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血染门阀,龙椅待主!(第1/2页)
秦牧的王令,如同一道滚雷,炸响在长安城的上空。
三日之内,交出九成家产!
这已经不是割肉,而是要将这些盘踞关中数百年的世家大族,连皮带骨,生吞活剥!
长安城内,所有世家府邸,愁云惨淡,一片死寂。
“欺人太甚!”
崔氏的府邸内,当代家主崔民干一掌拍碎了身前的紫檀木桌案,气得浑身发抖。
“他秦牧以为他是谁?!”
“我等世家,传承数百年,历经多少皇朝更迭,便是前隋文帝、炀帝,也要对我等礼敬三分!”
“他一个乱世崛起的泥腿子,也敢如此羞辱我等!”
“没错!九成家产?他怎么不去抢!”
范阳卢氏的家主也是双目赤红,声嘶力竭地吼道。
“这秦牧,根本不给我们留活路!”
“既然不给活路,那我们……就跟他拼了!”太原王氏的代表眼中闪过一抹狠厉。
“我等七家同气连枝,在关中根深蒂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振臂一呼,何愁没有十万义士响应?”
“他秦牧的镇北军是厉害,但我等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然而,就在他们密谋如何反抗的当夜。
一场无声的杀戮,降临了。
数百名身着青龙飞鱼服,手持绣春刀的锦衣卫,如同暗夜中的鬼魅,悄无声息地翻入了博陵崔氏与的府邸。
没有喊杀声,没有惨叫。
只有刀锋入肉的沉闷声响,和偶尔一两声被瞬间掐断的惊呼。
青龙,这位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亲自带队。
他面无表情,眼神比西伯利亚的寒冰还要冷。
主公的命令,只有一个字。
“杀!”
凡是反抗者,杀!
凡是企图逃跑者,杀!
凡是口出狂言者,杀!
一夜之间,曾经显赫无比的世家,从家主到护院,从嫡子到旁支,甚至府中的一条狗,都被斩尽杀绝!
鲜血,染红了府邸的青石板,顺着门缝,缓缓流淌到了长安城的街道上。
次日清晨。
当长安的百姓推开家门,看到那两座豪门府邸门前,被锦衣卫用石灰画出的巨大“斩”字,以及那刺鼻的血腥味时,整个长安城,彻底失声了!
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件事。
那位新主,不是在开玩笑。
他真的敢杀!
而且是……灭满门!
……
“疯子!他就是个疯子!”
崔民干、卢氏家主等人看着派去打探消息,结果吓得屁滚尿流回报的家丁,脸上再无一丝血色。
他们的所谓底蕴,所谓门生故吏,在秦牧那冰冷无情的屠刀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如此不堪一击!
“逃!”
“必须马上逃!”
“去陇西!那里曾是李唐的根基,人心未附,我们还有机会!”
剩下的五姓七望核心人物,再也不敢有丝毫侥幸心理。
他们连夜卷起府中所有的金银细软,带着最核心的一些核心族人,如丧家之犬般,直奔陇西而去。
一路上,他们试图用名望和金钱,蛊惑沿途的百姓随他们一同“起义”,反抗秦牧的“暴政”。
“乡亲们!秦牧乃是国贼!暴虐无道,滥杀无辜!”
“尔等随我等起事,匡扶天下正道,日后皆是我等的开国功臣!”
卢氏家主站在一处高地上,对着下方聚集的数百名百姓,声嘶力竭地嘶吼着。
然而,回应他们的,却是一张张麻木而又带着讥讽的脸。
人群中,一个扛着锄头的老农,浑浊的眼睛冷冷地看着他们。
“开国功臣?”
他啐了一口唾沫,声音沙哑却清晰。
“俺们只知道,跟着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祖祖辈辈都是你们的佃户,一年到头,连肚子都填不饱。”
一个年轻人也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俺们还知道,在镇北王治下,幽州、辽州、登州、洛阳等地的百姓,都能分到田地,顿顿能吃上饱饭!”
“你们想造反,自己去!别拉着俺们当你们的垫脚石!”
“没错!滚出我们的地界!”
“滚!”
百姓们的反应,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这些世家家主的脸上。
他们这才惊恐地发现,时代,真的变了。
他们的名望,在“分田地”这三个字面前,一文不值!
而就在他们愣神之际。
远处的地平线上,烟尘滚滚。
为首一人,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青龙!
“一个不留!”
青龙拔出腰间的绣春刀,冰冷的命令,响彻荒野。
……
五姓七望,这几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庞然大物,最终也没能逃过覆灭的厄运。
当他们的头颅被锦衣卫快马加鞭送回长安,高高悬挂在城门之上时,关中其余所有瑟瑟发抖的世家,彻底崩溃了。
他们怂了。
怂得不能再怂!
第二日,天还未亮,长安城秦牧的王府门前,便排起了长龙。
一个个往日里眼高于顶的世家家主,此刻却如同最谦卑的仆人,捧着家族的田契、地契、矿契、商铺契约,以及一箱箱的金银珠宝,跪在门前,只求……活命。
短短三日,秦牧兵不血刃,便将整个天下超过九成的土地、矿产、财富,尽数收归国有!
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旧世界的废墟之上,轰然拉开了序幕!
