项都不是一项小工程。
尤其是开天辟地以来,历经龙汉丶巫妖两次无量量劫,洪荒天地早已是千疮百孔,本源流失,法则紊乱,积弊深重。
这烂摊子,如今都压在了新生的天庭肩上。
然而,令诸神心甘情愿,甚至争先恐后投身于此的,除了《天条》中许诺的紫霄宫悟道丶兜率宫仙丹丶瑶池蟠桃丶功德重塑仙躯等令人眼热的奖励外,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天道功德!
在神们兢兢业业履行神职,修复天地,维系秩序的过程中天道至公,自有感应。
每当有神完成一项有益于天地本源恢复,便会有或多或少的玄黄功德自虚空降临,加诸其身!
这简直就是一份工作,双份收获!
功绩可以兑换天庭的稀缺资源,而天道功德,更是天地瑰宝,可助长修为,凝练元神,提升灵宝品质,抵消业力,更是未来冲击更高境界的无上助力。
同时,功德加身,更可以称为仙神的「免死金牌」!
这一发现,让本就干劲十足的天庭诸神,彻底陷入了「内卷」狂潮。
斗部星神们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引导星力。
已经在金灵圣母的率领下,开始主动研究如何更高效地转化混沌之气,甚至尝试微调星辰轨迹,以更契合当前天地法则。
水部诸神在负质的带领下,几乎将人族疆域主要水系梳理了个遍,疏通暗礁,净化污秽,引导水灵之气均衡分布,使得洪水泛滥与水泽枯竭之事大幅减少。
雷部众神则在随九凤主动巡狩天地,消除那些积聚阴煞,滋生魔念之地,以雷霆净化世间,九凤本身就雷厉风行,雷部的效率也是惊人。
地一脉则在后土娘娘的统筹下,成效同样卓着。
无数山神土地调理一方地气,稳固龙脉,使得大地生机愈发盎然。
昔日量劫战场留下的绝灵地被逐一净化改造,重新焕发生机,整个天庭,就像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法宝,全力开动,修复着昔日天地的创伤。
在这种氛围下,天庭诸神哪还有闲心去人间显圣?
有那时间,不如多梳理一条地脉,多净化一处煞气,功绩和功德它不香吗?
对此。
赵公明不得不感慨。
他还是太低估众神的潜力了。
连他财部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卷」。
不断地完善新规,刺激诸神的积极性。
云霄掩唇轻笑:「兄长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天地得益,众生得益,亦是兄长财道大兴之基。」
就在天庭众神忙于「内卷」的三千年里,居于天地中心的人族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显着的,便是天地环境的改善。
周天星辰运转愈发规律柔和,洒下的星辉灵力纯净而充沛。
大地之上,因神祗梳理地脉丶调理水元,先天灵气浓度稳步提升,虽远不及开天之初,却比巫妖量劫后稀薄的时代好了一倍不止。
更令人族凡俗民众感慨的是,以往频发的洪水丶乾旱丶地震丶山火等天灾,以及妖魔屠戮之事,发生率直线下降。
即便偶有发生,也很快会有对应的神现身处理,将其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一时间,人间真正进入了风调雨顺的盛世,五帝治世,承三皇馀烈,本就处于人族气运勃发之际。
如今有了这天赐良机,人族人口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
部落城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文明的火种燃遍四方。
而武祖勾陈传下的武道,因其对资质要求相对宽泛,强身健体丶护佑家园效果显着,在这三千年里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发展。
几乎人人习武,强者可肉身成圣,弱者亦能延年益寿。
武道,真正成为了人族的根基之一。
不知不觉间,三千年光阴悠悠而过,已至五帝时代末期。
人族数量已然暴涨至一个惊人的数字,原有的生存空间逐渐饱和。
自然而然地,人族开始洪荒大地各个方向迁移扩散。
无数人族支脉,走向未知的远方,去开拓新的家园。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分散在洪荒天地间的一百零八处洞天福地,名山秀水,仿佛约好了一般,骤然洞开山门,显现于世!
一座座气象万千的仙宫道观虚空显化。
「玉泉观」丶「五行宗」丶「金霞派」等仙宗名号广传世间。
仙门大开,广招有缘弟子!
这些仙宗所传之法,与普及的武道截然不同,更注重灵根天赋丶悟性心性。
所授仙法高深,直指长生仙道。
虽然入门门槛远高于武道,但其展现的直指长生丶腾云驾雾丶呼风唤雨等神通道法,以及对大道法则的深入阐述,对人族中那些天资卓越者却无门路之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与此前仙神收徒全凭缘法,且往往法不传六耳的时代不同,这些新兴仙宗似乎颇有默契,皆以广传道法,教化众生为已任,开出的入门条件相对清晰,功法体系也更为开放。
一时间,洪荒大地之上,仙光缭绕,求仙问道之风大盛,无数心怀长生成仙梦想的人族少年,乃至其他种族的有灵之辈,纷纷踏上寻仙之路。
仙丶武并起,百花齐放。
虚空深处,广成子悄然屹立,周身气息与三千年前已然大不相同。
此刻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却又与整个蓬勃发展的仙道气运隐隐相连。
他俯瞰那一片片新立的仙宗气象,脸上露出了淡然笑意。
这三千年间,他未曾再回归昆仑,而是隐去圣人弟子身份,游走于人族之间,观察文明演变体悟众生求道之心。
最终挑选了一百零八位心性,资质俱佳的人族俊杰,传授仙道。
他以玉清仙法为根基,因材施教,衍化出万千适合不同资质人族修炼的基础仙法,并指引这一百零八位弟子在各处洞天福地开宗立派,将仙道种子洒向人间。
将阐教阐述天道的真义,融入新的仙道之中,他之「阐」,不再是高高在上地阐述给少数天生神圣听,而是化为万千法门,让众生自行去选择,去印证自己的天道。
就在仙道气运汇聚到顶峰,与他自身道果产生共鸣的这一刻,广成子福至心灵,困扰他无数年的大罗壁垒轰然破碎。
一道玉清仙光自他顶门冲出,化为一道与他面容相似,却更显更淡漠超然的身影,对着广成子含笑额首。
善尸,斩却!
准圣之境,水到渠成!
同时浩瀚功德天降。
广成子周身仙光大放,照耀诸天。
引得三十三天外混沌中某处正在搜寻天地碎片的元始天尊,微微颌首。
「广成子,终是未让贫道失望。」
广成子感受着体内奔腾的准圣法力,以及对玉清大道前所未有的清晰感悟,心中豁然开朗。
「师尊,原来这便是『阐』之真义,非是固守天道,更在于顺应时势,阐明天机,教化万灵··.—·
昔日弟子执着于天命人皇,却是落了下乘。
顺应人道大兴之势,广传仙道,方是吾玉清一脉于此人族当兴大势的证道之本啊!」
他望向那无垠洪荒自此,吾广成子,便为玉清仙道于此世的仙祖之一。
此时,众多西方教弟子,见广成子与勾陈一样同样传道人族证道成功,皆心生热切。
纷纷走出极乐世界,游走于洪荒各地,游走于新生的人族迁徙之地,宣扬西方教法。
「今世疾苦,是为往生极乐」
「世间皆苦,唯我西方极乐世界—」
金鳌岛,多宝道人的道场。
此刻,多宝眉头紧锁,周身气息起伏不定,再无往日截教首席的从容气度。
广成子传仙道,证准圣,成就一方仙祖的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在了他本就烦闷的道心之上。
他是截教首徒,入门最早,得师尊真传,修为早已臻至大罗金仙巅峰,距离那准圣之境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却仿佛隔着天堑,迟迟无法跨越。
反观后来者,赵公明自不必说,身兼两大帝君业位,以兵戈杀伐成就准圣,风光无两。
就连金灵丶龟灵两师妹,也在天庭神职中寻得了自身之道,修为精进,斩尸有望。
而他多宝,却似乎陷入了瓶颈。
师尊通天教主离去前,将截教副教主之位交给了赵公明,虽未明言,但其中意味,多宝岂能不知?
这让他心中更添一丝失落。
「师尊,弟子究竟路在何方?」
多宝喃喃自语,道心蒙尘,已生迷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