……
时间流逝,转眼便是三月。
这三个月里,天下风云变幻。
秦牧坐镇长安,调派岳飞与徐茂公二人为主帅,领冉闵、李存孝、宇文成都、枪王姜松、冷面寒枪俏罗成、混世魔王程咬金、黑煞神尉迟恭等一众猛将,正式开启了对原李唐疆域的收复之战。
陇西、并州、太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6章血染门阀,龙椅待主!(第2/2页)
李世民一死,这些地方群龙无首,原本的将领不是望风而降,便是被镇北铁骑的洪流瞬间淹没。
整个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
逃的逃,降的降,负隅顽抗者,皆被冉闵与李存孝的铁蹄踏为齑粉。
仅仅三个月,西北的大片疆域,便尽数插上了镇北王府的大旗!
天下,已然平定!
……
洛阳,王府。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议事大厅之内。
今日,这里汇聚了秦牧麾下所有的文武核心。
武将一列,以刚刚凯旋归来的岳飞、徐茂公为首,身后站着冉闵、李存孝、宇文成都、姜松、罗成、程咬金、尉迟恭等一众杀气腾腾的悍将。
文臣一列,则以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为首,身后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萧瑀等一众能臣。
整个大厅,文武齐聚,将星璀璨,气氛肃穆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到齐后,刘伯温手持玉笏,上前一步,对着端坐于主位之上的秦牧,深深一拜。
“启禀主公!”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如今,李唐已灭,关中平定,天下诸侯,或降或死,四海之内,已无战事!”
“主公驱逐鞑虏,扫平乱世,解万民于水火,救黎庶于倒悬,功盖三皇,德高五帝!”
“天命所归,人心所向!”
刘伯温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臣,刘伯温,恳请主公顺天应人,登基大宝,以正天下名分!”
话音刚落!
“轰”的一声!
岳飞、徐茂公、房玄龄、杜如晦……在场所有文武大臣,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臣等,恳请主公登基大宝!”
“恳请主公登基大宝!”
声浪滚滚,带着无尽的期盼与激动。
秦牧坐在主位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跪倒的众人。
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非一场盛大的典礼。”
刘伯温再次叩首,朗声道。
“主公,此言差矣!”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主公登基,定国号,立新年号,方能昭告天下,安抚四方人心,让天下百姓知道,乱世已经结束,一个新的煌煌大世,已经到来!”
“这,才是对天下百姓最大的负责!”
房玄龄也接口道:“伯温先生所言极是!请主公三思!”
秦牧看着下方众人那一张张坚定的脸,沉默了片刻,终于轻轻点了点头。
“也罢。”
“既然诸位皆是此意……”
“那,此事便议一议吧。”
听到秦牧松口,大殿内的众人顿时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
成了!
他们的新皇,终于要登基了!
程咬金这个急性子,第一个跳了起来,扯着嗓子喊道。
“好嘞!那第一件事,就是定国号!这可是头等大事!”
他摸着自己的大胡子,眼珠子一转,嘿嘿笑道。
“主公以无上武力,横扫六合,荡平宇内,依老程看,咱们这国号,不如就叫‘武’!大武皇朝!听着就霸气!”
“没错!”
尉迟恭瓮声瓮气地附和道。
“就叫‘武’!以后谁敢不服,俺老黑第一个就把他脑壳拧下来当夜壶!”
然而,他话音刚落,文臣那边,长孙无忌便立刻站了出来,皱着眉头反驳道。
“敬德、知节,此言不妥!”
房玄龄也抚须道:“国号,乃国之颜面,象征着一个皇朝的立国之本与未来愿景。‘武’之一字,虽显赫一时,却失之于霸道,有穷兵黩武之嫌,非长久之道。”
杜如晦更是直接:“立国当以文治武功并重,方能传之万世。单一‘武’字,格局小了。”
“嘿!你这几个酸儒!”
程咬金顿时不乐意了,眼睛一瞪。
“俺们武将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叫个‘武’字怎么了?难道要叫‘文’不成?听着就软趴趴的,没劲!”
眼看两边就要吵起来。
刘伯温轻咳一声,站了出来,微笑道。
“诸位稍安勿躁。”
“国号事关重大,自当慎重。”
“主公起于北方,龙兴之地在幽辽,或许可取‘燕’或‘辽’?”
萧瑀摇了摇头:“皆是诸侯之国号,不足以彰显主公万世一统之功业。”
他思忖片刻,提议道:“我华夏一族,自古以来便称炎黄子孙,主公扫平天下,重振我汉家威仪,不如国号为‘华’,或为‘夏’,寓意深远!”
“‘华’字不错!”
“‘夏’字亦可!”
一时间,文臣们纷纷点头,觉得这个提议甚好。
可武将这边又不满意了。
冉闵冷哼一声,声音如同金石交击。
“华、夏二字,虽好,却少了几分霸气,不足以威慑四夷万邦!”
整个大殿,瞬间变成了菜市场。
文臣武将,泾渭分明,为了一个国号,吵得是面红耳赤,热火朝天。
每个人都想了一个,都觉得自己的寓意最好,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终,所有争吵的声音,都渐渐平息了下来。
无数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了那个始终未发一言,只是静静看着他们争论的男人身上。
秦牧。
这个新时代的主宰。
这个即将登临九五之尊的男人。
国号,最终,还是要由他来定夺。
感受着所有人的目光,秦牧的嘴角,缓缓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